草莓脱病毒及无病毒苗繁育

2016-04-05 07:56谭永军王际轩魏永祥杨玉春
上海蔬菜 2016年3期
关键词:草莓

谭永军 王际轩魏永祥 杨玉春 张 舵 孙 斌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



草莓脱病毒及无病毒苗繁育

谭永军王际轩*魏永祥杨玉春张舵孙斌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

摘要:本文阐述了草莓病毒病的危害,介绍了几种脱除草莓病毒的方法及效果,包括热处理、茎尖培养、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花药培养,并提出了无病毒苗繁育技术和无病毒苗保存圃的建设要求等。

关键词∶草莓;脱病毒技术;无病毒苗繁育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s)是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多年生草本果树,在栽培果树中以植株矮小、结果快、繁殖容易、便于栽培管理、适应地区广泛、宜鲜食又宜加工等多项优势占据了世界小浆果类果树栽培面积和产量的首位。然而,在草莓的多年生产栽培中为了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有经济性状,一直采用埋压匍匐茎、分株等营养繁殖途径繁育种苗,造成病毒不断传播、积累,危害愈加严重。病毒病常常造成植株生长衰弱,花芽不能正常分化,开花期推迟,坐果率降低,果实品质劣化,产量大减。在保护地栽培中,连年重茬使病毒危害尤为突出,病毒造成绝产的草莓棚已不少见,成片死苗的草莓棚也时有发生。

我国草莓病毒病发生普遍,草莓斑驳病、镶脉病、皱缩病及轻型黄边病等几种主要病毒的染病株率达80.2%[1]。草莓植株本身没有对病毒的免疫能力,目前又没有特效药剂或方法治愈病毒病,实现草莓无病毒栽培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脱除其植株中的病毒,获得无病毒原种母株,大量繁育无病毒苗,不断满足生产需求。

1 草莓脱病毒技术

在草莓脱病毒中应用效果较好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1热处理脱病毒

通过热疗途径脱除植物体中的病毒,是1种脱病毒的经典方法。用热疗法(即热处理)获得无病毒植物材料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而以此技术获得草莓无病毒植株只有40多年[2~3]。对热处理脱除植株病毒的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在草莓脱病毒的应用中效果普遍较好。(1)热处理苗的准备:选择品种纯正、长势健壮的当年生苗先行盆栽,栽后加强管理,经1~2月培养,盆栽苗见有新叶发生便可用于热处理。(2)热处理:一般在特定的培养箱或培养室中进行。所用培养室(箱)应有自动调温、调湿及调光照装置。盆栽苗进入处理室后浇足水,而后室温逐渐升至38~40℃,保持3~8周。处理室湿度保持70%以上,光照强度保持3000~5000Lx,每d光照14~16h。热处理的湿度和时间常因病毒种类不同而异。如草莓斑驳病毒在38℃下处理12~15d即可脱除,草莓镶脉病毒则需在42℃下处理10~14d才能脱除,草莓皱缩病毒要在38℃连续处理50d以上才能获得较好的脱除效果[4~7]。(3)脱病毒材料的繁殖与检测:经热处理获得的植株还需适量繁殖,常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移栽、嫁接和组织培养繁殖。已经达到处理时间的草莓脱病毒盆栽苗在处理中会发出根蘖或芽,有根蘖苗可直接移栽于经过灭菌处理的营养土中,无根蘖苗或新芽可嫁接于准备好的草莓实生苗上。剪取在热处理中长出新枝的茎尖0.5~1.0mm,接种于草莓茎尖分化培养基上培养,使之分化出多苗,再经过生根、移栽过程可获得较多的移栽成活苗。繁殖苗均可检测其脱病毒效果,从而选出无病毒的原种母株。

1.2茎尖培养脱病毒

草莓植株感染病毒后,病毒在其体内传播,扩散迅速,很快遍及全株。但病毒在各器官、组织中分布并不均匀,其中茎尖和根尖组织往往不感染或很少感染病毒。切取0.1~0.5mm大小的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繁殖,可获得无病毒的原种母株。

(1)切取茎尖和接种培养:在草莓匍匐茎旺盛分生期剪取生长健壮的匐匍茎芽段1.0~1.5cm,经流水冲洗1~2h后转至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0%酒精灭菌0.5~1.0min,再用升汞浸3~7min,最后用无菌水清洗3~5次(约5min)。切取0.2~0.3mm茎尖,接种于草莓诱导茎尖分化培养基上。草莓诱导茎尖分化培养基配方为MS+BA 1.0mg/L+IBA 0.1~0.2mg/L+ GA 0.1~0.2mg/L+蔗糖30g/L+琼脂4.0~8.0g/L,pH值5.6~5.8。茎尖接种后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分化苗,培养室保持25~30℃气温、1500~2000Lx光照强度,每日光照12~14h。(2)增殖培养:分化培养20~30d后,茎尖分化出新芽并不断生长、增殖而形成小芽丛。将分化产生的芽丛分割,每2~3芽切为1块,接种于草莓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BA 0.3~0.5mg/L+IBA 0.1mg/L+GA 0.1mg/L,蔗糖、琼脂同分化培养基,培养条件也同分化培养。经过每周期20~30d的培养,多数草莓品种的增殖系数均可达到3~5。(3)生根培养及移栽:切取高2cm以上的分化苗,转接于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苗。生根培养基一般为1/2 MS+IBA 0.2~0.3mg/L+蔗糖15~20g/L,琼脂及pH值同分化培养基。多数草莓品种经15~20d培养即可生出新根。为了提高移栽成活率,栽苗前还应炼苗5~7d,即将生根苗瓶置于光照强度超过5000Lx的温室中,晒至苗色变深、苗势强壮,取出生根苗,洗去培养基,栽于经过灭菌处理的营养土中。栽苗初期应注意遮光保湿,并保持20~25℃,栽苗成活率可超过80%。

1.3热处理与茎尖培养相结合脱病毒

在草莓脱病毒技术的研究中发现,采用热处理与茎尖培养相结合途径能够实现两种脱病毒技术的效果互补,既能克服某些病毒(如草莓镶脉病毒、草莓皱缩病毒等)因耐热性强,需提高热处理温度或加长处理时间才能脱除病毒的问题,又能解决在茎尖培养脱病毒中接种茎尖要小于0.3mm(但小的茎尖难以分化出苗)才能稳定地脱除病毒的问题。

在相结合脱病毒操作中,先将生长旺盛的草莓盆栽苗进行38~40℃热处理4~6周,而后取其在处理中长出的茎尖0.5~1.0mm进行接种培养。通过正常热处理再取材接的种优于分化出苗的较大茎尖,多数草莓品种的脱病毒率可达到70%以上[8]。

1.4花药培养脱病毒

近年来有大量研究和育苗实践证明,花药培养同样有很好的脱病毒效果。在春季草莓现蕾期采集发育正常、花粉发育处于单核期花蕾,先将整个花蕾置于流水下冲洗1h左右,再转至超净工作台上用70%酒精浸0.5min,再用0.1%升汞浸5~8min,用无菌水清洗3~5次,剥开花冠取出花药接种于草莓花粉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基组成为MS+BA2.0mg/L+ KT2.0mg/L+IAA2.0mg/L+蔗糖30 g/L+琼脂4~8g/L, pH值5.6~5.8。接种后置培养室中培养,经5~6周诱导出愈伤组织而后分化出分生苗。接种花药分化出的分生苗经过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再移栽成活后便可进行病毒检测,选出无病毒原种苗。

2 无病毒苗繁育技术

草莓生产用苗通过常规的匍匐茎埋压繁殖,多数品种的年繁殖系数可达到20~50。但是草莓病毒病的传播途径较多,使得草莓无病毒苗的繁育受到较大限制。只有完全控制了草莓病毒的传播源,才能确保无病毒苗的安全繁育。

2.1建立无病毒原种苗保存圃

对经过脱病毒处理又经检测确认无病毒的草莓原种苗实行统一编号、集中栽植,建立草莓无病毒苗保存圃。保存圃应建立在有防蚜功能的网室中,防蚜网为200~300目。保存圃应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灌排水设施齐全、方便,栽苗前土壤用五氯硝基苯或高压蒸汽等消毒。保存圃周围100m内不可栽培草莓,还应保持环境整洁,经常清除寄生蚜虫的杂草,并喷药治蚜。栽植草莓无病毒原种苗前施足底肥,根据土壤和用肥质量667m2施有机肥3000~5000kg、尿素15~20kg,耕翻耙细后筑1m× (10~15)m平畦(易积水地块筑高畦),栽植株行距为40cm×80cm,667m2栽2000株左右。栽苗后需加强管理,促发匍匐茎并使其茁壮生长。

2.2建立无病毒生产苗繁育圃

苗圃主要提供生产用苗,栽植1代无病毒原种苗。生产苗繁育圃同样要求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完善的灌排水设施以及整洁的周围环境。667m2施有机肥300~500kg,栽植株行距(40~50)cm×(70~80)cm。栽植成活后可喷赤霉素1~2次,促发匍匐茎。栽苗后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及防治病虫害。

我国北方地区露地繁育草莓苗,一般在6月中下旬发生匍匐茎,发生高峰期在7月中旬~8月上旬,也是加速繁苗的关键时期,干旱时要及时浇水。新生的匍匐茎苗长到一定大小时应及时压土、埋根露心,使其尽快长成壮苗。入秋后应控制匍匐茎大量发生,以促进前期发生的匍匐茎苗健壮、优质。

参考文章

[1]王国平,刘福昌,国际翔.我国草莓主栽区病毒种类的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1991,21(1):9~4.

[2]廖俊杰,洪建源,邓明琴.草莓热处理脱病毒的研究初报[J].北方果树,1991(4):5~9.

[3]苗洪芹,陈贤祯,吴和平.草莓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初报[J].植物保护,1992,18(3):20~21.

[4]周厚成,何水涛.草莓病毒病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03,20(5):421~426.

[5]王际轩.草莓的病毒病及无病毒苗繁殖[J].北方果树,2011(2):44~47.

[6]王际轩.草莓的病毒病及无病毒苗繁殖(续)[J].北方果树,2011(3):45~47.

[7]王莉,王际轩,杨艳敏,魏永祥,魏鑫.草莓脱病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浅析[J].落叶果树,2012,44(3):20~22.

[8]何欢乐,阳静,蔡润等.草莓茎尖培养脱毒效果研究[J].北方园艺,2005(5):79~81.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草莓
草莓结出“致富果”
最重草莓
草莓香喷喷
草莓
下一个是谁?
草莓红了
草莓
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