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视舞蹈引发的对传统舞蹈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6-04-05 13:08唐敏
戏剧之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思考

唐敏

【摘 要】电视舞蹈对舞蹈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在加速舞蹈艺术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传统舞蹈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新思考。

【关键词】电视舞蹈;舞蹈学;人才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80-01

电视舞蹈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艺术,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已经不再是电视技术和舞蹈艺术简单的叠加与累积,而是根据舞蹈自身发展和不同功能的需要呈现出越来越清晰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而电视舞蹈对舞蹈艺术本身的发展、舞蹈学人才培养的影响以及大众舞蹈审美的提升和需求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发了人们对传统舞蹈学人才培养的深思。

一、传统舞蹈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舞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新中国成立后,舞蹈教育正式形成学科并为培养舞蹈艺术专业人才服务于社会,自1961年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会在北京召开后,设立舞蹈教材编写办公室并制定舞蹈教材的编选计划起,舞蹈专业教学才逐渐走向正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精、尖”的舞蹈艺术专业人才。随着电视舞蹈这一新型艺术的发展和推动,舞蹈艺术已逐步突破传统束缚,全民舞蹈素养提高的现状预示着舞蹈艺术已经步入普及化、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在当今社会需求的新形势下,以往舞蹈相关院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舞蹈艺术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结构和办学规模应及时作出调整。

纵观我国舞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舞蹈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不断丰富起来,发展至今,学科建设和教育模式也已日趋成熟,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舞蹈进行学习与研究,但由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的检验和调查访谈的结果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课程设置的实效性和专业实践课程的特色性不够突出等问题,依然需要明确每门课程设置的目的性、加强专业课与文化课比例的科学性、专业学科课时和公共课课时的合理性等,在不断摸索后逐步完善。

二、由电视舞蹈引发的对传统舞蹈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传统舞蹈学缺乏视野的开阔和创造力的培养。电视舞蹈的发展加速了舞蹈艺术国际化交流的步伐,如何在保存我们优秀的舞蹈传统的前提下吸收来自全球的不同内容和风格舞蹈文化的精华,结合我国社会的时代特征进一步推动和创新舞蹈艺术的发展,是每个舞者需要重视和思索的问题,而传统舞蹈学人才培养缺乏对学生个体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在舞蹈的世界里学会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灵活、积极地面对舞蹈艺术求知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而是一味地对舞蹈理论知识被动接受,对舞蹈技术技巧机械模仿,没有找到自己的舞蹈风格和定位,表演上缺乏灵动和饱满度,无法传达舞蹈原有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二)传统舞蹈学显著的学院派程式化特征。学院派舞蹈涵盖了我国最具核心表现力的舞蹈文化,其特殊地位决定着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但它严谨规范、程式化过于明显的特征,令舞者在面对不同舞种和文化的融合碰撞时显示出了对其他舞种的接受困难,缺乏多元化舞者所需的跨舞种的广度和自身专业素养升华的能力,无论在编创、教学、表演或是理论学习中也总是被程式化的概念所束缚,无法释放更多的能量和创新,从《舞林争霸》和《中国好舞蹈》不难看出,中国的舞蹈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发展的时期,不同舞种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也处在破茧而出的状态,为适应多元化舞蹈发展的潮流,我们必须打破常规思维,积极挖掘出自己的另外一面,冲破程式化的禁锢,才能在舞蹈的世界里绽放更完美的自己。

(三)传统舞蹈学“高、精、尖”培养模式与社会生活的衔接脱节。在传统舞蹈教育体制长期的熏陶下,身高、身材、身形的比例等外形条件已成为舞蹈根深蒂固的审美观念,专业院校传统“高、精、尖”的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把舞蹈拉近群众的生活,导致与社会生活的衔接严重脱节,一定程度上也就失去了舞蹈艺术传承的意义。舞蹈是一种社会生活文化,早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有学习舞蹈、了解舞蹈、享受舞蹈的权利,我们应该打开心灵的窗户,以全新的思考认识舞蹈、接纳舞蹈、融入舞蹈,不能只高高地站在高雅艺术的殿堂之巅俯视着其他姐妹艺术的全民发展,而应大胆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发展,积极融入民众生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弘扬时代精神特征,继续骄傲地向世界传播我们民族的舞蹈文化和精神。

在电视舞蹈发展的趋势下,我们已经认识到传统的舞蹈学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对具有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舞蹈人才的需求,要求打破传统舞蹈学人才培养对学生个体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匮乏,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训练学生观察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拓宽视野、勇于创新,突破传统学院派程式化特征的禁锢,才能适应多元化舞蹈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夏帆.试论中国舞蹈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

[2]孙菡.新形势下我国高校舞蹈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北方音乐,2015.

作者简介:

唐 敏(1981-),女,硕士,讲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舞蹈教师。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思考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