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运用

2016-04-05 13:40孙秋玲
戏剧之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律动音乐教学运用

孙秋玲

【摘 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律动法,能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体验与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同时还能起到调节情绪和提高音乐反应能力的作用,对音乐教学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效果。文章首先分析了律动教学法的内涵以及其在音乐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而后结合具体教学例证,探讨律动法在不同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希望能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音乐教学;律动;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34-02

律动教学的本质是对音乐元素的拆分和深入理解,而该教学法本身也可被拆解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律动动作设计,其二是动作与音乐要素之间的配合[1]。真正意义上的律动教学,能让学生通过律动动作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理解和学习当中去,而律动动作的设计将起到配合辅助的效果。

一、律动教学法的内涵与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律动教学法的内涵

律动教学法在上世纪初发源于瑞士,最早以“体态律动”方式呈现。该教学法的目标在于通过身体律动掌握音乐节奏,从而培养音乐记忆力与创造力,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而其后德国的奥尔夫所提出的节奏教学法,与“体态律动”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借助肢体还是外物,通过掌握音乐律动而提高音乐水平都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2]。

对非专业的人而言,我国音乐思想受古代审美意趣的影响,注重韵味而对节奏重视程度不足,在民乐中体现的较为明显。随着近年来国外流行元素的引入对国内,对音乐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民间对节奏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在教学上也得到格外重视。

(二)律动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节奏感的培养在音乐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环,而传统音乐课堂教育之所以在节奏感的培养上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主要是由于学生对音乐的直观体验程度不足,仅靠听觉难以拆分音乐中的内在元素,对音乐本质进行深入的理解。而律动教学可利用人的正常动作,进行节奏训练。以人自身为工具,对节奏感进行挖掘。由于学生年龄正处在协调性好、感觉敏锐的时间段,所以对音乐节奏的掌握比较容易。

2.培养音乐创造力

虽然对学生而言,谈音乐创作还比较远。但音乐创作能力必然是通过将音乐知识内化后产生的。而在节奏的带动下,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都有着质的提升。久而久之这些知识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本能,此时再加以系统的技能训练,则能将自己内心感受外化为音乐。从而具备音乐创作素养[3]。

3.调节学生情绪

音乐本身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而带有明显节奏感的音乐不仅能从精神上影响人的情绪,同时还能通过共振调节人的生理状况,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律动教学通过让学生以身体为工具来掌握音乐节奏,更能增加学生的运动量,促使学生性格逐渐变得开朗,对情绪有着良好的调节效果。

4.提高音乐反应能力

律动教学中,音乐的节奏、音色、速度以及音量的高低等都是能从音乐整体中拆分出去的元素。通过节奏模仿、节奏造句、节奏对话等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音乐反应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反应的敏锐程度。

二、律动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适度运用调动学生积极性

律动教学法能通过体态、工具等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认识,从课内、课外综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4]。尤其是在音乐课堂上,可将律动教学法作为调节课堂气氛,凝聚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但应用要适度,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完成教学计划为目标,考虑是否运用,何时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从而让静态教学与活跃气氛两者互为补充,控制教学节奏。

(二)指向明确深化学生认识程度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律动法要从本节课程的内容出发,选择合适的节奏工具。若音乐内容本身活泼轻快,那么在动作设计上就要保持干净利落的风格,让学生从动作中充分体会到音乐中所传达的欢快情绪。而若音乐以抒情为主,则应将节奏动作设计的稍显优美柔和,让学生能从中体会到抒情的韵味。

(三)有代表性提高教学效率

凡是与律动教学相关的课程内容,必须要在内容、形式上有代表性,必须是某种类型音乐的典型作品。从而让学生通过一次律动体验,就能对某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有着大致的了解。使音乐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三、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以掌握音乐知识为目标的律动教学

在音乐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等教学目标下,采用节奏律动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知识、技能的掌握效率,有助于学生对音乐本身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传统课堂教学中,大量的乐理知识的灌输,让学生对本应感兴趣的音乐课程感到十分乏味。将律动教学引入,让学生从节奏入手,对音乐从新角度看待。从而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有了提升。常规的律动体验方法,如拍手、摇头、跺脚等方式,也能让学生理解音乐节奏,但效果并不理想。其问题就在于教师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学生自主自愿的体会音乐内涵。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打拍的节奏与自身的音乐体验联系起来。

首先,可加用流行元素进入课堂。近年来流行音乐在演唱技法、作曲水平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相比教材上所选的名家名作,流行音乐的节奏显然更容易把握。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自身观念,从学生们喜欢的流行音乐中汲取教学素材,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强知识掌握效果。

其次,对教材中的名篇佳作,则需仔细设计节奏动作。例如在讲授《桑塔·露琪亚》一课时,不仅从音乐节奏上对节拍速度进行调节,在整体动作上也要设计的尽量与乐曲所表达的内容相一致。如将一些划船的元素加入动作设计之中,并让学生对微风荡漾的场景进行想象,从而在动作、听觉以及情境想象上都与原作品相符合。而《伏尔加船夫》一节课中,可将动作设计为若干个学生模拟配合拉船,不仅在节奏上解析音乐,同时也能通过这种情境模拟在音乐体验中体会到力量感,以及对音乐所描绘的地层人民产生更多的同情[5]。

(二)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的律动教学

若将律动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注意力、课堂凝聚力的手段,需要遵循上文所提到的适度性原则。并且在音乐选取上应尽量选择一些轻松、明快的曲目,在动作设计上应让学生的动作幅度达到一定程度,从而避免课堂上的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以《青春舞曲》为例,这首曲子本身具有优美而明朗的节奏,让学生能体会到其中传达的欢快的情绪,驱走倦怠感。动作设计应尽量让学生站起来活动,如一些常规的打拍子等,可用跳跃式奔跑等方式替代。若教师空不足,可分组进行。将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如此一来,既没有耽误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

(三)以培养音乐情感为目的的律动教学

音乐与情绪、情感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培养音乐情感是音乐教学计划中的重要部分。而从节奏入手体会、理解音乐无疑将是音乐学习的捷径。在教学中可引入舞蹈元素,让学生学习基本的舞蹈知识,借此将身体作为工具来体会音乐的律动。如在《雪域高原》一课中,将舞蹈的“颤膝踏步”以及“左右点步”纳入到律动教学中,可以通过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四、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对某种教学法的选用应该结合学生特点与教学实际情况,切不可盲目选择和形式化教学。如果一味枯燥的练习整齐划一的律动动作,而忽视了律动教学本身的目的与意义,将影响教学效果,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让音乐情感体验与律动动作完美融合,让音乐节奏在学生身体上具象化,才能充分发挥律动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傅碧云.心随律动,舞出精彩——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4,12(5):78-78.

[2]丁雪莲.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15):242-244.

[3]刘岩鸥.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28):210-210.

[4]王君婷.律动辅助中学音乐教学的新尝试[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5,32(4):48-49.

[5]孟卫.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的探讨[J].学周刊,2016,1(2):227-227.

猜你喜欢
律动音乐教学运用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