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

2016-04-06 17:04王晓丽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备课新课程语文

王晓丽

内容摘要: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教师为上好一堂语文课,常常浏览大量资料,参阅多堂名师范例及教案,经过精心整合、预设,形成了一份几乎无瑕疵的多页详案,但实际执教起来并不如设想中那样顺利,往往出现量大超时,环节仓促,顾此失彼,束缚手脚等现象,形成低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备课

一、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

《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备课下了明确定义:“语文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知道,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然而,反思我们的教学,则有一个突出的问题:语文教师很辛苦,但学生学得不快乐。“语文教师很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备课的有效性不大。有的备课走进了应付检查、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误区。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语文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语文教师备课已升华为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备课时,语文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

2.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在备课中只有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作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各尽其长,各有所得,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语文教师头脑中要始终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其次,语文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教学时语文教师必须真正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各得其所。最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3.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应该说,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就能够拥有大量“为我所用”的资料。备课的资料如何采集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并进行筛选;其次,平时做个有心人,经常搜集一些教学资料;再次,学会储备,平时搜集的资料要善于分类保管;最后,实现资源共享。

4.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拓展,既要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又要完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有效地进行资源重组,合理运用多媒体整合课程资源,能够较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备课备什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笔者认为备课应做到“六备”。一是脑中有“纲”。这个“纲”指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因为它是课改的纲领性文件,新课程的功能、内容、结构、方式、评价和管理的“六个改变”,我们必须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胸中有“标”。这个“标”指的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某一学科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它是编写教材的依据、进行教学的依据、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年末督导评估的依据。其中学习水平目标写得非常清楚,备课时必须清楚。三是腹中有“书”。这个“书”是指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师生对话的基础,对教材要学会加、减、乘、除,“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有专业底气,对教材做到“懂、透、化”,也就是说教师要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做到融会贯通,使教材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

总之,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场所,更是学生积淀文化、体验人生的空间,如何做好这个神圣空间的守望者、引领者,当好这人生课堂的首席,我觉得教师必须做好每一节课前的教学准备,扎扎实实备好每节课,使备课真正发挥实效。

(作者单位:甘肃会宁县大沟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备课新课程语文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