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竞赛活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2016-04-06 17:04王丽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竞赛创新能力学科

王丽娜

一、学科竞赛与培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中,教师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竞赛中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创造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模式的构建

1、以课程教学为基础。学科竞赛无论是考察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或技能,还是鼓励创新能力,其始终都离不开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而这些主要来自课堂教学。因此,想利用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抓牢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基础性作用。

2、以竞赛项目为载体。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过程,既是要求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灵活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也是典型的实践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引入以“创新精神”为价值目的的学科竞赛来推动。竞赛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为重要载体,通过不断梳理竞赛项目的门类和特色,结合学校教学实际,逐步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学科竞赛项目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进而系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3、以技术训练为手段。大学生学科竞赛要求的是综合性与灵活性,参赛学生必须在夯实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思维,针对“创新”的训练无疑成为竞赛训练的中心工作。基于学科竞赛培养创新能力的模式,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方案,创造性地解决竞赛问题,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加强技术训练,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二)建立保障机制

1、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必要保证,针对学科竞赛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完善与其相关的操作流程、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

2、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实验室和创新训练基地的建设与改善,是学校教学改革、赛前培训的重要保障。既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实践的物质基础,也为学科竞赛提供设施完善的硬件环境。

3、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在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中,活动参与的主体是学生,活动质量的保障是指导教师,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研究能力强、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队伍。

4、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经费来源。经费投入既是保障学科竞赛活动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也是保证活动质量和水平的基本条件。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设立专项经费,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确保年度预算中的竞赛经费及时到位。

三、学科竞赛活动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校需要向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学科竞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学生内心都有创新意识,只是需要与实践结合才会激发出来。学科竞赛是对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思想和行为等进行引导,使其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设计出自己独特的、符合逻辑的新意产品。同时,大学生还会在学科竞赛活动中,经历创新的成功与失败,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整合自己的想法,增强创新自信心,树立创新理想。

(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论基础知识,缺乏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没有发出自己的话语权。完全是“自己对自己”封闭的学习方式,学到的技能和知识往往缺乏真正消化和掌握的场所。学科竞赛为大学生提供了发挥创新思维的场所,大学生通过寻找资料,集体讨论,反复实践等形式去体验自己所理解的知识,达到发现问题,寻找要领并最终解决问题。每一次的竞赛,都会深入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展性思维。

(三)逐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技能

学科竞赛的特点决定了学生需要拥有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历届竞赛的获奖作品也印证了大学生们有着无限的创新来源和能力。在比赛环节中,既要有硬技能,也要有软技能。竞赛中的团队成员都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必需做到取长补短、分工协作、沟通配合,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展现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敢于挑战、勇于尝试,不断激发兴趣和潜能,使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得到了有效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引导下的学科竞赛平台建设”(N2015027)的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竞赛创新能力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创新思维竞赛(6)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