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教育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

2016-04-06 18:22苑昭璇姚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北京理工大学开放性竞赛

苑昭璇 姚远

加强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使命,而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大多数高校都在探索和改进实验室管理模式,以适应和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开放性实验室正是其中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作为普通本科高校和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独立学院,针对学生创新精神相对缺乏的实际,积极推进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建立一批开放性实验室(如电子创新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实践环节,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开放性实验室的定位

开放性实验室,首要目的是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学生开展常规实验的需求。

1.1创新思维的展示平台。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的初衷是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展竞赛技能培训等科技活动(如电子竞赛、建模竞赛等),提升学生的创新兴趣;二是支持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三是鼓励学生以开放性实验室为平台,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以此基础进行创新活动。

1.2基本实验教学任务的补充。开放性实验室兼具传统实验室的功能,可服务于理论教学,针对课堂内不能完成实验任务或学习主动性较强的学生,可利用开放性实验室, 继续完成课堂实验内容或预习新内容,以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模式

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要做到便捷高效,开放有序,必须探索和形成适合自身实际的管理模式。

2.1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理顺校—学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逐步建立统一协调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形成学院之间、学科之间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满足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实验需要,促进创新教育和综合型人才培养需求。

2.2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涉及面较广,涵盖安全、耗材管理、学分管理、教师工作量等各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制度体系,完善安全制度、操作规范制度等,用制度保障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有条不紊。

2.3 强化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掌握实验技术队伍基本情况,针对创新教育的发展诉求,制定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如岗位设置、人才引进、技术人员培养等,并在政策方面予以支持,稳定和发展实验室队伍。

2.4 建立信息化的综合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加强实验室开放工作的科学管理, 优化选课系统、开通微信公众预约平台、建立QQ交流群,定期或不定期的发布开放性实验研究课题目录,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同时运用现行常用交流软件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拟开展的实验项目或构想并进行及时必要的指导。

2.5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管理模式。研究和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小组,具体管理开放性实验室的日常事务,包括实验室安排、仪器使用、耗材管理等;教师日常负责管理小组的指导工作,仅当开放性实验室运行中出现的紧急问题时进行必要的处理与协调。

2.6提升实验室硬件资源。实验室要真正做到全面有效开放,必须注重硬件设施建设,仪器设备应当有一定的规模性和完备性,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和创新需求。

3.结束语

开放性实验室本身就是创新,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利用开放性实验室平台,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多次在国家级或省级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猜你喜欢
北京理工大学开放性竞赛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红色育人路”
英雄少年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