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设计角度浅析面子威胁行为

2016-04-06 20:06曾楚妍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听者消极面子

曾楚妍

布朗和列文森认为,正因为礼貌是一个具有文化普遍性的价值观,所以才成为交流中最为常见的目标。不同的文化对礼貌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礼貌的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尽管如此,人们都有获得的别人的欣赏和保护的欲望,学者们将其称为面子需求(face needs)。积极的面子(positive face)是指获得别人肯定、欣赏、喜欢以及尊重的欲望,如通过运用各类尊称来表达关心和祝福的情感;消极面子是指摆脱侵扰以及强加的欲望,如我们在向对方提出请求时,通常会强调由于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了对方,因此表达歉意。

1.处理FTA的方式

在谈话时,如果我们威胁到对方的面子,礼貌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会潜在的威胁到我们人际的交往关系。倘若我们的行为没有达到积极或消极的面子需求,那么我们所实施的便是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s,简称FTA)。为了减轻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特定的手段来处理它。当FTA出现时,我们可以采取四种不同的方式:直接采取FTA,不加任何礼节性的行为(bald on record without redressive actions);积极礼貌策略(positive politeness);消极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以及非公开地施行面子威胁行为(off record) 。显而易见,以上四种方式是按照对面子威胁程度由高到低的次序排列的。例如:

(1) 直接采取FTA,不加任何礼节性的行为:

当你的期末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你想向老师申请延后几天提交。这对老师来说,肯定是个面子问题。他既然已经定下了交作业的截止日期,因此你的请求显得并没有充分的理由。那你会怎么做?一种可能的方式是直接采取FTA:“老师,我作业没完成,晚两天再交。”——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你就严重威胁到了老师的面子,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这样没有礼貌的做法,一般是不会有人采用的。

(2) 积极礼貌策略:

同样的例子,我们来采取威胁性稍微少一点的方式,可以把请求与积极礼貌的策略结合起来。尝试一下这么说:“老师,我因为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实在是迫不得已才没能按时完成您的作业,请您再宽限几天可以吗?别的同学都说您特别的通情达理,我会对您感激不尽的!谢谢老师!”像这样说,就是言者把请求(FTA)与赞美结合起来,让听者获得了肯定与尊重,他的接受程度就会高很多。

(3) 消极礼貌策略:

与上例相比,威胁性更小的是方式是把消极礼貌策略用于FTA上。你可以这么说:“老师,很抱歉打扰您了!我因为个人原因没能及时完成您布置的作业,知道您非常忙,您看能否先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等过两天我完成了一定亲自交到您办公室来,不影响您登记成绩。太感谢您了!”这段话非常明显的表达出说话人承认对听者造成了不便,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了对方,并且为此道歉。因此,该信息满足了消极面子的需求,是一种消极的礼貌策略。

(4) 非公开地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这种行为方式非常有趣而又复杂。非公开的FTA通常是间接且含义模糊的。更奇妙之处在于,可以使你否认做出了FTA式的陈述。比如上述要求老师同意拖延交作业的例子中,你也可以这么对他说:“怎么办啊老师,明天就要交作业了,可我到现在为止还未完成!”你当然希望他回答:“你要是觉得来不及完成的话,可以晚两天再交。”但是,假如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或者要求你赶紧去完成,你也可以否认你是在要求他同意你拖延作业。这就是一种非公开实行面子威胁的行为,可以根据对方颜面随机应变,说话内容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你运用哪种策略呢?

2.影响FTA运用策略的因素

能够对言语行为所花费的工作量做出一个恰当估计是正确使用礼貌策略的前提条件。布朗和列文森选取了他们认为决定言语行为工作量大小的三个因素,并且提出了若想做到有礼貌需要花费的工作量(W)具体量化的公式:Wx=D(S,H)+P(H,S)+Rx

其中包含三个因素:会话双方的社会差距(D),受话人对说话人的权力优势(P),还有给对方造成伤害的风险性(R)。公式表现出了FTA的损害力与三个变量间的线性函数关系,若会话双方社会差距、受话人的权力优势越明显,或受话人对说话人造成的伤害风险性越大,则说话人会认为该FTA对面子的损害越大。因此,说话人在交谈中就应该选择更为礼貌的策略。比如:

(1) 轻微FTA需要的W

你想让你的好朋友帮个简单的、不具有威胁性的忙——比如你的好朋友与你是校友,并且住在一个小区,你希望某天早晨她家人送她去学校的时候顺便带你一起去。从这个例子来看,你与你的好朋友具有平等地位,并且她对你而言并不拥有特别的控制力,而你的要求也没什么威胁性,因此,你不需要为了礼貌而做什么特别的功课,只要简单的表达下你的愿望就可以了。“雯雯,明天我跟你们家车一起去学校好吗?”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会欣然同意,不觉得你有什么冒犯之处,有威胁到她面子的行为。

(2) 严重FTA需要的W

假如你的父母十分严厉,对你的财务有相当大的控制力。显然他们与你的社会距离非常近,但是他们的地位即权力优势却比你大很多。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问父母借钱,你必须要为了保住面子而做大量工作。你可以列出一个财务计划表,向他们说明你要借的这笔钱将用去何处,并且承诺何时才能归还。也可以选择在主动承担家务活,或者帮他们做按摩等活动的时候提出,这样获得同意的可能性会大很多,否则他们会认为你把他们当作提款机,拒绝当冤大头。

上述两种极端的例子中间还存在许多表示礼貌的不同层次,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但类似这种不需要保护面子或者需要保住面子还做大量功课的例子比比皆是。看了这么多例子陈述,到底什么才是最礼貌的策略呢?

3.沉默是最礼貌的策略

根据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论,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是最礼貌的策略。而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的方式是沉默。因为说话人采取无声地语言即沉默的方式,避免了实施面子威胁行为,这就维护了自己或听话人的积极或消极面子,由此可见沉默与礼貌两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1) 沉默与积极面子

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希望通过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来谋求和谐的交际关系,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交流者可以通过借助沉默来维护自己和听者的积极面子。比如说你和朋友走在路上遇到有人问路,对方问的地方你和朋友恰好都不认识,此时你朋友说抱歉不清楚,你也会选择沉默继续往前走。这种情况下,并不是你不想帮这个路人而不说话,而是你确实也不认路,不想误导对方,因此采取保持沉默是维护自己积极面子所采取的一种方式。

(2) 沉默与消极面子

交流者也可以通过沉默来维护自己的消极面子,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通过沉默来避免公开表态。还有听话人以沉默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不阻碍说话人的行为,但也不必为对方的行为负责。比如你妈妈一边帮你收拾屋子,一边说:“你这屋子怎么跟狗窝一样,能不能自己理一理,每次都要我操心,你是不是把我当保姆呢!”你可能很满意屋子“凌乱”的样子,你知道什么东西在哪里,并且觉得非常方便自由。但你妈妈帮你整理屋子,也不会影响你的生活,你就默许她的行为继续而选择保持沉默,来维护自己的消极面子。

沉默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威胁对方的消极面子,从而表达对对方强烈的负面情绪。比如情侣吵架,男生说:“亲爱的,都是我的错,原谅我吧!”但是女生只是板着脸不说话,男生就会领悟到,女友还在生气,不接受自己的道歉。这里女友的沉默威胁到了男生的消极面子。

(3) 沉默同时威胁积极与消极面子

沉默不可能在维护积极面子的同时还能维护消极面子,但却能同时威胁对方的积极面子与消极面子。如广告公司的职员写了一个策划案给客户过目,客户翻阅后皱了皱眉,把策划案放在桌上。这里客户的沉默显然是对策划案的不满意,导致的结果是职员不得不重写。这样的沉默则同时实施威胁了两种面子行为,一方面不满意导致威胁了员工的积极面子,另一方面员工必须重写这就又干涉他的自由,威胁到他的消极面子。

综上所述,沉默既可以维护自己和听者的积极或消极面子,也可以威胁听者的积极或消极面子,甚至可以同时威胁听者的积极和消极面子。然而大部分情况下,沉默会是一种礼貌策略,目的是为了减少尴尬,使人们心灵更贴近,感受到一种默契,营造一种和睦的氛围。

4.结语

本文根据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理论”,分析了处理威胁面子行为的方式、影响威胁面子行为运用策略的因素,以及探讨了最好的礼貌策略即不实施威胁面子行为即保持沉默,在不同交际场合下,沉默拥有的不同功能。这些语言的组织就是信息设计,通过掌握礼貌策略,从而减轻对别人的面子威胁行为,减少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误解与摩擦,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

参考书目:

1.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9

2.何兆雄.2000.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3..Thomas,Jenny.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M].London:Longman.1995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猜你喜欢
听者消极面子
消极的后果
劳工(外二首)
口译语体的顺应性研究
某贪官的面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让自己发光
三人成虎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