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酸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8例

2016-04-06 07:33余琎廖勇梅鲁华许飏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淀粉样变果酸皮损

余琎,廖勇梅,鲁华,许飏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四川泸州646000)

果酸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8例

余琎,廖勇梅,鲁华,许飏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四川泸州646000)

目的:观察果酸(羟基乙酸)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依次应用浓度为35%、50%、70%的果酸治疗8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评分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随着治疗次数增加和果酸浓度的增高,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逐渐降低,3次治疗后有效率为100%,治愈率达62.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果酸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果酸;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疗效观察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是指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既往正常的皮肤内,而无其他器官、系统受累,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长期摩擦、环境等因素有关[1]。临床表现常见于四肢伸侧,以小腿为主,皮损主要表现为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疹,密集不融合成,或呈念珠状分布,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治疗困难,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本观察依次采用35%、50%、70%的果酸治疗8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014年在我科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8例,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4岁;患者病程2月~12年,平均37月。临床类型:苔藓样淀粉样变性7例,斑状淀粉样变性1例。皮损以四肢伸侧为主。苔藓样淀粉样变性皮损表现为密集而不融合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疹,质硬,表面粗糙,有少许鳞屑附着。斑状淀粉样变性皮损为网状褐色色素沉着。8例患者临床符合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并经组织病理确诊,均伴有不同程度瘙痒。病例排除标准[2]:①对果酸溶液过敏者;②四肢有其他皮肤病者;③孕妇及哺乳期患者;④有肥厚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病史者;⑤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及免疫缺陷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洁面纸清洁皮损后,首次治疗以35%的果酸为起始浓度涂于患者四肢皮损处。当患者皮损处出现红斑、白霜或主诉瘙痒、疼痛等不适时,以中和液中和。通常首次果酸停留时间为4 min;中和终止标志为无泡沫产生。治疗每4周1次,每浓度1次,共治疗3次。视患者耐受程度逐渐递增果酸浓度或停留时间,最高浓度为70%,最长停留时间为8 min;治疗间歇期嘱患者注意防晒。

1.2.2 疗效评定标准[3]

指定2位专科医务人员按统一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根据皮损改善程度进行疗效评分并拍照存档。表1。按四级评分法对患者皮损严重情况进行评分并计算积分合计值。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以积分值减少程度判断治疗疗效,积分值减少程度=(初诊积分-复诊积分)/初诊积分×100%,积分值减少程度>90%为治愈;积分值减少程度67%~90%为显效;积分值减少程度33%~67%为好转;积分值减少程度<33%甚至加重为无效。好转率=好转数/总数×100%,显效率=显效数/总数×100%,治愈率=治愈数/总数;总有效率=(好转数+显效数+治愈数)/总数。

表1 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8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患者经过3次果酸换肤治疗后,皮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图1。果酸治疗后较治疗前皮损严重程度评分逐渐下降,表2,3次果酸治疗后,皮损痊愈率达到62.5%,总有效率达到100.0%。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表3。

表2 8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果酸治疗前后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表38 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果酸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图1 典型病例治疗前、后的临床照片

2.2 不良反应

8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瘙痒、疼痛不适,暂停果酸治疗,以中和液终止,随即冷敷后,上述红斑、瘙痒、疼痛即刻消失,并顺利完成治疗疗程。

3 讨论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是指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既往正常的皮肤内,而无其他器官、系统受累,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长期摩擦、环境等因素有关。皮损病理改变多为棘层肥厚、颗粒层增厚和角化过度;真皮上部可见嗜伊红性无结构的玻璃样物质沉积,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1]。本病治疗困难,病程长,通常伴有剧烈的瘙痒且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果酸是一系列α位含有羟基的羧酸的统称。其渗透性强,不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能降低角质形成细胞间的粘连性和角质堆积,促进角质细胞的脱落,具有瞬间的剥脱作用。果酸治疗鱼鳞病、角化病、痤疮、酒渣鼻、黄褐斑等疾病有一定疗效[4]。研究表明果酸适合周期性使用,并且在50%~70%的质量浓度下治疗效果明显[5]。本研究依次采用35%、50%、70%的果酸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8例,随着治疗果酸治疗浓度和治疗次数的增加,其中5例患者皮损改善程度逐渐提高并最终获得痊愈,痊愈率为62.5%;其中3例患者前两次治疗后皮损改善明显,第三次治疗后较前未见明显改善,但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总有效率为100%。8例患者对70%的果酸均耐受;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红斑、瘙痒、疼痛不适,通过暂停果酸治疗,以中和液终止,随即冷敷后上述红斑、瘙痒、疼痛很快消失。

果酸换肤对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疗效确切,且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值得推广应用。但果酸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要求操作者对果酸的治疗浓度、治疗时间的严格把握。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在整个疗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遇到不良反应时能及时做出及时的处理。树立患者对治疗正确的期望值,换肤后应注意防晒工作,以免色素沉着。只有医患双方密切配合时,才能达到果酸换肤的最佳效果。

1.赵辨,主编.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0-61.

2.钟少敏,刘慧贤,吴艳.乙醇酸换肤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的疗效及耐受性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12(42):731-734.

3.邹晓辉,梁俊琴.点阵激光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6):343-344.

4.徐晓云,章伟,吴琰瑜,等.果酸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44(1):47-49.

5.Jaishree Sharad.Glycolic acid peel therapy-a current review[J].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2013,11(6): 281-288.

(2016-05-15收稿)

Treatment of Eight Cases of 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 with Glycolic Acid

Yu Jin,Liao Yongmei,Lu Hua,Xu Ya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Luzhou,Sichuan Province 646000,China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emical peel of glycolic acid in 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Methods:Eight patients with 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 were recruited in the study.Glycolic acid at 35%,50%,and 70%were consecutively applied to the lesion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lesion severity of the patient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severity of skin lesion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s of treatments and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the acid.After three treatments,the effective rate was 100%,and cure rate was 62.5%.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Conclusion:Glycolic acid wa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skin amyloidosis,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was rare.

Glycolic acid;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R758.6

A

10.3969/j.issn.1000-2669.2016.05.018

余琎(1988-),女,研究生。E-mail:8212173982@qq.com

猜你喜欢
淀粉样变果酸皮损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肌淀粉样变的认识及诊断进展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熊果酸对肺癌细胞株A549及SPCA1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
水线草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测定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伴发淀粉样变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