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Barrett食管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2016-04-06 02:12卢娟,刘爱华,赵成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Barrett食管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卢娟, 刘爱华, 赵成波

(山东省济阳县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山东 济阳, 251400)

关键词:氩离子凝固术; 质子泵抑制剂; Barrett食管; 肠化生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或不伴肠化生。BE含有杯状细胞或特殊肠化生是引发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1-2]。传统治疗BE的方法主要是外科食管切除术联合应用抑酸药物,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开展,内镜下介入治疗逐渐受到关注。其中氩离子凝固术(APC)是目前公认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本研究采用APC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32例Barrett食管,观察其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BE患者32例,均经胃镜和病理学确诊[3],排除伴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6~63岁,平均(51.34±3.27)岁。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常规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术中实施心电监护,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采用ERBE-APC300内镜电凝电切氩离子发生器,功率60 W,流量1.8 L/min,内镜为奥林巴斯GIF-V7.0型。内镜到达食管病变处,将测试完毕的APC探针经钳孔道伸出镜外1 cm,采用1~3 s/次的频率行氩离子凝固治疗,从食管结合处至BE末端反复烧灼呈纵形长条状,再烧灼岛状黏膜。对病变较长的全周型BE实行分次治疗,每次治疗范围在全周50%以内,长度在5 cm以内。在APC治疗期间,给予奥美拉唑口服, 20 mg/次,2次/d,术后维持治疗。

1.2.2随访: 2组患者均在治疗后1、6、12个月复查内镜,根据随访病情情况调整剂量。以后每年复查1次内镜。每次复查均需参照前次的内镜记录,在新生鳞状上皮处多次进行四象限组织活检,有其他可疑病灶者同样取组织活检。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APC治疗完成后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记录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症状评分通过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及上腹不适等症状评价,无症状记为0分,轻微、间断出现症状记1分,症状持续记2分[4]。

2结果

2.1疗效及不良反应

本组32例患者共完成49次APC治疗,其中23例完成1次治疗即实现完全逆转,4例经2次治疗实现完全逆转,2例经3次治疗实现完全逆转,完全逆转率为90.63%(29/32);3例经4次治疗后未达完全逆转,但症状显著缓解,患者不愿继续行APC治疗,仅以药物维持治疗。

本组32例患者中,10例(31.25%)于治疗后出现胸骨后疼痛,2例(6.25%)出现吞咽困难,2例(6.25%)出现发热,经对症治疗后均消失,无出血、狭窄、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2.2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

本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为(1.84±0.32)分,治疗后6个月症状评分为(0.42±0.23)分,治疗后1年症状评分为(0.64±0.25)分。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后各时间点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1年症状评分高于治疗后6个月(P<0.01)。

2.3随访情况

本组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4月。29例完全逆转患者中,27例长期服用PPI治疗,其中1例在治疗后23个月复发,组织学表现为轻度异型增生;2例分别在治疗后6、8个月停药,其中1例在治疗后9个月复发,组织学表现为隐性肠化生,1例在治疗后10个月复发,组织学表现为中度异型增生。完全逆转患者1年、2年复发率分别为6.90%(2/29)、10.34%(3/29)。3例未完全逆转患者,其中1例在治疗后10个月病情加重,组织学表现为中度肠化生,经2次APC治疗后获得完全逆转; 2例长期服用PPI治疗,目前均仍在随访中。

3讨论

BE患者发生食管腺癌的风险较健康人群高30~40倍,尤其是伴高度不典型增生的BE患者,风险更高[5-6]。学者[7]多认为,BE是继发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基础上,反流物中的酸诱导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损伤,从而发生上皮修复,在此过程中,若发生柱状上皮替代原来的上皮,使得食管上皮可更大程度地耐受低pH值,也导致食管腺可能发生癌变。因此,及时干预,阻止BE向浸润癌转变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常规治疗是采用PPI及增强胃动力的药物,减轻临床症状,但无法实现根治。

APC是一种新型非接触性凝固方法,通过电离的氩气将热能传递至靶细胞表明,消融病变组织,使其发生凝固变性。由于氩气流具有散发的特征,可发生侧向、轴向传导,因此治疗范围更广。同时设备中配有绝缘装置,可避免黏膜与组织粘连,操作非常便捷,近年来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薛寒冰等[8]采用APC治疗15例BE,总有效率达93%。高山等[9]采用APC联合PPI治疗32例BE,其中27例病灶完全消失,4例行再次治疗,仅1例出现重度异型增生行手术治疗。本组32例患者,共完成43次APC治疗,其中29例患者实现了完全逆转,治疗后症状评分也显著低于治疗前,提示该方法治疗BE近期疗效非常理想。本研究中主要不良反应为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及发热,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提示APC治疗BE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上述报道基本一致。

关于APC治疗BE的远期疗效,目前临床尚存在争议。国外有学者[10]认为,APC治疗并不能降低患者最终进展为食管腺癌的比例,但Manner H等[11]报道,采用APC治疗的BE患者较未治疗患者具有更高的无复发生存率。国内薛寒冰等[12]报道,APC治疗BE的1年、2年复发率仅为2.8%和11.1%。朱文倩等[13]报道的1年复发率为6.9%。本研究中,1年、2年复发率分别为6.90%、10.34%,提示APC联合PPI治疗BE的远期疗效也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Hvid-Jensen F, Pedersen L, Drewes A M, et al. Incidence of adenocarcinoma among patients with Barrett's esophagus[J]. N Engl J Med, 2011, 365(15): 1375.

[2]王珏, 王江红. Barrett食管的诊治进展[J]. 重庆医学, 2010, 39(3): 362.

[3]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medical position stat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Barrett's esophagus[J]. Gastroenterology, 2011, 140(3): 1084.

[4]姚晓敏. 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长期疗效评价[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22): 50.

[5]Corley D A, Mehtani K, Quesenberry C, et al. Impact of endoscopic surveillance on mortality from Barrett's esophagus-associated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s[J]. Gastroenterology, 2013, 145(2): 312.

[6]陈慧, 詹俊, 钟娃, 等. Barrett食管及其相关腺癌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关系[J]. 中华消化杂志, 2014, 34(5): 292.

[7]王琳, 王鲁平. Barrett食管黏膜活检病理诊断的进展[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0, 39(7): 497.

[8]薛寒冰, 戈之铮, 陈晓宇, 等.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 23(1): 3.

[9]高山, 陈香, 丁祥武, 等.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Barrett食管32例疗效观察[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 22(10): 726.

[10]Milashka M, Calomme A, Van Laethem J L, et al. Sixteen-year follow-up of Barrett's esophagus, endoscopically treated with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J]. 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 J, 2014, 2(5): 367.

[11]Manner H, Rabenstein T, Pech O, et al. Ablation of residual Barrett's epithelium after endoscopic resection: a randomized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of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vs. surveillance (APE study)[J]. Endoscopy, 2014, 46(1): 6.

[12]薛寒冰, 陈晓宇, 高云杰, 等.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Barrett食管的长期疗效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 23(1): 3.

[13]朱文倩, 董卫国.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Barrett食管近期疗效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 2013, 30(3): 171.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11522390)

收稿日期:2015-11-18

中图分类号:R 5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1-081-02

DOI:10.7619/jcmp.201601025

猜你喜欢
质子泵抑制剂
硫糖铝在质子泵抑制剂主导的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疗效的meta分析
2010~2015年成都地区23家医院消化系统药品应用分析
急诊质子泵抑制剂合理用药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上消化道保护作用的探讨
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对透析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四种不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PPIs与H2RAs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溃疡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与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