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院对突发批量伤员的组织与救治

2016-04-06 08:36孙玉杰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救治突发公共事件

吕 丹,姜 玲,孙玉杰



军队医院对突发批量伤员的组织与救治

吕丹,姜玲,孙玉杰

[关键词]批量伤员;救治;突发公共事件

在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化战争以及平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由于其所具有的突发性,无法预测发生的时间、地点、伤情等,伤员数量大,抢救难度大,服务要求高,并且涉及组织指挥、联络协调、物资供应等工作。因此,成批伤员的救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加强研究探讨。部队编制体制调整后,医务人员逐年减少、医疗骨干人才缺失、急救场地限制等因素,均对突发群体性伤员的救治、卫勤组织产生一定影响。现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救治成批伤员的经验与体会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或参与救治18批共184例伤员。男159例,女25例;年龄3~73岁。18批中最多的一批43例,最少的一批6例。184例中,治愈178例,死亡6例,治愈率96.7%;其中危重患者57例,治愈率为89.4%。

1.2方法

1.2.1建立永久应急急救场所该院将300余平方米急诊输液大厅作为永久应急急救场所,所有设备按照急救室要求设置,建有分诊区、抢救区等,最多可同时接诊、救治30人左右。平时用于门诊输液,遇大批伤员来诊,将其作为分类救治场,做到有备无患。

1.2.2制订批量伤员救治预案并组织有效演练根据医院平时制订的成批伤员卫勤组织和救治预案,每年组织全院相关人员进行两次实地模拟训练,做到组织健全、物资齐全、分工明确、训练有素。2012年1月4日10时接到43例氯气中毒伤员来院的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0时10分全院就有46人赶到急救应急大厅和检验、CT等不同岗位,10时15分就完成25例伤员的吸氧、雾化吸入、开辟静脉通路等初步处理,各类人员忙而不乱,为成功救治伤员打下良好基础,提高了成批救治的成功率

2 批量伤员的系统救治的组织与指挥

接到批量伤员来院通知后,立即成立权威性的救治组织指挥组,由院领导担任组长,其下设若干个协调小组,负责救治人员的协调、分工、各类物品的保障和病员的善后工作等。医疗专家组成抢救治疗小组。制订统一的治疗方案,采取伤员轻重搭配、医护人员新老搭配,可再分若干治疗小组和若干个特护小组,使患者得到“科学、及时、规范、有效”的治疗。由药剂科、设备科、供应室等医技科室组成的后勤保障小组,主要负责药品、器材、敷料等供应。院务处各部门负责水、电、气供应保障,营养调配,车辆保障及医务人员、患者家属食宿保障。宣传组主要负责宣传鼓动,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思想工作。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8例枪击伤患者,来院后立即组成由神经外科、胸外科、创伤骨科、重症医学科为主的专家小组,统一制订治疗方案,使患者在1h内施行了气管切开、开颅、清创等手术,心理治疗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心理干预疏导,同时后勤保障组配合地方政府,对患者家属进行食宿安排,取得满意的效果,保证了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3 讨论

近年来,影响人类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其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损害身体和心理健康,也对经济社会稳定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其具有突发性、公共性、危害性、国际性以及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1],如何应对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突然来院的批量伤员,更好地做好救治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军队医院在急诊急救工作中承担着很重要的角色,但目前部队编制体制调整等因素,均对突发群体性伤员救治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积极采取措施,寻找有效的办法,才能更好地应对批量伤员的救治。

由于成批伤员致伤因素多数一致,病种多单一。短时间内大批伤员涌入医院,现场秩序较乱,要求及时做到对患者分类、紧急救治、安置,需要有较大的就诊空间,展开救治工作。目前多数大型医院急诊室工作繁忙,场地空间有限,无法短时间内及时接诊大量患者,而且多数相关专业科室床位紧张,短时间内分流困难,影响批量伤员的及时救治。因此,设立较大就诊空间,满足批量伤员救治需求,是成批伤员救治及时救治的第一步。笔者所在医院将急诊输液大厅作为永久应急批量伤员救治场所,所有设施、设备按照分诊区、救治区基本要求设置,平时用于门诊输液,遇大批伤员来诊,可迅速将其改为分类救治场所及后备床位,遇到大批严重伤员可很快得到分类、安置、救治,满足成批伤病员诊治要求。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批量伤病员集中管理,有利于各种登记、统计工作,另一方面也便于统一救治。

制订好应急预案、进行系统演练是成功抢救成批伤员的第二步,只有制订正确的应急预案,才能应对突如其来的成批伤员。尤其是成批危重伤员的救治工作,必须做到迅速高效、正确无误、忙而不乱。由于笔者所在医院设置应急医疗队员,平时在成批伤员的救治方面,始终保持组织健全、预案完善。结合每年两次应急急救场所实地模拟训练,使医护人员熟悉工作流程,明确工作定位。面对批量伤员时,不需要命令,即能迅速到达各自岗位并能发挥作用,使批量伤员的救治工作向常态化发展。

高效的组织与指挥也是保证成批伤员救治的关键环节。批量伤员到达医院后,由于多数医院分科过细,加之部队编制体制调整后军队医院存在的人手紧张和药材短缺、救治困难等问题,都需要坚强有力、灵敏高效地指挥协调。我们按照预案要求成立了由医院主官担任组长,各部门领导参加的医院领导协调小组,主要负责人员调配、科间协调、后勤保障、宣传鼓动等。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及相关专家参加的抢救治疗小组,主要负责伤员的救治工作,及时制订统一的治疗方案。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有力指挥,有效协调,合理分工[2],避免了救治场面混乱、治疗方法不统一、后勤保障不及时等不利因素,使伤员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总之,通过本组对18批184例伤员成功救治,体会到建立永久应急急救场所,制订好应急预案、进行系统演练,将卫勤组织与临床救治结合,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批量伤病员的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雷昊.浅议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J].山西科技2013,28(6):18-20.

[2]金明亮,蔡少良.大批量烧伤伤员紧急救治的实践与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09,11(3):287-288.

[2015-11-21收稿,2015-12-16修回]

[本文编辑:刘立平]

[中图分类号]R197.323.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5.039

[作者单位]271000山东泰安,解放军88医院急诊科(吕丹,姜玲,孙玉杰)

猜你喜欢
救治突发公共事件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方式研究
门诊胸痛患者的分诊与救治分析
颈外静脉穿刺及其护理干预在心源性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过程分析
移动互联技术在创伤救治中使用的展望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公众号的谣言治理
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基于Hadoop平台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