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光的特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016-04-06 17:05张健健
山西建筑 2016年23期
关键词:教堂光线空间

叶 婷 张健健

(南京工业大学工业与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谈光的特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叶婷张健健

(南京工业大学工业与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210009)

分析了光的视觉性、时间性、地域性及象征性特征,从美学、空间、烘托意境三个角度,阐述了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为光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自然光,建筑设计,视觉效果,地域性

0 引言

光乃是自然生命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之一,宇宙一切事物都由光给予我们讯息。人主要是透过视觉辨别和认识事物。建筑师路易斯·康说过:“自然光从来不知道自己有多好,直到它遇到建筑为止。”从建筑史上可以看到许多诠释自然光与建筑空间的优秀作品,对于自然光在建筑空间的气氛上的使用,著名的作品有: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安藤忠雄的光的教堂等等,从这些建筑巨著中人们可以体验到那种空间气氛所塑造的感动,引起观赏者深刻的视觉感知。

1 光的特性

1.1视觉性

没有光就没有色彩与明暗,光和色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整体。光与影、明与暗相互交织形成美妙的视觉景象。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色温不同,会产生不同冷暖的光,带给人的心理感觉也不相同。在建筑室内可以通过调整光的明度冷暖,带动室内空间氛围与性质的变化。利用光与建筑外观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以制造出绚丽多彩的夜景。改变光的投射方式投射光部位的大小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利用光线形成视错觉还可以成为建筑立面一部分,例如韩国首尔路易威登旗舰店大楼,建筑立面由一系列凹凸的弯曲形式组成,将光线分解并创造不断改变的扭曲形态。这些不同的几何形产生了多面的反射,让参观者和过路人在建筑内部和外部都能看到不断移动的产品图像、城市景色和人们本身。这个微妙和有渗透性的设计为品牌创造了辨识度,光与建筑的交织,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享受。

1.2时间性

在自然环境中,光不停的照射于地球,根据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产生日升日落的变化。古时候,人们就开始利用光的时间特性,根据太阳照射到的物体影子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了日晷。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古代人们利用光来判断时间,在建筑上亦有对光的时间性的利用。安藤忠雄他的代表作品光之教堂,在教堂的一面墙上开了一个十字架形的开口,利用这个开口将光引入教堂形成特殊的光影效果,随时间的变化而投射于教堂的地面上,白天与夜晚的交替,十字或长或短的出现在教堂中,令信徒们感受到更接近天主,让人类精神找到了栖息场所。

1.3地域性

光与空间的地域性首先是源于地理因素。由于太阳作为唯一的点式光源,地球任何一个位置的光影都有唯一性。不同纬度地区每年日照时间、日照角度均有较大差异,而同一纬度上的光照也可能由于植被、地貌等因素存在如光线的色彩等多方面的差别[1]。早在公元27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其著作《建筑十书》中谈到关于地域的关系:首先要注意其地理位置或纬度。放在埃及和西班牙者的建筑式样与旁特斯和罗马者不同,因为各地区与太阳的距离有近、远、中之分,既然太阳按黄道带的偏斜度照射地球,故地理位置不同,它所得到的气候效应也就不同。因此建筑物布置就要因地制宜了[2]。阳光充足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由于接受到太阳照射的时间较其他地区长且强烈,在设计构想时皆会将屋顶设计的比建筑主体要大,而在天寒地冻的北寒带地区,由于每年阳光照射的角度偏低,照射时间极少,且会产生极昼极夜现象,设计者会想多利用自然光,在开侧窗的同时,加用高侧窗、天窗等其他方式来尽一切可能捕捉光线。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巴黎救世军宿舍作品中,忽视了当地炎热的气候条件,采用了全面封闭的玻璃外墙,建筑室内中在通风方面又使用人工的方式,导致室内热气无法散出,结果造成冬冷夏热的环境。光与空间的地域性还来自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受不同宗教、种族、历史的影响在不同地方光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热情奔放,每年都会举行民族盛宴“火把节”,通过点燃火苗纪念民族历史。西方文化讲求绅士稳重,在节日的时候点蜡烛或是将星星点点的小灯泡装饰在圣诞树上庆祝圣诞节。

1.4象征性

光在人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是视觉上的光,还融入了意涵,作为有意义的象征符号。光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柏拉图其著作《理想国》中著名的象征理论“太阳之喻”说明:“太阳跟视觉和可见事物的关系,正好像可理知世界里面善本身跟理智和可理知事物的关系一样[3]”。光在建筑中不同时期有着不同象征意涵。早期基督教堂以封闭和黑暗象征基督的苦难与灾难。到了中世纪时期,教堂的空间趋向光明开朗象征与神的沟通。许多宗教建筑中都提到光,无论是早期代表拜占庭文化的索非亚大教堂,还是中世纪晚期欧陆代表性建筑哥特式教堂,都是完美运用“光”的宗教象征的艺术典范[4]。建筑大师柯布西耶1955年的作品朗香教堂,完美的诠释了光的象征意义。建筑墙体厚实,打破一般建筑墙体与建筑相连接的设计,使墙体和屋顶的连接有一定间隙,3个弧形塔把屋顶的自然光引入室内,产生非常奇特的光线效果,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窗洞,室内开口较大,室外开口较小,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整个教堂中的人都沐浴在光辉之中,在光的建筑里虔诚地祈祷,实现着信徒与上帝成功的连通。

2 光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2.1美学作用

光的美学作用主要反映在视觉环境、材质的运用上,光影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光线的明暗可以增强空间的转折起伏。光影的美学艺术早在计成的《园冶》中就有被提及,“梧荫匝地”“槐荫当庭”和“窗虚蕉影玲珑”等都是对投影与景观环境交融的描绘,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将光与影的完美结合,很好的诠释了东方设计美学。新馆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作为基本的设计元素,在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中,屋面使用颜色更为均匀柔和的深灰色,与白墙相配,在江南建筑中注入新的设计内涵。“因借无由,触景生情”情与景的融合,叠山、理水、植栽、建筑与光影交织。情景交融为古典园林建筑美欣赏时理想的境界,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此境界称为意境,苏州博物馆中光与影的交融让人们深刻体会到传统美学的魅力。为了体现传统建筑的特色和质朴气息,所有的金属百叶都被本色的木质贴面所包裹,光线透过这些条状格栅倾泻下来,被理成一丝丝撒在墙面和地面上,形成了连续的光影图案,乍看之下,仿佛一道道竹帘,让人穿越历史的长廊,梦回隋唐[5]。玻璃和开放式钢结构让室内借到大面积的天光,这是对传统建筑的一大突破,光影透过玻璃材质照射在地面上形成几何的视觉效果,传统美学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别有一番意境。

2.2空间作用

在建筑中不管是人造光还是自然光都可以对建筑本身功能、流线、空间布局产生影响,光对于建筑空间具有构筑与分割作用。不同的功能划分对于光而言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光源性质,其颜色、冷暖、明暗也限制着空间的作用,比如教室与图书馆的光是柔和白光,酒吧则是冷艳幽暗的光。光在很多引导空间起着划分建筑流线的作用,用向旋光性的指引来划分建筑流线,在黑暗的空间中用光亮来引导人的活动方向,在没有其他空间条件约束的时候,仅仅用光线作为道路指引,在一些类似运用当中,在划分流线的同时,会给人一种曲径通幽,云开见月的感受。不同的光照赋予空间不同的作用,无疑光照是空间功能的限定因素之一,这里不仅仅是人工光源的影响,在越来越注重环保的今天,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运用自然光,用自然光有效的解决空间照明问题的同时,也要避免光的夕照等类似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往往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决定着建筑功能内空间的排布,列入特殊房间的光照和朝向的需求。

2.3烘托意境

建筑中常常见到运用光与影来塑造烘托意境,光是塑造情感空间的有力语言。根据光的象征性,光对宗教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在宗教建筑中,利用光来渲染宗教精神环境,烘托神秘的气氛。例如我国台湾四大新兴道场之一的中台禅寺,中台禅寺曾获美国国际灯光设计师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ighting Designers)举办的第二十届全球“2003年国际灯光设计”卓越奖。建筑外部位,在最高层建筑顶端的相轮于夜晚能发出12道光芒,象征佛法的十二因缘[6]。寺庙一楼是四大天王殿,殿堂运用的是重色彩和比较幽暗的灯光,九楼的大光明殿全殿是一片清净纯白的色彩和明亮的灯光,随着楼层的增加,色调越明亮。象征佛法来到世间,逐阶而上,光明出现。大光明殿的天花藻井由光纤营造成北斗七星,由激光所营造的星光效果又映照在晶莹剔透的玻化地面,使人立身殿内俯仰都可以看见点点星光,宛如置身于虚空之中,营造了一种静心念佛的虚空意境。

3 结语

在现代设计中,光除了在建筑中被广泛运用,在展示空间、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等领域中也经常运用光的特性去营造视觉美景。近年来,对于“负设计”的讨论越来越多,而在光照设计上,因为光的物理性质,不同光源的色光是会相互影响的,导致在光照设计上的很多设计容易造成负设计,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光的相互污染,从而达不到最初想要的设计结果,对于设计师而言,要善于利用自然光,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1]林恺怡.光与空间的地域性思考[J].山西建筑,2011,37(1):18-19.

[2]维特鲁威.建筑十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3]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管小其.中世纪美学中“光”的象征及其宗教意蕴[J].学术交流,2007(2):24-27.

[5]顾祎琳.光影流转意境江南——论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的光线艺术和意境营造[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5):209-211.

[6]陈子佳.浅析中台禅寺的象征设计手法[J].山西建筑,2008,34(29):39-40.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light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Ye TingZhang Jianjian

(CollegeofArts,NanjingUniversityofIndustry,Nanjing210009,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visuality, time, territoriality and symbolic of light. Starting from three aspects of aesthetic, space and image, it describes the role of light in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which has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light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natural light, architectural design, visual effect, territoriality

1009-6825(2016)23-0006-03

2016-06-09★: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SJB760020)

叶婷(1991- ),女,在读硕士;张健健(1979- ),男,博士,副教授

TU113

A

猜你喜欢
教堂光线空间
空间是什么?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教堂之夜》
创享空间
消失的光线
“你看不见我”
天然大理石教堂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