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困局的伦理思考

2016-04-07 10:51邓小芳
卷宗 2016年2期
关键词:讹人受助者困局

邓小芳

摘 要:“扶老”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社会问题,它是人间百态的部分缩影,勾勒出俗世众生相,也折射出许多伦理道德问题。笔者试图从可施助群体、受助者和社會环境三个层面对相关道德问题作一些简单的探析和浅显的思考。

关键词:扶老;伦理;善;恶

1 引言

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这个在我们还是小学生时就能够立刻给出肯定答案的问题,这个对很多成年人来说本该不言自明的问题,如今却成了引发全民大讨论的道德难题和热点话题。从若干年前的“彭宇案”到近年的孩子扶老被讹事件,各种沉重的“扶老”版本不断出现,给以“善”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带来莫名的尴尬。扶老携幼、助人为乐、知恩图报、诚实守信原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是我们从小就懂得的做人常识,可如今这些美德的信仰正在人们心里逐渐瓦解。透过“扶老”现象,我国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和信任危机便可见一斑。

2 “扶老”折射出的伦理道德问题

“扶老”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社会问题,它是人间百态的部分缩影,勾勒出俗世众生相,也折射出颇多伦理道德问题,笔者试图从可施助群体、受助者和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来对相关道德问题作一些简单的探析和浅显的思考。

(一)可施助群体的道德探究

本文中的可施助群体是指遇到老人摔倒并有能力、有条件对其施加帮助的社会大众,包括伸出了援手的助人者、有救助能力但无施救心且无施救行动者、有救助能力也闪现过救助念头却因某些原因而最终未施救者。

1. 扶老者凭的是善心和良知

遇到老人摔倒需要救助时,有一类人出于本能反应就会立即伸出援手去搀扶。这种表现就是善。尽管有时候也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例如紧急救助中发生失误造成被救者的二次伤害等,那也不能否定其善的价值和意义。因为扶老者并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他们的搀扶、救助完全凭的是恻隐之心和朴素的良知。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说同情之心就是仁慈的开始。这是孟子性善论的依据之一,也是其学说的基础所在。孟子还认为恻隐之心是人之固有的。不管质朴的良心或恻隐之心是先天固有的,还是后天教化的,它都是人性中的闪光点,更是人们行善的内在动力。

2. 不扶者暴露出人性的自私和冷漠

有一种人看到老人摔倒是不会上去搀扶或救助的,即便其完全有施救的能力和条件,也不会伸出援手,哪怕仅仅是举手之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这类人的道德理念,这种心理底色及其外在表现凸显的是人性的自私和冷漠。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和否定方面,是“仁之方”。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秉承孔子的忠恕之道行事,那么人性的自私、冷漠便会缺少生发的土壤和成长的空间。

3. 犹豫者有不同层次的道德考量

当遇到摔倒的老人时,还有一类人的表现是在扶与不扶之间犹豫、徘徊,这些犹豫者可以根据道德水平的由高到低分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想扶却担心二次伤害者,对他们来说救是肯定的,犹豫的多是出于对救助方式的考虑,因而可以说这个层次的犹豫者道德水准是比较高的,属于有爱心和善举的人;二是想过要扶但害怕被讹诈者,这些人从主观意志上来说也是想扶老人的,是善的,但因为一些相关负面事件的影响,对社会缺乏安全感,害怕扶老反被讹诈,所以一般会守在老人身边打电话通知其家属、或者报警寻求官方帮助、或者先找好证人再出手救助,他们行动上有所保留是可以理解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明智的;三是想扶又不想给自己增加麻烦者,这个群体最庞大,其虽善念有所动,却不愿费时费力给自己添麻烦,尤其身边有其他围观者时,责任分散产生的心理效应就会成为他们放弃行善的最佳借口,其道德水平的层次相对比较低;四是扶的念头闪过但转瞬即逝者,他们善念一闪而过,转瞬即逝,最终雁过无痕,这种人虽不至于麻木不仁,但道德水平显然偏低。

(二)讹人老人的“恶”的剖析

摔倒的老人被好心人扶起却指控施救者为肇事者,这是受助者对施助者以怨报德、恩将仇报。对讹人老人的“恶”质,我们大致可以剖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嫁祸他人获利的贪婪

如果是自己摔伤的,那自己就是责任人;而如果被人撞伤又找不到肇事者,也只能自认倒霉。可倒打一耙的事若成功了,能弥补损失,获得利益;而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多有什么损害,顶多就是道义上的谴责,反正能讹一点是一点。正是这种嫁祸他人获利的贪婪思想作祟,使得受助者向施助者举起了“恶”的屠刀。

2.怕拖累子女遭嫌弃的自私怯懦

还有些跌倒的老人是出于怕拖累子女而遭嫌弃的担心才会讹上施救者的,他们“作恶”的动因源于内心的自私和怯懦。从这一点上也反映出当下一些老人的生存现状和家庭伦理道德的退化。老人由于年老体弱,对家庭的贡献减少,多被当作家庭的负担和拖累,他们生存得不够体面,逐渐滋生出自卑甚至恐惧的心理,遇事情急之下为保全自己便生出恶来。

3.无力承担后果而逃避责任的无奈

摔伤的老人讹人,是无德,也是一种贫穷的无奈。由于我国社会福利制度还不够完善,一些摔伤的老人可能无力自己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和面对护理、养老等问题。所谓人穷志短,在生存面前,道德有时候显得苍白无力,而施助者此时便成了老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为逃避自己无法承受之重,老人的道德天平倾向了恶。

4.不信有好人的劣根性

有些老人不是自己跌倒的,而是被人撞倒的,并且,他也不是故意讹上施助者的,而是由于误会才指认其为肇事者。而误会往往产生于一种国人较为普遍的心理基础,即不相信有好人。正如一句台词所说的那样,“如果你不撞人的话,你怎么会救人呢?”一语中的,道出了老人道德判断的依据,也反映出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

(三)社会道德环境对人的影响

“扶老”困局的形成包含了很多因素,有个体因素、集体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其中社会道德环境对人的影响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且必须正视的问题。

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价值体系的崩塌

我国传统价值体系中,善恶因果的价值观成为社会共识,并内化到人的心里,以道德自律的方式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使社会总体维持了一种较高的道德水平。但一场文化大革命,摧毁了传承几千年的道德体系,甚至连伦理亲情都遭到践踏。在传统道德体系已遭破坏,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洪流的猛烈冲击下,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价值观充斥人心。于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价值体系全面崩塌,没有了道德信仰,人们做事不择手段,道德底线越来越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大幅下滑。在这样的社会道德环境下,救人被讹、行善遭殃、是非不分、人心叵测似乎显得极其自然。

2.“比恶”心理的泛滥成灾

讹人老人敢放纵自己睁眼说瞎话,颠倒黑白,往往是“比恶”心理使然。当今社会有太多的“恶”事件刺激著人们的“恶”神经,例如地沟油、毒奶粉、黑心棉、过期药等。他们会想,跟毒奶粉这些恶比起来,讹人的恶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而且别人可以讹,我为什么不可以讹。于是,“比恶”进入恶性循环,逐渐泛滥成灾,并形成一种恶的社会道德环境,影响、侵蚀着更多的个体。

3 结语

“扶老”在今天会成为一个困局,不可否认是社会道德大滑坡的结果。从各种版本的“扶老”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人心,善良的、邪恶的、自私的、贪婪的、冷漠的、无奈的、无所谓的……这些不同的人心及其表现代表了社会不同道德水平层次的人群。通过对这些人和事不同层面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扶老”困局不仅仅是个人道德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群体道德的问题,它的确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需要大家从自觉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做起,然后群策群力逐步改善社会的道德环境。这会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人们有足够的信心、勇气、力量和踏实的行动。

参考文献

[01]王磊、李晶《浅析“扶老困局”的消解路径》,《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3月

[02]刘平《老人倒地扶不扶》,《世界博览》,2011年19期

[03]化世太、赵珊《道德失范视角下“扶老困局”的理性诉求》,《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04]万俊人《正义为何如此脆弱》,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猜你喜欢
讹人受助者困局
受助者视角的帮助行为:后果、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中小银行外币清算困局与应对
Trouble I’m In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扶困助学活动有效性对受助者心理、思想影响的案例研究
三株直销困局
年度睡姿大盘点(下)
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