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实验室实训的研究

2016-04-07 14:49傅冠贤
卷宗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验室实训

傅冠贤

摘 要:从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所存在的问题入手, 提出了构建物流实践教学体系要通过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和完备实践教学保障等措施来实现, 进而提出教育部要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者, 要把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情况作为考核高职校长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 企业要承担起学生学习、实践的义务。

关键词:高职物流;实验室;实训

在物流专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是否能满足市场需要是考核教育质量的真正指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模拟实验相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1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及高职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通过本课题研究,使物流专业生产性实训课程充分体现“基本理论知识够用,注重实际运用与操作技能培养”的高职高专教育特征,力求反映高职高专课程和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符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突出了“双证式”教育。

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设计培养方案,有效利用高职教育的紧缺资源,共享师资、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按照产学研的办学模式实现企业和学生的供需平衡。以项目教学法完成核心课程(实训)的教学任务,以精干的师资队伍、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实现高职教育的应用性、职业化的特征。方案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应用性人才培养过程中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整体素质,尽快适应社会需求。以物流管理省级示范专业为龙头辐射相关四个专业,即报关与国际货运、公路运输与管理、电子商务和港口与航运管理。

2 我国物流实训课程发展意义

2.1 课程改革发展需要

目前多数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积极推进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物流实训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的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程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来自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以实际应用经验和策略等过程性知识为主。本课题适应课程改革需要,以具体化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每个项目或任务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是相对完整的一个系统,在课程整体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保留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实现毕业生和工作岗位“零过渡”的目的。

2.2 物流岗位需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物流业实现迅猛发展态势,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出现缺口,尤其在北方地区,出现了大量物流人员短缺的情况。我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更多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而物流业作为实际操作性行业,要求就职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这一主要矛盾,使我们的物流行业的人才急缺问题目前还是得不到解决,作为学校,我们应加大物流实训教学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具备实际的竞争能力,实现毕业生与工作岗位“零过渡”。物流作为城市功能配套,更需要全面的人才、具备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来加入此队伍,物流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3 我國物流实训特色教育发展的途径

为了打造理想的物流实验环境,在实验系统中应当参照物流企业的布局,仿真企业环境、模拟职能岗位。首先,提供仿真的企业业务处理环境。对环境的设计和各个实验流程的设计都必须使实验者有一个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业实际环境中的感觉,这种环境可使学生自觉调整自身不同于课堂上课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规划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主动完成实验。其次,提供仿真的职能岗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岗位,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立即上岗工作。第三,在业务流程方面也要尽量做到逼真的效果,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任务、不同岗位的模拟训练,建立综合模拟题库,争取最大限度水平逼真再现企业的日常流程。

3.1 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将积极依托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中央财政支持340 万元的“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进一步开发、完善,积极探索校内经营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通过引进企业并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性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的校内实训室应和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具体实施步骤上都有所衔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无论是校内实训室还是校外实习基地,它们建立的惟一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能够实现毕业后直接上岗,使学生与实验室实训、实习学习,以及企业工作都能相适应,成为一个既有学识,又有能力的全面性人才。

3.2 教学内容改革

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根据工作岗位进行分解,可以概括为三项能力的培养:办公应用能力、物流作业管理能力、国际物流业务操作能力。

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理论课程和实习生产性实训环节,并将物流师、报关员、报检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内容融合到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掌握熟练技能的同时能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服务。

在教学方案实施的同时,注重对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对行业、企业的实地考察调研,通过信息收集分析,不断对原有的专业课程模块进行更新,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使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始终保持其前瞻性和先进性。

3.3 教学模式改革

为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色,积极依托“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的同时完成工作。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为主,将单一学科的知识传授拓展为多学科技能的综合演练,淡化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真正的“以岗代培”,使人才培养能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加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为目标,大家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其自主创新的勇气和决心,使其适应行业发展的根本需要。

4 结束语

人才培养不仅是学校的事情, 也是整个社会的事情。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 也有培养人才的义务, 但现实中, 这种义务却得不到体现。为了促使企业承担起这一义务, 使更多的企业乐于接收在校学生的实习、实践, 国家应对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实行一定的减税政策。

参考文献

[1]宋洋,主编.物流情景综合实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刘雅丽,焦建红,主编.物流综合技能实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傅静芳,吕海珍.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设置探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3(02)

[4]邱悦颜,徐庆军,田英翠.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创新人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06)

[5]邓永胜,周遐.高职高专物流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与建设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8S管理模式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Excel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研究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