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2016-04-07 14:49李菲菲
卷宗 2016年2期
关键词: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李菲菲

摘 要:随着网络环境不断更新变化,实现人们交流目的的工具——实时通讯工具成为主流,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在短短两年内以爆炸式的程度占领网络市场,成为网络用户主要的交流工具。论文以微博、微信的兴起,微博、微信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深入探讨在微博、微信等载体逐步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微博;微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 前言

随着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的社交活动从电脑过渡到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移动网络也随之成为了互联网的轴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1]。

迅猛发展的移动网络给予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微博、微信也以一种不可抵挡的趋势融入我们的生活中。高校大学生不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获取最新消息,也以“自媒体”形式发表观点,与他人互动交流。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高校要对微博、微信等新平台充分地合理利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加强建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网管理。因此,了解微博、微信的发展背景,了解微博、微信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而提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建议方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2 高校在微博、微信平台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微博、微信平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1.1高校和教育者对微博、微信平台不够重视

现在虽然许多高校早已开通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但其更新慢,数量少,更新周期长,导致其关注度不高,使微博、微信失去了原本可以发挥的优势。对于众多的教育者来说,他们对微博、微信的特性没有深刻的认识,还没有意识到将微博、微信作为教育工作的平台和媒介,也尚未认识到微博、微信平台的重要性。同时,大学生利用微博、微信获取信息来源比教育者获的更加广泛,方式更为便捷,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权威性就会受到质疑,地位就会受到挑战,就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权威性,最终效果也会达不到理想值。总的来说,高校和教育者缺乏对微博、微信平台的重视,缺乏创新,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相结合。

2.1.2定位不够明确

高校在微博、微信这些平台中,一直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信息传播者,而不是交互者,从一开始就与受众者不是处于对等的位置,所以关注度不高。一些高校仍没有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或者在开通后就置之不理,更新内容长期处于空白状态,造成微博、微信平台如同摆设一般毫无用处。更多高校对微博、微信平台的运作方面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没有具体成熟的方案,内容单一死板,对受教育者来说毫无吸引力。

2.2 高校微博、微信平台建设不完善

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已开始开通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各个部门也慢慢建立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但是,它们之间没有形成一个联动机制,仅是大学生和教师单方面关注,很少转发评论高校微博、微信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尤其是高校在发布重要消息时,各级部门的微博、微信就很少转发其信息和对其发表看法,这就说明了高校各级微博、微信仍然是各自为营,处于相对不统一的状态,对信息发布和重要事件处理方面的整合产生严重影响。

2.3 微博、微信平台监管力度不够

创建多层次的微博、微信,的确是有利于信息量的增加,但也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管理人员不足,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导致高校各部门发布的信息杂乱,来源渠道不统一,削弱了微博、微信平台的权威性。在“微时代”的背景下,消息的传达不再是单方面传播,而是具有关联性的放射式传播。高校在日常管理中,难免会碰到影响学校声誉一些的紧急重要事件,在经过微博、微信平台的渲染后,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高校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仅仅几个字、几句话搭配上图片被发布出来,再经过众多网民的关注和转发评论,就可以扩散到任何地方,这些谣言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判断力、群体情绪,易变成舆论暴力,让学校在管理上面臨巨大挑战。

3.高校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 教育者作为主导,加强对“双微”平台的认识度,提高重视度

教育者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吸收微平台流行语,提高教育者教学吸引力,话语融入人文关怀,增强教育者话语的感召力。高校更是要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上思考,确保做到以诚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教育者需转变自身观念,主动追求创新,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与微时代的特点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加强网络思政教育者队伍的建设,提高教育者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育工作的能力,不断学习了解新网络语言,使自身语言动态与大学生保持一致。思政教育者应当开通工作微博,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微博、微信动态,与大学生进行亲切地互动交流,并进行合理有效的舆论监控,使思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活动紧密相连,更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

3.2 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当前,微博、微信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已越来越大,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享有非常大的选择权与主动权,民主意识与自主意识也随着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发表自身想法的自由度也越来越高,然而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担任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大学生的网络语言动态也时刻影响着网络的和谐发展。因此,大学生还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并不是天生的,还需要靠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提高判断力,塑造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普及双微的正确使用方法便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位,教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微博、微信的根本性质,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3.3 完善微博、微信平台舆论监测机制

加强专业性强、技术性高且负责微博、微信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秀团队的培养,这就需要高校建立一批掌握微博、微信平台技术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来负责微博、微信的正常运营,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微博、微信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技术问题和对微博、微信内容的监督与管理,及时阻止传播谣言的不良行为,删除有关方面的信息,确保高校各级部门微博、微信平台的正常运行。高校还应针对微博、微信的运行管理制定一系列规定,约束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课堂上私下使用“双微”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免疫力和自控能力,创建高校和谐发展的网络环境。为了防止网络其他声音颠倒黑白、混淆视听,高校应在校园内筛选出一批综合素质高、网络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大学生领袖来防止网络中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的不良声音出现,并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

4.结语

作为网络技术发展下的新生事物,微博、微信具有覆盖面积广、传播迅速、操作简便等特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当下,微博、微信更是扩大了大学生的视野,并为其创造出一个广阔而自由的平台。因此,增强微博、微信在大学生中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

[2] 胡文静.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J],华人时刊,2012,(7):135.

[3] 胡玮,马静.“微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5).

[4] 韩旭.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