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水库灌区斗渠工程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浅谈

2016-04-08 13:21吕晓东魏金娣
陕西水利 2016年5期
关键词:水费干渠东风

吕晓东 魏金娣

(凤翔县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队陕西凤翔721400)

东风水库灌区斗渠工程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浅谈

吕晓东魏金娣

(凤翔县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队陕西凤翔721400)

本文对东风水库灌区改制前斗渠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灌区对斗渠管理体制改革的做法、成效和启示,对于进一步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灌区;斗渠工程;产权改革;对策措施

1 工程概况

东风水库灌区位于凤翔县城以南,水源为东风水库(中型)。水库位于彪角镇三岔村,灌区设施灌溉面积6.8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22万亩。主要涉及南指挥、彪角两镇;灌区共有干渠2条,分为抽水干渠和自流干渠,目前干渠已完成节水改造14.3km,灌区多年平均供水量600万m3。灌区现有斗渠23条,长度56.32km,建筑物228座。

东风水库灌区是凤翔县的重点灌区之一,建成运行30多年来,在保障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改革前灌区灌溉管理状况

东风水库灌区建成后,干渠工程由灌溉管理处管理,斗渠及以下工程由镇、村管理。灌溉管理坚持水权集中、统一分配、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先下游后上游、先远后近的用水顺序。灌溉前由村、镇逐级上报用水计划,统一配水,管理处组织,由灌区和镇、村设立的站、段、斗人员逐级配水、计量。组织群众维护灌溉秩序,征收水费。非灌溉季节,镇、村组织群众对斗渠工程进行维修养护。

3 灌区管理存在问题

3.1斗渠工程产权不明晰

东风水库灌区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建设的水利工程,是大集体农业时代的产物。干渠工程产权归国家所有,由东风水库管理处专管。斗渠工程由于横跨多个行政村组,当时未界定产权。渭北农业综合开发、灌区节水改造、小水重点县建设等项目的相继实施,对东风灌区干、斗、分、引渠进行了全面改造和修复,尤其对斗渠工程进行了彻底改造,工程投资大部分是国家投资,农民主要是投劳和少量投资,但斗渠工程究竟属于国家还是受益群众,从产权归属上没有明确界定。

3.2管护主体责任没有落实

灌区段、斗人员只负责组织群众灌溉浇地,分水、量水、水费征收、用水纠份的协调处理和日常养护,渠道的更新改造、水毁修复,究竟由政府还是群众负责,特别是跨村斗渠上下游村组的维护责任、利益分配等问题常常推诿扯皮,渠道管护维修的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导致灌溉时争水抢水、日常工程维护却缺失的不良局面。

3.3管理经费落实不到位

东风水库灌区执行的灌溉水价为县物价局批准的农灌水费标准0.15元/m3,其中0.03元/m3为段、斗人员补助费,0.03元/m3为灌区管理站或镇水务站的公务费,0.09元/m3为管理处用于干渠的维修和水毁抢修费用。

从水费收入的分配可以看出,按0.03元/m3的水费给予段、斗人员补助,每个段、斗管理人员只能领取20元/d~40元/d的报酬,收入低,无法保证斗渠管理人员日常养护工程。

3.4缺乏统筹规划、合理用水的灌溉激励机制

东风水库灌区渠线长,管理环节多,浇地成本较高,加之粮食价格低,农村剩余劳力少等因素,极大地削弱了群众引用库水灌溉的积极性,常常是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尤其是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在灌区中新打和修复机井,群众更多地选择了便捷、省时、省力、省钱的机井灌溉,而不愿用渠水灌溉,井灌吞并了库灌的部分灌溉面积,导致灌区斗渠工程得不到效益发挥,出现了愈没人灌溉,愈没人管护,效益愈衰减的恶象。

4 推进灌区改革的思路

4.1明晰产权

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结合实际,首先确定工程产权性质,把以国家投资建设为主或以村组为投资主体的渠道工程定性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其次确定产权人,把跨村的斗渠工程划归镇人民政府或水务站所有;把单村、单组的田间末级渠道工程划归所在村组所有。对工程产权性质和产权归属在县境内新闻媒体公示,统一认识,消除异议。由县级水利部门颁发工程产权证,证书载明工程名称,产权人名称,工程内容和效益,产权性质等。

4.2落实管理主体责任

斗渠工程产权确定后,就要由产权人通过招标竞争的方式确定经营管理方式,落实管理人,落实管理责任。根据东风水库灌区的现状,采用了专业管理、承包管理、农民用水协会管理三种方式。

东风水库抽水灌区位于上游,灌溉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灌溉管理组织基础牢靠,根据因势利导的原则,在该灌区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专门负责全部斗渠及田间灌溉管理工作。自流灌区位于灌区下游,渠线较长,群众灌溉基础薄弱,将跨村的5条斗渠工程确定由镇水务站进行专业管理;将单村受益的8条斗渠工程推行承包管理,承包人从原有的斗渠管理者中择优选择。

斗渠管理方式和管理人确定后,由产权人和经营管理人签订管理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颁发了工程经营管理证,证书载明管理人、管理方式和期限。

4.3切实落实管理经费

参照《水利工程维修管护定额标准》对田间斗渠工程年度维修养护费进行测算,规定斗渠工程年维修养护费不少于2000元/km,分渠工程每年不少于1000元/km,用于渠道及其建筑物的日常维修和养护。维护费由产权人和经营管理人负责一半,国家负责一半。产权人和经营管理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灌溉水费收入提成,还可向社会筹资,用于养护工资。国家资金来源于各级财政安排的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费,用于工程维修养护所需材料费。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这种筹措工程管护费的办法都得到了落实,基本满足了斗渠工程的维修养护。

4.4统筹规划,加强管理

县水利部门统筹规划,在东风水库灌区内实施以灌区渠道工程改造为主的项目,严禁新打机井。充分发挥灌区渠道灌溉水量充沛,灌溉质量好,水费便宜的优势,尽力增加灌区收入,维护好斗渠工程。

东风水库灌区经过国有灌区水管体制改革和田间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运行以来,灌区工程管理和灌溉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田间斗渠工程完好率达到了90%以上,每年春、夏灌溉面积达到了4万亩以上,灌溉效益显著,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5 结语

斗渠工程是灌区田间渠道的中流砥柱。只有明晰了斗渠工程产权,确定了经营管理人和管理方式,落实了必须的管护费用,才能保证管好、用好灌区斗渠、持续发挥灌溉效益,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陕西水利

(责任编辑:畅妮)

S274

B

猜你喜欢
水费干渠东风
东风Honda全新XR-V
等闲识得东风面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兆儿河灌区干渠倒虹吸结构设计分析
关于东风四号要不要取消的一场争论
没付水费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
昭平台灌区实行农业水费包干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