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2016-04-08 06:39
幸福·悦读 2016年6期
关键词:安危势利荣辱

1、原文: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

译文:人本来就难以十全十美,衡量以后就用其擅长的方面,这就是举荐人才最恰当的做法。

赏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怕是找不到可用的人。孟尝君门客三千,其中既有冯谖这样深谋远虑的,也有鸡鸣狗盗之徒。如果一定要冯谖去做鸡鸣狗盗的事,估计他也是做不来的。这不仅告诫用人者要知人善任,也提醒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选择能发挥自己所长的事情去做,那样才能扬长避短,取得成功。

2、原文:安危荣辱之本在于主,主之本在于宗庙,宗庙之本在于民,民之乱在于有司。

译文:安危荣辱的根本在于君主,君主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人民的暴乱是因为官吏们贪赃枉法。

赏析:国以民为本。可见国家的安危、君主的荣辱全部都在于能否取得民心。所以历代的明君在治理国家时都能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按照人民的愿望决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只有顺应民心,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3、原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译文:排尽湖水捕鱼,难道还抓不到鱼?但是明年就一条鱼也没有了。焚毁林木去打猎,难道还捕获不到野兽?但是明年就一只野兽也没有了。欺诈的战法可偶尔用,不可一用再用,因为这不是长远战术。

赏析:这几句说明做事时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不能只顾眼前而不顾日后。就像“竭泽而渔”和“焚薮而田”一样,“诈伪之道”可以一时蒙骗一些人,获得一些小利,但终归不是长久的办法,结杲只能是因小失大,自食其杲。三个君子,中心在最后一句上,前两句用类比来论证最后一句。成语“竭泽而渔”的典故出于此处。

4、原文:以富贵有人易,以贫贱有人难。

译文:富贵的人易于得到别人的效劳,贫贱的人难以得到别人帮助。

赏析:这两句说出了人们交往中的人之常情。概括地说,就是“势力”二字。虽然人们会觉得势利不好,可谁没有这种势利之心呢?人都愿意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这其实就是势利。关键是人不能过分势利,见到富贵者就谄媚逢迎,拼命效劳;见到贫贱者却连力所能及的帮助也不愿意去做,甚至鄙视欺侮,这样就属于势利小人了。

5、原文: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译文: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借用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赏析:学习中要善于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和长处。看到了他人的长处就应拿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才是学者求学应有的方法。世界是纷繁多样的,知识是广博无边的,对于学者的学识来说,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借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学识才能更加充实,自己才会臻于完美。

6、原文: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欧冶。

译文:得到十匹优良马,不如得到伯乐一人;得到十把好剑,不如得到欧冶一人。

赏析:韩愈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就说明了伯乐和千里马谁轻谁重的问题。如果没有“伯乐”,那众多“千里马”不是空怀奇才吗?春秋齐国的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就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如果齐桓公虽然胸怀大志,却不能摈弃私仇,任用曾反对过他的管仲,就无法成就其霸主的地位,而管仲没有遇见齐桓公这样的伯乐,一身的经世治国之才也是得不到施展的。因此,人才能否被广泛使用,关键是伯乐。

7、原文:人之情,不蹶于山,而蹶于垤。

译文:人们做事的情形足,不会跌倒在登山时,却在小土堆面前摔倒。

赏析:登山虽难而没有摔倒,却在小土堆面前摔跟头,说明人们做大事时,往往很小心谨慎,而在小事上,却常常掉以轻心,遭致失败。像我们常说的那样:大风大浪都闯过了,却在阴沟里翻船。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忽视小事,以免犯低级错误。

猜你喜欢
安危势利荣辱
路口
无题(新韵)
出 征
吉光片语
沙漏
重新定义“见义勇为”是不是进步?
势利人
微信客:警察海报,我给满分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势利(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