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氮磺吡啶与甲氨蝶呤及两者联合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

2016-04-09 05:33肖伟菊陶娅饶朗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氮磺吡啶甲氨蝶呤

肖伟菊,陶娅,饶朗

柳氮磺吡啶与甲氨蝶呤及两者联合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

肖伟菊,陶娅,饶朗

肖伟菊

目的研究柳氮磺吡啶与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5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C 3组,A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B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C组采用两者联合治疗,对比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治疗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2%,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8.33%,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组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9,P=0.005),C组疗效优于A组和B组。不良反应方面A、B、C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柳氮磺吡啶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较单独采用柳氮磺吡啶或甲氨蝶呤疗效好,安全性相当,无明显差异。

关节炎,银屑病性;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

[J Pract Dermatol, 2016, 9(6):363-365]

银屑病性关节炎又称关节病性银屑病,是银屑病中的一种类型,同时也是脊柱关节炎疾病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为银屑病的皮损及累及指趾关节或脊柱关节的关节疼痛、肿胀、变形、活动受限等,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银屑病性关节炎由于关节的变形、活动障碍等常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因此本病的治疗尤为重要。其治疗目的是控制炎症过程,保持关节功能,预防和阻止关节骨质破坏。治疗的主要药物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SZ),也有报道使用环孢素能有效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对皮损和关节都有效。临床工作中我们往往将SSZ、MTX作为一种阶梯治疗,病情较轻的患者使用NSAIDS和SSZ治疗,而病情较重疼痛剧烈的患者使用NSAIDS和MTX治疗,但效果不佳。近年来生物制剂是目前评价为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疗效最好的药物,其种类较多,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针对T淋巴细胞受体的抗CD11a单抗的依法利珠单抗等,由于其价格昂贵,往往并不是患者治疗的首选[1]。现采用柳氮磺吡啶与甲氨蝶呤及两者联合治疗,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和绵阳404医院风湿科共同收治的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A、B、C3组,其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1.21±11.51)岁,病程1.2~15年,平均病程(6.67±3.39)年。纳入标准符合Moll 和Wright[2]的银屑病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①至少有1 个关节炎并持续3个月以上。②银屑病表现:至少有银屑病皮损和(或)单个指甲20个以上顶针样凹陷或甲剥离、纵嵴等。③血清学检查类风湿因子阴性。3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在性别、年龄、病程、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访视前36周内接受过已知可影响银屑病的系统性生物制剂治疗,访视前4周内接受过紫外线光疗、光化学治疗或系统性银屑病治疗、抗风湿药。

1.2 治疗方法

入选患者A组使用SSZ 0.5 g 每日3次口服治疗,B组使用MTX每周 10 mg静脉滴注,C组使用SSZ 0.5 g 每日3次口服联合MTX每周 10 mg静脉滴注,治疗12周,观察并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体征的改善情况,包括关节功能、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休息痛、日常生活能力,红细胞沉降率。观察3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降低、肝功能异常、皮损、胃肠道反应。

1.4 疗效判断

明显有效指患者疼痛、关节肿胀等临床表现消失,生活能力恢复正常,红细胞沉降率较治疗前下降>75%,有效指患者疼痛、关节肿胀等临床表现较治疗前好转,生活能力明显提高,红细胞沉降率较治疗前下降50%~74%;改善指患者疼痛、关节肿胀等临床表现较治疗前减轻,红细胞沉降率较治疗前下降30%~49%;无效指患者疼痛、关节肿胀等临床表现较治疗前无减轻,红细胞沉降率较治疗前下降<29%。治疗有效率=(明显有效例数+ 有效例数+ 改善例数)/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数资料采用频数(频率)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多个独立样本间频率分布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R×C列联表资料的卡方检验进行统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2%,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8.33%,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9,P=0.005)。A组患者有效率与C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21,P=0.002)。B组患者有效率与C组进行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05,P=0.006)。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与B组(表1)。

表1 A、B、C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3组患者每周进行一次血生化检查,观察8周。A组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患者于用药后2周出现白细胞降低,口服地榆升白片2周后复查血常规正常。1例患者用药后2周出现肝功能异常,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五酯片护肝,2周后复查肝酶正常。1例患者用药后1周出现躯干瘙痒性丘疹,予口服左西替利嗪及外用炉甘石后皮损消退。B组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白细胞降低2例,分别发生于用药后3周和5周,第3周出现白细胞降低的患者要求停用甲氨蝶呤治疗退出观察组,予地榆升白片口服1周后复查血常规正常。肝功能异常2例发生于用药后3周和6周,胃肠道反应1例发生于用药后1周,以上不良反应均对症处理后缓解,复查血常规、肝功能正常,继续于B组观察治疗。C组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白细胞降低1例发生于用药后2周,肝功能异常3例发生于用药后3周、6周和8周,出现皮损2例发生于用药后2周和3周,以上不良反应患者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复查实验室指标正常。三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8,P=0.533)(表2)。

表2 A、B、C 3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论

银屑病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据美国风湿病协会统计,银屑病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在0.2%左右[3]。持续存在炎症反应,可以不断地引起关节损害,形成一种进行性、毁损性关节炎,患者可发生四肢小关节肿胀、疼痛、变形,严重者可累及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其中30%患者将致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因此最佳的治疗方案值得我们去探索。

银屑病性关节炎的治疗大致可概括如下:①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即NSAIDS类药物,此类药物能有效地控制症状,缓解患者疼痛等不适,但不良反应也很明显,如诱发溃疡和出血等。②MTX,价格便宜,临床对照研究中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疗效尚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致畸、骨髓抑制、肝脏毒性等,临床使用中需注意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③SSZ,研究发现此类药物能使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疼痛评分稍缓解,同时还发现SSZ有抑制关节炎发展的作用,但起效缓慢需注意此药含磺胺基,禁用于磺胺过敏者。④生物制剂,包括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依法利珠单抗、英夫利西单抗等等,通过不同途径如抑制肿TNF,从而抑制其介导的炎症;或通过和CD11a结合抑制了LFA-1/ICAM-1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拮抗T淋巴细胞的激活,并随之抑制其释放炎症因子而减轻银屑病的症状。临床上生物制剂疗效较好,是目前评价为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疗效最好的药物,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往往不是治疗的首选。也有报道使用生物制剂英利昔单抗和MTX联合治疗的研究,疗效好,安全性尚可,但价格昂贵[4]。

本临床研究发现使用MTX和SSZ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疗效较好,较单独应用MTX或SSZ疗效好,使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安全性也与单独使用MTX或SSZ相当,并且由于MTX与SSZ价格适中,故推荐临床上使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MTX在控制关节炎症状的同时对银屑病患者的皮损也有治疗作用。应注意的是治疗中需注意监测其不良反应。

[1]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020

[2]王磊, 王宝玺. 银屑病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 20(6):372-375.

[3]Shirley M, Scott LJ. Secukinumab: A review in psoriatic arthritis [J]. Drugs, 2016, 76(10):1023-1030.

[4]Mrowietz U. Advanaces in systemic therapy for psoriasis [J]. Clin Exp Dermatol, 2001, 26(4): 362-367.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ulfasalazine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tic arthritis

XIAO Wei-ju,TAO Ya, RAO La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Heyuan People's Hospital, Heyuan 517300,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the combined use of sulfasalazine and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tic arthritis.MethodsA total of 75 patients with psoriatic 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group A, B and C), with 2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Group A was treated by sulfasalazine, group B by methotrexate and group C by the combined use of the two medicines, then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 was 52%, group B 58.33% and group C 9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 C and other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 significance(χ2=10.509, P=0.005). The curative effect of group C was bett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but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three groups has no statistic difference.ConclusionCombined use of sulfasalazine and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tic arthritis, the effect is obvious and better than using the two medicine alone, meanwhile with the equivalent security.

Arthritis,psoriatic;Sulfasalazine;Methotrexate

R758.63

A

1674-1293(2016)06-0363-03

2016-07-28

2016-09-10)

(本文编辑 耿建丽)

10.11786/sypfbxzz.1674-1293.20160604

517300 河源,河源市人民医院皮肤科(肖伟菊);四川省绵阳404医院风湿免疫科(陶娅);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饶朗)

肖伟菊,主治医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银屑病

E-mail: 289485118@qq.com

饶朗,E-mail: 495593793@qq.com

猜你喜欢
氮磺吡啶甲氨蝶呤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勘 误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柳氮磺吡啶片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