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意象与情感”专题导练

2016-04-09 07:23山西牛建兵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6年6期
关键词:元曲意象诗人

山西 牛建兵

诗词“意象与情感”专题导练

山西 牛建兵

“意象”是指融合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是“象”与“意”的结合,是“实”与“虚”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融合。“情感”是诗人在诗中借助景物或直接抒发的思想感情。在古代诗歌鉴赏中,“意象”和“情感”是近年考查古典诗歌鉴赏的重点,我们要学会根据注释及关键语句品读意象,分析情感。

一、意象

在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有哪些常考的意象呢?

1.植物类。草木有本心,诗人巧用之。在古典诗词中,一般用“梅花”象征高洁的人品;用“竹子”隐喻虚心或气节;用“菊花”表现隐逸、坚强和清高;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用“杨花”比喻飘零之意;用“红叶”代称传情之物;用“莲花”借以表达爱情;用“红豆”传达相思之情;用“落红”慨叹美好时光逝去;用“芳草”比喻离恨;用“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意境;用“海棠”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用“柳树”表达惜别之情;用“芭蕉”抒发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

2.动物类。语言虽不通,动物却有情。在古典诗词中,一般用“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或流离失所的人;用“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用“蝴蝶”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用“早莺”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用“双鲤”借代远方来信;用“蝉”表现品行的高洁;用“斑马”抒发惜别之情;用“黄鹂”表现环境的幽静;用“蛙”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用“杜鹃”象征凄凉、哀伤;用“鹧鸪”的叫声渲染旅途艰险和满腔的离愁别绪;用“乌鸦”联想衰败荒凉的事物;用“鸿雁”表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用“青鸟”来指传书的信使。

3.器物类。常用器物,日久生情。诗人常用“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用“水晶帘”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用“羌笛”寄托别意和乡情;用“芦管”传达思念之情;用“渔舟”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用“锦瑟”追忆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用“屏风”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4.景物类。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常用“绿窗”表示一种温馨的家庭气氛或一种闺阁情景;用“青山”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用“西风”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用“辽西”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用“危楼”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用“空山”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用“春山”渲染静寂的环境;用“月亮”表达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用“日暮”来表现游子思乡。

5.行为类。心中之情,言行表之。诗人常用“采薇”借指隐居生活;用“折桂”比喻科举及第;用“凭栏”表示怀远,或表示凭吊,或表示抑郁愁苦,或表示慷慨激昂;用“折柳”表达惜别、挽留之意;用“折戟”指战争的惨烈;用“野渡”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用“猿啼”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

【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本诗中诗人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案】诗人借助春天特有的意象春鸠、杏花、归燕、新历及持斧整桑、荷锄理水等农民经冬后最早的劳动,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气、充满生活之美的春天到来的景象。

【例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 越调 ]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元曲用什么手法将哪些意象连缀成了一幅美丽可爱的秋色图?

【答案】这首元曲用缀名的手法,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和黄花等意象连缀成了一幅美丽可爱的秋色图。

【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晏 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请结合本词意象,对这首词上、下片的风格进行分析鉴赏。

【答案】本词中由于使用的意象不同,造成了上、下片风格的迥异。上片写到“菊愁”“兰泣”“罗幕”“燕子”“明月”“斜光”“朱户”等意象,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写到“西风”“高楼”“天涯路”“山长”“水阔”等意象,境界开阔,风格近于悲壮。但上片柔婉中见含蓄,下片广远中有意蕴。

二、情感

诗歌是用最凝练的语言、最丰富的情感、最美妙的想象组合而成的语言艺术。“情感”是诗歌表现的重要内容,没有哪一首诗歌绝对地不抒发情感,即使是写景诗。钱钟书先生也说,纯粹的写景诗是没有的,清代的王国维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不论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戍诗、咏史怀古诗、送别悼亡诗、爱情怨女诗、咏物抒怀诗,还是思乡怀人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抒发情感”。

“情感”表达的方式有两种: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诸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分析一首诗歌的情感,要注意“四看”:①看诗歌的题目;②看诗歌的作者;③看诗中的关键语句;④看诗歌后面的注释。

【例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青 溪

王 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结合青溪的天然景致,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作者借青溪素淡的景致,表达了恬淡(淡泊)的心境,闲逸的情趣。

【例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卜算子

[宋] 曹 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请简答词中 “兰花”的特点。

【答案】王维借青溪素淡的景致,表达他恬淡(淡泊)的心境,闲逸的情趣。

【例6】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 夕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注烟景有谁争。

[注] 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尾联中“自是不归归便得”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语,深刻地传达出仕途坎坷、孤独飘零的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做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悲愁痛苦之情。③此外,从暗用五湖典故看,“归”字,除了归乡,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一语双关。

【实战演练】

1.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 双调 ] 蟾宫曲·送春

贯云石

问东君何处天涯?落日啼鹃,流水桃花。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作者运用什么手法?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 正宫 ]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幅浔阳江观景图,请简析作者在选择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

3.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 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①《峡口送友人》一诗通过什么意象写出了什么时节的景色?

②这两首诗在抒情上有着出奇的共同点,它们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阅读唐诗,完成后面两题。

齐安郡晚秋注

杜 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请分析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试简要概括。

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本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这首元曲运用设问的手法,起句设问,问春天要到哪里去?然后选择 “落日”“啼鹃”“流水”“桃花”“遥山”“芳草”“残霞”及“柳絮”“游丝”等意象,这些意象(事物)都是似答非答,因为春来春去都无从寻觅,从而表达了作者在春末时节伤春惜春的感情。

2. 描写色彩的意象有:长江(白)、淮山(青)

描写姿态的意象有:江帆(疾)、山泉(飞)

描写变化的意象有:晚云(露)、新月(扇)、塞鸿(线)

3. ①通过飞花写出了暮春时节的景色。

②这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思念故乡之情。

4. 颔联中作者游山赏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作者倍感孤独寂寞。

5. 本词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由喜悦到日暮须归的无奈、惆怅之情。作者先写依依的杨柳像要把游客挽留住,再写枝头的小鸟以悦耳的歌声呼唤游人莫要归去。湖景虽美,但已暮色苍茫,不能不归,给人一种无奈的遗憾之情。

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一中)

猜你喜欢
元曲意象诗人
抚远意象等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意象、形神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