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材料课程内容改革与创新

2016-04-09 09:58王岚琪
四川水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教学内容建筑工程

王岚琪 左 迁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7)

浅谈建筑工程材料课程内容改革与创新

王岚琪 左 迁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7)

建筑工程材料课程是建筑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生产和加工的方法,以及建筑材料性能检测等内容。但传统的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满足现在高职教育信息化的教学要求。基于此点就必须对建筑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同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原本陈旧的课程体系重新具有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也能够满足高职教育学做一体的教学特色。

建筑材料课程;高职教育;信息化;内容改革;创新

1、建筑工程材料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

《建筑工程材料》是建筑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综合性强,涵盖面广,主要讲授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生产和加工的方法,以及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建筑材料质量验收等内容,又是通往如建筑施工技术、房屋构造等专业课程的桥梁。而目前各高职院校在设置这门课程的时候,基本上授课时数较少而教学内容包含又多,基本上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建筑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特色不鲜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处在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激励之下,高职院校对于办学特色的要求也必须发生变化,即从单一的以岗位需求为主的教育模式,也应当转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而目前,一部分的高职院校缺乏有特色的办学特点,依然沿袭本科院校的教学理念,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的操作,技能的训练课时较少,使得高职学生在就业岗位上动手能力不强,与岗位需求相差较远。就建筑工程材料课程而言,很多院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主要以理论介绍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和使用为主,较少的涉及到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制作,建筑材料各种性能的检测,建筑材料质量验收等内容。“填鸭式”的课堂理论教学,让学生的提不起学习兴趣。很多的学生在提到建筑材料课程时都报以“枯燥”、“乏味”、“无聊”等词汇描述。

(二)建筑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标准不统一。

建筑工程材料课程是所有建筑类专业都应该学习的基础专业课,但这门课程目前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既没有统一编订的课程,又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大纲自行编写。这样各行其是的现状导致无法集中优秀的教师团队建立出完整的建筑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来便于更多的教师使用,也无法实现人才培养标准化的要求。

(三)建筑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性强,但实验课时所占比例较低。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讲授建筑工程材料课程时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理论课时的讲授占全部课时的60%~70%,实验课时的比例在20%左右,甚至可能更低。基本上把实践课看成理论课的附属课程。此种现状完全没有贯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学做一体”的教学特点。

(四)建筑工程材料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建筑工程材料课程目前对学生的考核多按照传统的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的单一闭卷考试方法。以笔者学校对于建筑工程材料课程的考核方式为例,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占60%。平时成绩主要以作业、考勤、平时表现,实验报告等内容组成。期末考核基本上就是期末的考试成绩。从考核的各项内容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基础的理论知识考核的比重较大,而对于学生具体的知识掌握,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考核则较弱。

2、建筑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对建筑工程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应当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能掌握课程的讲授内容,也能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和创业的意识。具体的我认为应当在以下几点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1、在我国,建筑材料的发展非常迅速,而建筑工程材料的教材编写上却比较滞后。目前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基本上就是介绍一些基础的建筑材料如砂石、混凝土、水泥、砖、陶瓷等,与现在社会的发展脱节。所以,我们应当将一些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实习方法、新标准的内容进行介绍,使学生能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2、将实验课做为教学重点。以每堂课的实验课程做为核心内容来展开教学。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老师将每种材料的基本性质,制造的方法等理论知识内容做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课外学习,上课时基本上以实验为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比如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的力学和拉伸实验、砂浆的粘稠度测试等实验。

把实验课真正地作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学生锻炼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

(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建筑工程材料的教学方法应当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方法。教学方法如果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照本宣科”的方法,是无法在课堂上用简单的语言、板书来描述建筑材料领域中很多的内容。我认为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方法:1、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发在线课程,使得学生不仅能通过课堂学习,也可以通过课后学习,实现线上和线下学习的互动模式。 在建筑工程材料课程上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使得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片、表格、视频、动画等内容来展示。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变得更加生动。同时,老师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论坛等方式,加强和学生的联系。开发建筑工程材料在线课程,将原本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碎片化,变成一个个知识点的视频教学内容,满足现在90后的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课堂的教学延伸到课外的教学中,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2、通过实物演示进行教学。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一些建筑材料带到课堂中进行实物演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主观上对建筑材料有一定的初步认识。比如在讲授砖和混凝土砌块的性能时,可以将红砖、空心砖、混凝土小型砌块等材料带到教室,让学生通过观察材料,自行进行比较来了解材料的性能。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通过建筑材料之间的互比来进行教学。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内容繁杂。通过分析比较的教学方法可以快速地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轻松。比如在讲授各种品种的混凝土时,可以将不同的混凝土进行互相比较来加深了解它们的性能。再比如在讲解孔隙率和孔隙特征对吸声材料和绝热材料的影响时,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很易明白也很易记住:孔隙率增大,材料的吸声效果和绝热效果都会增强,但吸声材料要求开口联通的微孔越多越好,而绝热材料要求闭口孤立的微孔越多越好。比较教学法如果应用得当,既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也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三)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管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还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种,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尤为重要。具体的可以在教学种设置一些环节来达到这种效果。比如讲完相应课程布置小课题作业(要求自己查资料完成)→以小论文或习题形式上交老师检查(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批阅后发给学生让学生相互交流(达到补充、拓宽、深化知识的目的)。通过这种方法,首先培养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次培养他们小组合作的能力。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自身能力的高,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3、结束语

建筑工程材料课程综合性强,包含内容多,在讲授过程中通常会有较多的困难,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也较大。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为了培养出创新创业型的人才,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对此门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建筑材料的各种知识。

[1]李娜,浅谈高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赤子(上中旬),2015(13):111-111

[2]杨雪冬,吴志鹏,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教育与职业,2010(11):102-104

[3]柯建华,如何提高高职生学习建筑材料课的兴趣,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21):166-166

G322

B

1007-6344(2016)10-0224-01

王岚琪,女,32,讲师,江西,工程造价,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332007

左迁,男,32,讲师,宁夏,轮机工程,九江职业技术学院,332007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教学内容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