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优化中学生物学教学

2016-04-10 07:30常兰兰
生物学教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鸳鸯生物学中学

常兰兰

(山东省垦利实验中学 257500)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瑰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文化与教育存在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能进生物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提高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借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能优化中学生物学教学。

1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1.1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称为天人关系。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基本精神是 “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提出了人是组成自然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老子说“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应该认识并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才算明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儒家的基本思想是 “三才”——天、地、人的协调一致,把自然 ( 天地) 与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思考,要求建立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天人合一”这一命题以极为朴素的道理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学生物学教学要求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学习“生物与环境”的相关内容时,认识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生物圈作为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这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所以,在进行“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节的课堂教学时,可贯穿这一思想,列举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列举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破坏,大自然对人类报复的一些实例,如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启发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2 仁民爱物,热爱自然 在对待生命问题上,“仁爱万物”的思想最先由孔子提出。儒家传统思想提出了尊重生命、仁爱万物。在孔子看来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各有其生长规律,有其存在的价值,人应该对这些东西仁爱、珍惜。儒家六经之首 《周易》讲“天地之大德曰生”,把 “生生”,即尊重生命、常养生命、维护生命作为人的大德, 荀子主张对自然万物施以 “仁”,从 “爱人”向爱物扩展,“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佛教更是把 “勿杀生”奉为 “五戒”之首,其中的“放生”体现着对生命的积极保护。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尊重生命,热爱自然。

在一级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绿色植物、动物主要类群”的教学中,不仅要实现知识目标,让学生概述各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更要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古文引领,列举古人实例等方法,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身边的动植物。

1.3 珍爱生命,快乐生活 《孝经》第一章就说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种爱护生命、任何人都不能轻易作贱其肉身的认识,对中学生生命教育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儒家在对生命存在的态度上始终怀着达观快乐情怀,提倡“安贫乐道”。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卫灵公》);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这些都是儒家思想十分注重现世意义,快乐地活在当下的真实写照。我们每个人应该为拥有生命而感到快乐, 都应该快快乐乐地活着。

就其当下而言,对中学生进行生命价值的教育刻不容缓,中学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责无旁贷。例如,在“生物圈中的人”主题的教学中,在讲述人体“新陈代谢”的内容时,不能简单地灌输知识,机械地记忆身体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而应该结合生命道德教育,爱护自己身体,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在学习“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内容时,不能把人体简单地看似机器人般的调控,心理健康对神经系统、心血管活动有重要的影响,恰如道家顺乎自然、平衡心态有助于养生。

2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优化生物学教学

2.1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在生物学教学中引入诗词歌赋,一方面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活泼,拉近生物学与生活的距离,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 另一方面又可以给学生提供人文观察的视角,将生物学问题与社会文化相联系,渗透人文精神。

例如,在讲述“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时,引用学生熟悉的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导入新课“青蛙什么时节鸣叫?为什么鸣叫?这是青蛙的什么行为?”在学习“鸟类的生殖发育”时,配乐诗朗诵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让学生体会诗中描绘的春的活力,强调“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这一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争暖树,啄春泥?鸟类的繁殖行为你知道还有哪些?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人文氛围中进一步探究生命的奥秘。

2.2 解放思想,培养科学态度 限于科学发展水平,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物形态、结构和习性等描述中存在的不少科学性问题。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纠错,解放思想,明辨是非,培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批判精神。例如,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死了吗?请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修改诗句;卢照邻“长安古意”的诗篇中“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千百年来,鸳鸯一直是夫妻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美好象征。然而,事实上鸳鸯却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恩爱忠贞、生死与共。动物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后认为,在繁殖初期雄鸳鸯以高雅的恣态,或温情脉脉,或翩翩起舞,吸引雌鸳鸯与其交配。一旦交配完毕,雄鸳鸯就与这个配偶分道扬镳。此后的产卵、抱窝、哺育幼雏,雄鸳鸯从不过问,是货真价实的“薄情郎”。

猜你喜欢
鸳鸯生物学中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欢天喜地配鸳鸯
绣鸳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在多解中学创新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鸳鸯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