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品牌专业建设的核心、方向及举措
——以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专业为例

2016-04-11 06:25王中立葛新亚谢金刚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分子高职材料

王中立,葛新亚,桑 永,谢金刚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0011)

论品牌专业建设的核心、方向及举措
——以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专业为例

王中立,葛新亚,桑 永,谢金刚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0011)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院品牌专业建设要求,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主干课程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并积极探索专业发展新方向,实施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品牌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品牌专业;人才培养

中国高校运作机制的变化和市场机制介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加剧了高校间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高校就需要拿出自己的特色,建立品牌,保证自身的优势地位,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否则就会因为自己的教育质量不过硬而被淘汰。进行品牌专业建设,并保证建设质量,对提高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品牌专业建设必须具有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以下简称“高分子专业”)为例,在制定2015级高分子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分析研究了目前本专业的人才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举办关于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行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同时走访与教学结合紧密的生产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人才需求情况。最终将培养目标确定为以塑料加工成型与改性技术为基础,以技能教育与文化内涵教育为主,培养具有化学、材料学基本理论,具备塑料加工成型和塑料改性技术人员基本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基础扎实、技能过硬、适应性强的人才,针对培养方案做以下调整。[1]-[5]

1.1 以加工制造为主线,贯穿学科基础与专业课程教育

本专业培养的是具备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与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的材料配方、成型加工、设备模具制造与维护、材料性能检测与分析等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作为加工制造类专业,以机械基础、电工基础、机械制图、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等作为学科基础课程,以塑料成型工艺、塑料材料与配方、高分子材料改性等作为专业课程,贯穿3年教学过程。

1.2 重基础、强实践,工学结合

改善实践和实训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并在保障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强化实训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训课程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1.3 增选修、宽口径,注重个性化培养

在本次方案修订中,增加选修课,以扩展学生知识面,主要以专业基础选修课为主,其中包括化工软件、聚合物研究方法、涂料工艺、橡胶通用工艺等。选修课可使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塑料,而是对橡胶、涂料等其他高分子产品也有一定了解和认识。这些课程作为限选课,安排在第3、4、5学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选择和学习。

2 方向: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导向

2.1 安徽地区高分子产业特点

安徽地处我国中部,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以家电、汽车等为龙头的制造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奇瑞汽车、江淮卡车与乘用车、昌河微型车已在全国汽车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海尔、美的、格力、TCL、联想、长虹、日立、西门子等全球著名家电品牌纷纷在安徽建立大型综合性的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以主机厂为主的加工产业化集群。2015年上半年,安徽省汽车产量增长31.2%,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房间空气调节器、彩色电视机产量分别增长15.7%、2.4%、11.8%和93.7%。过去的五年,安徽的高分子成型加工行业高速发展,其中,全省塑料加工业的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左右。仅汽车和家电两个行业高分子材料制品预计年需求量在30万吨左右。高分子产业企业也由原来的年产几十万元、几百万元逐步发展到目前年产几千万元、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链也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形成了塑料包装、塑料建材、汽车塑料、橡胶、家电日用五大产品为主的格局。高分子制品产业高速稳步发展,已成为安徽省轻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塑料、橡胶等高分子制品是安徽轻工业近几年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十二五”期间,家用电器、汽车制造、电子产品、通讯器材、塑料建材、日用百货、包装、新型复合材料、农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给塑料、橡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3 举措:优化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

3.1 紧跟时代发展前沿

把握时代新特点,创新品牌专业建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深刻认识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工作的新方向和新要求,是每一位高职教师应尽的义务。以高分子专业为例,3D打印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势头迅猛。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属于增材料制造,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中国3D打印行业产值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3D打印行业在中国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2016年预计产值可达100亿元。同时,目前3D打印的主要材料为PLA(聚乳酸)和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它们同属于常见高分子材料范畴,并且材料问题是目前限制3D打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认为如何将3D打印技术融入到高分子专业教学过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课题,目前我专业建设团队也正在致力于此课题的研究。[6]-[9]

3.2 营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

师资队伍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和保证。在品牌专业建设中,专业应以学院为支撑,逐步构建起涵盖师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的政策体系,努力为各类人才的健康发展铺路搭桥。

(1)事业平台:人才的成长必须有相应的舞台作为支撑。一方面加快团队建设,为品牌专业建设负责人配备精英强将,形成合理的人员配置;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走出“书香大院”,走向企业,利用假期参加各类技能型培训,切实做到师资团队、学科发展和重大项目一体化建设。

(2)激励平台:建立健全政策性激励机制,鼓励每一位建设团队成员有量有质地完成工作,特别是要建立以职责为基础,以品德、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为每一位成员提供发展舞台。激励机制可以由多种方式相结合,如分配激励、出国培训、颁发荣誉称号等。

(3)情感平台:以情感的投入凝聚整个团队。学院可定期召开品牌专业建设负责人论坛,让建设团队展示阶段性建设成果,并询问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之处,是否可以通过学院协调加以解决,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开放包容的环境,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

3.3 以“互联网+”为突破口优化教学资源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新形势下如何将高职教育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并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专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与其他27所高等院校共同申报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并获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立项。通过参与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共同开发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进一步推广和巩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经验和成果,有力促进高分子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应用,同时带动全国高职院校高分子类相关专业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3.4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共振

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技术应用型人才,两者是一种双赢的关联共振关系。就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专业而言,专业的设置与建设是衔接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点。

(1)本专业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要做到适时、适地不断调整,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方向不变。做到专业结构与课程设计的动态化,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专业计划的制定和修改,共同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研究,这样既能保证专业的实用性和及时性,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就业,促进了本专业高职教育的稳定发展。

(2)本专业的高职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需求来设置课程,优先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短缺的专业性人才,同时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前及未来的人才需求。

3.5 强化指标意识

强化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是品牌专业建设能够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根据品牌专业建设的顺序可将评教指标分为: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教科研项目及社会服务,以上指标又可细分为若干次级指标。由此构建品牌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10]-[13]

4 结语

专业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专业建设是决定高校办学实力的关键。品牌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关键环节,对于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整合教学资源,优化专业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品牌专业建设核心在于规划,方向在于区域特色产业,关键在于整合教学资源,链接时代发展背景,以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建设保障,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方可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1] 胡志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品牌专业建设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2,19(4):58—61.

[2] 李蓉,胡莹.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的探索——以汽贸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187—189.

[3] 缪子梅.加快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与举措[J].江苏高教,2014(4):82—83.

[4] 陈德均,陈海滨.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22):103.

[5] 谭银元.基于行业评价的高职品牌专业建设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9—11.

[6] 刘兆武,何军, 高新.突出特色提升水平建设省级艺术类品牌专业——以吉林艺术学院绘画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4(9):55—58.

[7] 石晓卫,刘燕.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提升我院核心竞争力——对我院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46—148.

[8] 黄汉华.浅谈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14—16.

[9] 钟蔚.嫁接品牌专业理念提升英语教学质量[J].时代教育,2015(2):20—20.

[10]申天恩,勾维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展思[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4):11—18.

[11]金莹,赵云龙,洛辉,等.简述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4(2):210—212.

[12]申宇忠.加强校本教研,塑造品牌学校[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5(3):104—105.

[13]夏育斌.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2):43.

(责任编辑:杨阳)

Combine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 according to the bran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college, the construction of polymer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put into effect by means of formulating the scheme for talent training, optimizing the main courses contents,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establishing the teacher group of high level and exploring new direction of specialty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polymer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brand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2015—07—29

王中立(1987—),男,安徽合肥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G710

A

1672—9536(2016)01—0004—04

猜你喜欢
高分子高职材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材料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