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优秀家风

2016-04-11 03:40邢炎
三晋基层治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政风齐家民风

邢炎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山西 太原 030021)

大力弘扬优秀家风

邢炎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山西 太原 030021)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优秀家风,以满满的正能量,促进个人成才,推动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家风;廉洁;修身;齐家;治国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对我们的启示弥足珍贵,小而言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从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组织——我们每个人的家庭来看,是国家和个人的桥梁,有着举足轻重的功效,关乎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成败。而家风正是家庭的文化软实力,对每一个家庭成员起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进而对整个人类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作用。尤其是优秀家风,更以满满的正能量,促进个人成才,推动社会进步,乃至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族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一、家风败坏,害人害己,祸国殃民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风好,则民风正,政风清;家风坏,则伤民风,浊政风。社会精英层、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风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习近平同志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在群众眼里,领导干部的家庭与干部个人是作为一个整体的,领导干部家风好坏、其配偶子女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等,直接决定着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对领导干部而言,优秀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家风淳正,泽被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从揭露出来的违纪违法案件看,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家风败坏已成为一些领导干部走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2015年10月17日,中央纪委在对原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双开”的通报中,首次使用了“家风败坏”这个词语。通报指出:“周本顺为其子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家风败坏,对配偶子女放任纵容。”家风隳坏,祸及全家。普通家庭家风不正、管教不严,子女很容易招惹祸端;而领导干部家庭,如果家风崩毁,则更是不仅祸害家庭,而且还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领导干部掌握着一定的公权,如若家风不正,其配偶子女多是贪欲丛生、借权生财或借势欺人、违法乱纪。现实中常有“贪腐父子兵”、“受贿夫妻档”、“一人当官,全家涉腐”,最终下场只能是“一人落马,牵出全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更无法清廉做事。

二、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

习近平同志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知廉耻、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家风清廉刚正、忠孝节义、诚实守信而赢得赞誉的仁人志士不胜枚举。一代廉吏包拯严厉要求后代不犯赃滥,不违其志,否则就不是包家子孙,死了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同样言传身教儿孙,一心报国;清代名臣林则徐留给后辈的家诫为:“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好的家风“随雨潜入脑,润心细无声”,让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助人立德立功,成长成才。优秀的家风传承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灿烂不息的重要原因。

那干部之家又该有怎样的家风呢?老一辈革命家早就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做出了表率。毛泽东主席在家风上坚持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泽东主席总是要求子女与普通老百姓一样,不允许搞特殊化,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女呢?”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周恩来总理的六个“大无”恰恰成就了他的六个“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爱与大德。“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功绩如丘山,名节传后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恩来总理,就这样把自己化作点点繁星,洒落在祖国的江河,最后汇入的汪洋大海。

2001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写给父亲的祝寿信中说:“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这些家规严、家风正的佳话,既彰显了共产党人特有的风骨,也为今天的干部群众树立了榜样,形成民风淳厚,政风清明的大好局面。

三、廉洁修身方能廉洁齐家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修身齐家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习近平同志说:“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家风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领导干部要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抓好自身修行,管好家人,培育和建设优秀家风。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正人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亲。党员领导干部想要亲属、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清清爽爽、义无反顾地去当官。不要把当官作为一个满足无穷贪欲、获得无限私利的捷径,那样迟早要完蛋。”因此,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自觉克服特权思想,低调做人。只有自觉做到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并为子女做出好的榜样,树立好的形象,才有说服力和教育示范作用,为树立清廉家风奠定良好基础。“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和归宿,家庭风气正,事业才能枝繁叶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成为道德榜样和优秀家风的建立者、守护者。一方面,以自身清正为“齐家”树立标杆;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配偶和子女,决不能纵容、默许亲属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私利,以免“后院起火”,养痈遗患。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子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政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让我们大力弘扬优秀家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郭丽娟

D630

A

1674-1676(2016)06-0063-02

邢炎(1969-),女,山西原平人,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政风齐家民风
01-02合刊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齐家文化玉器赏鉴
廉政文化涵养廉洁政风
多彩民风
浅析明清时期地理环境对王家营地区民风的影响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
——全省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调查侧记
《春酒》中的民风民俗
乘长风兮破万里浪
覃士泉:俚俗乡风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