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6-04-11 07:51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城中小学沈文娟
数学大世界 2016年3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创设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城中小学 沈文娟

在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城中小学 沈文娟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课堂的主体成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大胆地对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使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获得发展。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时,教师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思考,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获得提高。

一、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互动交流中,能拉近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了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分析,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新的教学关系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成为了教学的组织者和创新者,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改进,使学生在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中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深入探究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在积极思考和分析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获得了发展,他们为了掌握知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深入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时,新知识容易和已有知识产生认知冲突,只有有效解决这些冲突,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促进他们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因此,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在提出疑问之后,进行积极思考,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促进思维的深入,提高他们的数学探究能力。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勇气进行表扬,培养他们的质疑意识,使他们能在每次数学探究中主动提出疑问。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也要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引导,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通过积极努力的学习把拉下的数学基础知识补上,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精选题型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在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题型,让学生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设计题型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进而提高解决题目的能力,促进他们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教师可以给出以下题目:

两人骑车从相聚1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出发,一个人的骑车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另一个人的骑车速度是每小时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个人可以相遇?

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解法一:先求出两个人每小时一共骑多少千米,然后根据公式“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即可求得。

解法二:两个人相遇时所骑的路程之和就是两地的距离,即12千米。由此列方程求解。

解法三:两地的距离减去一个人相遇时行驶的距离,就是另一个人所骑的距离,列方程求解。

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题目,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面,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打破他们的定势思维,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创设情境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由于思维的限制,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不能掌握知识的本质,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度。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这种问题,教师在开始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入思考。在数学教学中,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摆脱了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过程中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激活他们的数学思维,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认识小数”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利用动画的形式来让学生学习小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他们认识到了小数点的重要性。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快速地进入到思考和分析阶段,促进他们思维深入,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五、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活动中,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深入分析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探究和尝试,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探究积极性,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中的内容。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猜测、推导和验证。通过亲历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快速深刻地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环节掌握了分析知识的方法和步骤,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让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创新能力。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让他们掌握知识的本质,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创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