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整合·超越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运用的三重境界

2016-04-11 08:23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小汽车小明思维能力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 倪 玲

借鉴·整合·超越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运用的三重境界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 倪 玲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程应该更加重视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对学生能否获得全面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通过借鉴、整合,实现超越,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具体论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运用的三重境界。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三重境界

数学是一门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的学科。瑞士教育家佩斯泰洛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学生积累知识,而是开发学生的思维。”可见,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借鉴教学素材,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这门学科其本身的抽象性较高、逻辑性严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小学数学内容中不乏一些十分抽象概括的概念、定律、性质、公式等,学生理解透彻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难以提升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借鉴教学素材,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首先,向学生展示实物。比如对于数字3而言,教师可用3根小棍、3把椅子等等来表示。再如计算火车过桥的过程,用动画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火车过桥所行驶的路程其实就是桥的长度加上火车自身的长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其次,加强表象。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一格一格地数,横向、竖向数,从而更加抽象地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次,进一步抽象。比如在对8加几的加法计算中,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将其凑成整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如何将8凑成10之后,再将第二个加数进行分解计算。最后,形式运算也是一种训练学生抽象概括思维的好方法。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运用字母公式、数量关系、运算定律等等代数方法来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

二、整合生活资源,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让学生既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增长智慧,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整合生活资源,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验能够对学生的大脑形成刺激,促进其积极进行思考,不仅加深学生对所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还能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快乐。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设计“小明的妈妈今天过生日,妈妈将生日蛋糕平均切成了10份,小明吃了其中的4份,那么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如果将剩下的蛋糕平均分给妈妈和爸爸,那么妈妈与爸爸分别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小明、妈妈、爸爸相比,谁吃的比较多?为什么?如果你是小明,你觉得这样分配蛋糕合理吗?如果不合理你会怎样来分配这块蛋糕?你还能够提出其他的问题吗?”这一系列的问题从知识技能的角度看,充分挖掘了问题中的智力因素,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就人文精神的角度而言,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得人文关怀、尊敬长辈等于无形之中渗透进了学生的内心。通过整合生活资源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三、超越新发展,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开放且具有实践性的问题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获得培养。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水平存在有一定差异,在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和问题的提出上呈现了不同的思维层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质疑,在质疑中获得发展。设计开放实践性的问题,不仅能够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为其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比如“一个100人的团队外出游玩,其中分别有五人座与四人座的小汽车,应该如何安排呢?”这样一个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探索比较合理的分配方法,让学生自主去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解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五人座小汽车16辆,5×16=80(人),四人座小汽车5辆,4×5=20(人),80+20=100(人);二是可以直接安排25辆四人座的小汽车,25×4=100(人),或是直接安排20辆五人座小汽车,20×5=100(人);三是安排12辆五人座小汽车,12×5=60(人),10辆四人座小汽车,4×10=40(人),60+40=100(人)。学生通过不同策略的运用,得到不同的结果而解决了同一个问题,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其实也来源于生活,有效实现学生超越新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方法与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借鉴、整合和超越的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从而推动学生更好的向前发展。

[1]卓晓燕.小学数学课程意识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解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2):54-56.

[2]费岭峰,胡娟.数学运算律教学中的“建构”和“解构”[J].教学与管理,2009(11):32-34.

猜你喜欢
小汽车小明思维能力
小汽车
小明照相
培养思维能力
我的玩具小汽车
拼一拼
培养思维能力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