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2016-04-11 08:43江苏省启东市合作初级中学周春英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1期
关键词:求根基础知识公式

江苏省启东市合作初级中学 周春英

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江苏省启东市合作初级中学 周春英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教育兴国越来越为人重视,故而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过往传统教学已然不再适合眼下的发展局势,教学方法及理念都做出了很大的改革创新,不再沿袭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而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由于对知识的理解吸收程度存有差异,故而新教学理念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有了具体强调要求。分层教学法旨在协调班级内学生学习程度的分化,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基础、禀赋、后天努力等都是有差异的,尊重这一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的放矢,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法;运用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数学是理科的基础,是我们众多学科联系的桥梁,在我们的学生生涯里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来讲,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的黄金阶段。随着多年来教学实验的进展,针对学生存有差异于智力和非智力方面以及知识基础水平不相衡,分层教学法愈来愈被教师认可接受。作为较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方法,接下来我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情况展开进一步探讨。

一、科学分层学生

万丈高楼从地起,前期准备是开展分层教学工作的关键。它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繁琐的工程,涉及学生、家长和学校多方面,分层人员过后还要注意教学目标以及备课教学等等,环环相扣。故而每一处都应该认真对待解决,否则都会对将来的教学成效产生影响。既然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以及课堂的主体,那么关键步骤可想而知——学生分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自己不同的爱好以及长处,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情况,还应该对学生个性、心理和生活环境等因素有所了解,考虑周全后将这些因素综合于一起,然后进行深层、全面剖析。

例如,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准确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多维性和自愿性以及动态性为指导原则,将学生划分成为层次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小组分为A、B、C、D四个层次,基础扎实且思维较为活跃灵活的学生为A组;拥有自主学习意识,主动学习,有较好思维能力而且胸怀上进心的学生为B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且思维较为迟缓一般的学生为C组;基础相对较差且没有自主学习意识,完全对学习没有自觉性的学生为D组。同时在分组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学生处于叛逆年龄,要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明了这只是一个教学手段,而不仅仅单纯因为目的而教学。

二、合理分层教学目标

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

例如,针对上面所讲到的A、B、C、D四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划分层次立足于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学习程度。在进行《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教学时,对A层同学,要求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概述,在正确推导求根公式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深度和广度扩展知识的挖掘,使其具有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思维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运用求根公式;对B层学生,要求理解教学内容以及掌握一定的求根技巧,了解求根公式的推断过程以及正确运用公式;而对C组要求则为对求根过程有所了解以及对求根公式有一定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及基本求根概念;最后对D组学生要求较为宽松,合格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认识记住求根公式。因材施教,针对四组学生,注重每个环节都抓住机会融入分层教学的理念和思想,对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及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了解熟识的基础上注意鼓励引导学生,特别对D组学生时刻不忘表扬鼓励学习。

三、分层布置课外作业

由于学生对知识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分层教学法同样应该落实于数学作业辅导及布置上。简单来说,这就是要求在给学生布置同一类型的作业题,然后对内容和解题上进行调整,要求也不尽相同。

例如,对于学习基础较差,数学学习存有困难障碍的D层学生,应该注意的是其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布置作业也是相对简单性的基础题目,不追求数量,要求质量,做到学有所获,从而使基础得到夯实历练;C层学生则是有所提高,但依然要注意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同时添加一些能提升能力的训练题目;处于中等层次的B层学生,不仅局限于完成教材上的基础题目,额外还要有提高能力的综合性题目;最后针对基础牢靠,水准优良的A层学生,关注的重心有所变化,应将重点放在锻炼提升数学技巧上,不仅完成基础性作业,还要重视综合型、开放型题目的拓宽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应用解题能力在练习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通过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不仅相对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样也让学生量力而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避免了统一布置作业忽略学生差异的弊端,从而让每个学生都不减学习热情,对学习数学一直拥有信心和动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可以将本是劣势的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不仅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掌握数学技巧的能力,响应全面发展的基础要求。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其高效高质发挥作用,仍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

[1]朱晓宏.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161-161.

[2]任淑华.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56-56.

猜你喜欢
求根基础知识公式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清律的基础知识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用换元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不可轻视求根公式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对某些特殊一元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掌握基础知识
切比雪夫多项式零点插值与非线性方程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