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学课程“以赛带练”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6-04-11 10:08唐笑炯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会计学实训院校

□唐笑炯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高职院校会计学课程“以赛带练”教学模式的探讨

□唐笑炯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向着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型方面转变。本文针对会计技能大赛中折射出的会计学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了合理性的“以赛带练”教学模式及其实施路径,旨在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来提高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会计学课程;以赛带练;教学模式

1 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折射出来的会计学课程教学问题

1.1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及内容设置不合理

第一,课程的开设及内容的设置缺乏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发展教慢,因此在课程设置及内容开设方面往往都会借鉴本科院校的同类专业课程体系,甚至部分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方面基本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我们知道,我国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是有区别的。本科院校是以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而高职院校的定位是以培养实用性、技能性人才为目标的。由于二者在目标定位上就存在着差异性,那么高职院校如果按照本科院校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开设及内容设置,那就必然会偏离其培养目标,而使得高职教育缺乏其应有的教育教学特色。

第二,课程得开设及内容得设置方面也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去向。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会计主干课程的开设基本上还是以工业企业为例,而其他行业的会计知识只是作为辅助课程来进行讲授。根据我们的实际调查了解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以后,80%以上是分布在中小型商业、服务行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企业工作。所以,基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所学到的课程内容与就业后所需知识的需要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致使很多学生在工作后感觉到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要求差距较大,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2 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不能到位

根据我们的实地考察和大量调查,结果了解到90%以上的高职院校学生只能利用毕业的实践实习段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的实践实习必须要在单位的财务部门或相关专业岗位才可以实习到有关的专业知识,而财务部门的工作或相关专业岗位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一般不愿意让实习学生直接参与相关专业部门的核算工作流程,因此,毕业实践实习的这个环节并不能够满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教学要求。而实践实习能力的培养,更多还得依靠我们校内的实训场所来进行解决,这种现象是当今各类高职院校无法回避的实际情况。另外,通过近几年的全国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情况来看,也可以证实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的动手能力方面是很薄弱的,这与老师在平时教学当中,让学生缺乏相关专业真正的实际训练是息息相关的。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会计综合模拟》实践课程,但由于在教学过程当中,缺乏完全仿真的会计实训基地及真实的会计实训资料,学生只能在教室里简单地看看及练习相关会计业务,而不能真正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结果使得学生对整个会计的实务操作只能是一知半解。

1.3 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

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和评价方面,高职院校的大多数课程还是以传统的考试方式为主,而实用性强、新颖性高的考试模式比较欠缺。这样的考核和评价,只能使得学生以背理论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培养。

1.4 高职院校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虽然人数在数量上来说是不断增长的,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教师只是考取了一个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而并没有真正的从事实际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所以,大多数的相关专业实训课程依然是教师参考各种版本的理论教材进行讲解,使实训课程演变成为会计理论知识的综合练习课,而多数的实训课程更是流于形式,这样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

2 高职院校“以赛带练” 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成效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主要是通过看书、做作业来掌握相关知识,最后通过理论考试来评定成绩,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与行业所需知识的有机结合。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在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大胆地创新和深层的改革。基于高职院校的现状,我们认为,“以赛代练” 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

所谓“以赛代练”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带动和促进学生技能训练及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山西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系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会计系鉴证国家、省级或行业等各种规范式的会计职业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代练”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利用多层次的技能比赛,有力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体如下:一是针对点钞技术、小键盘录入、翻打传票、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以宿舍为单位、以班级为单位、以系部为单位开展个人形式的单项技能比赛及小组形式的单项技能比赛和综合比赛;二是针对会计专业不同岗位课程的实训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会计岗位技能比赛;三是针对会计综合模拟、沙盘模拟、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ERP及其应用等混岗实训课程的要求,以小组及班级为单位组织趣味性的会计比赛,这样边赛边练、以赛带练,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获得了很好的收效。成果如下:在2012、2013、2014年、2015年、2016年全省高职高专会计技能大赛团体赛中连续荣获省级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在2013、2014年全国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等;在2016年第十届“新道杯”会计人才技能大赛山西省赛区荣获第一名,国家二等奖。

实践证明,“以赛代练”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效:

第一,有助于高职院校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近几年来,各种竞赛中所体现出的对选手实际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而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具有现代化教育的思想和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能力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教育教学的理念才能得到全面提高,才能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

第二,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技能大赛离不开教师的辅导,参赛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首先对辅导教师要有很高的要求。辅导教师不但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提升理论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加强化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为此,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

第三,有助于推动专业方向与课程内容的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建设、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是可以借鉴各种大赛项目的,因为各项大赛内容设置及技能要求是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所需的专业知识、内容的深度以及职业能力的要求。

3 高职院校“以赛代练” 教学模式对深化会计学课程改革的启发

3.1 高职院校会计学课程理论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

(1)设置突出的实用型课程,力推特色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将“强能力、高素质”作为核心目标。首先,在课程设置及内容修订中要注重增加实训类课程和实践性强的课程及内容比例,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运用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及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更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会计学理论教学结构和内容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会计学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其次,要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和毕业实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社会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整合课程所需内容,调整课程架构体系。高职院校在会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所教授的内容重复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必须合并和压缩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克服专业课程间的内容重复。同时依据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增加一些新兴的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网络会计、网上贸易实务、财务软件应用、外贸企业会计、营销策划等,使学生所学的会计学知识能紧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3)改进教学教授方法,提升教育教学系统内容。高职院校应推进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性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兴趣性、积极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型能力。比如,教师提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理论和应用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充分讨论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耐心的指导和系统的总结,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职业判断思辨能力、处理问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3.2 高职院校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1)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来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应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此次改革的重点内容,构建包括规章制度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三方面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育教学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与学生科研活动、社团活动、、创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企合作等相关的政策。此外,依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目标层次进行定位,分别设立创新目标、创新活动、 创新实践三个模块,而分层次、分模块化的创新培育方式,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实现路径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2)广泛地全方位进行会计学课程教学的综合实践。

第一,通过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岗位的案例进行实战,再结合对企业的实地调查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教学方式。会计学课程教学综合实践区别于会计学专业各门课程的传统单项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具体要求:在每学期的期末,利用两周至3周的时间给学生集中进行各项目实训,将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同时在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典型案例实训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学习。学生按小组为单位进行分配,将其安排到一至两家企业进行全过程的实践实习学习。此外,教师还应在学生进行实践实习学习过程中积极地给予必要的学习指导,这样便于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自主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

第二,通过顶岗实践实习,完成所学专业的实际化。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顶岗实践实习工作后,除对实践实习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后,应将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出实践性强的技术应用方案。在设计技术应用方案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应该更多的结合自身顶岗实践实习的实际工作。目的使得学生在设计技术应用方案过程中加深对企业会计实践实际工作的认知,并能够对所实践实习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全面的了解,针对发现的问题并能有效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马树超,范 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2] 杨星钊、刘世立.全方位、多模式地开展校企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

[3] 王文涛.加强专业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9(Z2).

[4] 刘 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0(3).

[5] 任 波,孙玉中.探析高职教师能力标准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责任编辑:郝晓梅]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Promote Training by Taking the Competition" in Accounting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NG Xiao-jiong

(ShanxiProfessionalCollegeofFinance,Taiyuan030008,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teach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changing toward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echnical skills.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oblems in the accounting courses reflected in the accounting skills contes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ational teaching mode of "promote training by Taking the competition" and its implementation path,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accounting course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ans and methods.

accounting courses; promote training by taking the competition; teaching mode

2016-10-20

唐笑炯(1965-),女,山西忻州人,学士,现工作于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企业会计。

G641

A

1008-9101(2016)04-0115-03

猜你喜欢
会计学实训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