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恰当内容,防止泛化现象
——初中数学教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思考

2016-04-11 08:23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明中学张正万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教材

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明中学 张正万

选取恰当内容,防止泛化现象
——初中数学教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思考

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明中学 张正万

通过巧妙设计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选取恰当内容,防止泛化现象,有利于提升初中数学教材的探究效率。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设计策略,有利于为深入研究初中数学教材提供理论依据。

初中数学;教材探究;设计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然而,教材又是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线索,也是更好实现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各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虽然都涉及探究活动,但是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需要全面思考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设计的注意点,抛砖引玉,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设计的价值。

一、确定准确的目标,防止出现偏颇现象

初中数学探究学习的目标主要涉及知识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应该着重强调学生的知识建构,强化学生在数学知识探究中的体验和领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因此,在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准确确定探究目标,防止出现偏颇现象。具体而言,就是在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设计中,应先设计一系列的“铺垫”性问题,明确指出各个问题下的数学结论,避免教学方法的误选,减少教学活动思维的提炼。

例如:针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探索”活动设计。

活动1:组织学生将一张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沿着对角线剪下,这样学生就可以得到两张三角形的纸片。这两张三角形的纸片的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吗?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验证自己的结论。

活动2: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准备好两张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透明纸片,并折出它们的两条对角线,将其重合放置于桌面上。同时,采用大头针来固定对角线的交点,再保持下面的纸片固定不动,将大头针旋转180°。指导学生全面观察其旋转的现象,由此总结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

这个探究活动设计的主要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探究讨论中验证自己的猜想,总结出多种验证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证明。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总结归纳在活动中能够得到什么,如何才能够得到,如何能够证明等。由于在设计的过程中讨论的步骤较为透明,所以无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结论。

二、内容选取要恰当,有效防止泛化现象

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探究内容都值得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因此,在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探究活动内容,有效防止数学探究活动出现泛化的现象,从根本上避免将不值得探究的数学教材内容设计成为良好的探究活动,从而保障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设计的作用。

案例: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老师可结合教材内容提出如下问题:为了能够画出两个全等三角形,需要什么条件呢?必须要了解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吗?还有其他条件吗?在教材中所涉及的探究活动设计,主要采取的是呈现结论的方式,所以必须了解“边边边”的条件,再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这个探究活动过程的设计难以让学生深入感受获得结论的过程,数学推理的过程理解不全面。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探究“边边边”的关系,以便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掌握两个全等三角形的条件的探索思路和方法,促使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边边边”全等的条件,而且还能够有效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探究活动类型要全面,保障探究活动的价值

在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探究活动进行相应的分类。其中,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将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划分为形成性探究、建构性探究、应用性探究三种类型。通过进行较为细致的分类,能够充分全面地体现出不同类型探究活动的价值。

形成性探究活动,也就是对整个教材中各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设计探究,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如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命题探究等。例如:通过使用含有30°角的两个三角尺来拼成两个等边三角形,并全面分析这两个等边三角形中一些线段的相等关系和倍数关系。学生在这个探究活动中,能够掌握:如果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30°的锐角,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种形成性的探究活动能够让学生直接快速地总结出结论,为学生之后的证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构性探究活动则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网络,引导学生能够全面的梳理知识结构,建立起良好的数学知识系统。例如:在初中数学一章节和一单元的数学知识学习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前后知识梳理,类比分析前后的数学知识点,以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的设计是一项具有较高价值的工作,对老师创新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对于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的设计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老师必须共同探究,以便准确把握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的精髓,发挥最大的效用。

[1]程诗春.晓之以理,授人以渔——初中数学教材研究与思考[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1(5):22-24.

[2]王冰.关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研究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5(13).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精读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