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计算习惯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2016-04-11 08:23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周吉平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口算计算能力情境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 周吉平

培养良好计算习惯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 周吉平

计算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数学题目都离不开计算,可谓数学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计算教学往往让老师感到有心无力,因为计算的过程常常是单调乏味的。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但是随着先进的计算工具的推广以及社会对于计算机能要求的降低,让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呈现下降趋势。新课程标准也降低了对于计算的要求,学生缺乏相应的计算反思,计算思维无法得到相应的提升。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品质。

一、重视口算习惯的培养

口算是学生基本的数学技能,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笔算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尤其是到了四则运算阶段,口算的重要性尤其突出。而要提高孩子们的口算能力,就必须要锲而不舍地对他们进行训练。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口算内容,每节课利用三到五分钟进行口算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看着白板上或者书本上的口算内容迅速报出答案,还可以教师说出算式,学生进行口头回答,或者在作业本上迅速写出答案。在口算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面向每个学生,特别是口算能力比较差的孩子更加要给予关注,从而让每个孩子的计算能力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外对于出现频率高的相关数字要给予熟记,比如1到9的乘法口诀表,20以内的数的平方等,在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之后,对于π的1到20的倍数值都要能够熟记,学生在遇到圆、圆柱和圆锥的相关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作答,提高运算的速度。

二、重视估算习惯的培养

估算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得到了高度重视。估算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帮助学生检验笔算的结果,提高笔算的正确率,帮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相关的计算习惯,积累计算的有关经验,从而帮助孩子触摸估算的思想,提升思维品质的提高。比如在计算32×58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就计算结果进行估计:首先把两个乘数同时看小,估算的结果就是30×50=1500;其次把两个乘数同时看大,估算的结果就是40×60=2400。因此32×58的正确结果就是在1500和2400之间。孩子们在计算出正确的答案之后,引导孩子把答案和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帮助孩子初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三、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

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内容,更要会学知识内容。计算教学同样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只有着力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才能不断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提供计算的思路,引导学生逐渐摸索计算的最佳路径。孩子们有时候对计算不感兴趣,是因为计算的过程比较单调枯燥,我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和其他孩子产生思维的碰撞,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思维方法。例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我引导孩子们结合文字所营造的情境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在草稿纸上用符号勾画出运算的顺序,然后引导学生将稿纸进行投影口述:这道题里面存在多少种计算的方法?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孩子们沿着示意图指引的思路进行学习、揣摩,从而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品质的不断提升。其次引导学生探求算法,把握特征。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算法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灵活的运算方法,从而找到计算的最佳路径,进而形成适合自己的计算技能。比如在计算125×16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观察、讨论,激活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图式,学生由125可以想到125×8是1000,则算式可以变为125×8×2,这样问题可以由复杂变得简单。最后计算要引导孩子依托情境,理解算理。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打通课堂和生活之间的壁垒,让课堂和生活无缝对接。既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意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经验对于数学学习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也让孩子们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领悟到计算的实际价值,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例如在计算413-(113+28)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413-113+28的错误情形。针对孩子们这一思维上的错误,我设置了以下情境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学校器材室的大箱子里面有113个垒球和28个足球需要都取出来,我们先取出来113个垒球,接下来应该怎么进行操作?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再取出28个足球”的答案。形象具体的情境让数字变得鲜活,孩子们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中感悟算式,算式就变得生动有趣,他们对于计算原理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四、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孩子们的计算心理,引导他们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计算方法,把计算的方法和自己个性化的认知有机结合,从而促进运算能力的不断进步。首先可以借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计算规则。比如教学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时候,出示例题111×12,教者可以先指导学生列出竖式,然后设置情境:楼房总共有12层,每层住着111户人家,一共住了多少户人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讨论后认为可以先算两层住了多少户,再算10层住了多少户,然后进行相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脱离生活情境,将生活经验数学化呈现。111乘以十位上的1的时候,得数的末尾为何要对齐十位数呢?学生思考后得知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10,111乘以1得到111,这里的111代表111个10,所以得数的末尾必须要对准十位。最后再投影出示习题122×16,教师让学生借助刚才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促进计算方法的抽象化,不断更新和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让孩子们在计算中成长。与此同时,在计算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计算的过程变得丰富多彩。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可以借助学具进行操作,从而帮助孩子轻松解决问题。

总之,计算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教师只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揣摩计算教学,就能够让计算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计算方法的指点,优化孩子计算的过程,从而让孩子的计算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猜你喜欢
口算计算能力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