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让小学数学更简单

2016-04-11 08:23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陈志国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动手数学知识小学生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陈志国

激发学生兴趣,让小学数学更简单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陈志国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所学的都是较为基础和关键性的知识点,数学相对而言又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为了保证小学生能够积极、认真的学习数学,教师就要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小学生在充满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积极思考与发现,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小学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

一、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教育理念中非常重视的一项能力。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和活跃,很多情况下教师在讲解一些知识点的时候,如果只是用专业的抽象术语或者文字来给学生进行课堂的教学,就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接受程度就会较低,从而降低整个课堂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进行学习。例如,小学生在数学中比较难以理解的空间立体图形,如果教师不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没有进行生活的实际观察,那么就很难想到正确的答案。为此教师可以安排小学生自己动手折叠一些常见的正方体、圆柱体以及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然后再让小学生进行观察,这样小学生就能比较直观地看清一些立体图形的结构,同时小学生能够随意组合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与训练,从而掌握数学中立体图形相关知识的学习。小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能对立体图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在遇到同一类型的题目的时候,就能立刻想到自己动手操作时的情景,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印象,同时在整个小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大脑思维更加活跃,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小学生在简单的动手操作中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生之所以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很多时候是因为感觉数学知识与自己相距遥远,从而产生内心深处的距离感,而如果我们教师给学生充分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体验新知形成的来龙去脉,学生则会产生对数学知识的亲近感,从而内化为兴趣。

二、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知识虽然相对较为简单,但是教师如果在课堂只是沿用传统的学习方法,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效率,最终与时代相脱轨。首先,教师要让小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在上课之前就能对预习的知识进行讨论学习,小组之间针对预习中不会做的题目与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交流,并将学习的成果反馈给教师,这样就能节省课堂学习的时间,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率,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愉快的讨论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教学,由于多媒体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利用多媒体展示加减乘除法的具体运算。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用动物的数量来代表数字,加深小学生学习的印象,小学生在看到这些生动的图片时就会立刻变得更加活跃,从而有兴趣去探索更多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抓住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利用多样的学习方式提升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和有趣。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耳目一新之感,更让数学课堂时刻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教师要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催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注重从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比较死板的学习模式,让小学生多参与活动,使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小学生平时在数学方面对于学习或者计算可能会有所懈怠,或者没有动力去学习,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参加一些益智类的数学游戏或者竞赛,就能大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提前一个月给小学生安排数学竞赛游戏,包括告知小学生要竞赛的内容以及学生要准备的范围,这样学生在平时的做题中或者是上课的教学中,都会认真对待数学中的任何一道题目,从而为数学竞赛做好准备,以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在真正竞赛的时候,小学生就能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快问快答、数学中的精准与快速计算,从而对数学的学习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而对于其他的同学来说,在别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能顺便检测自己数学学习的状况,激励自己向优秀的学生看齐,从而更加努力和积极地去学习。如果教师能够在一段时间之后进行类似的竞技游戏,就能激发起小学生学习与竞争的热情,保持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因此,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多参与活动,使小学生从游戏与活动中获得灵感,从而让小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

学生对游戏可谓情有独钟,教师要充分将游戏活动融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四、注重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学习的每个知识点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学习数学中计算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让小学生与生活相联系,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课堂学习中小学生会学到关于钱的算法,对于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对于钱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把10元、5元、1元以及5角和1角的现金带到课堂上,并让小学生在现场对钱进行换算,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故事情节让小学生现场进行演示,感受现实生活中钱与钱的换算,通过实际的演示,小学生对于元、角、分之间单位的换算就能有比较确切的了解。同时在课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购物,在购物的时候小学生可以顺便了解商品的物价,对购买的物品进行计算,了解商品之间的价格,同时也能让小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真正的换算,这样在课堂上正式学习的时候,小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就能很快学会并且熟练掌握。因此,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注重结合生活实际,使小学生更易于理解数学知识,最终实现数学课堂学习的高效化。

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源头活水,教师唯有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生才会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才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期待。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中,需要教师重视学习的方法,让小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之外,还要注重在课堂讲解中结合生活实际,多让小学生参与更多的数学游戏,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

猜你喜欢
动手数学知识小学生
我也来动手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动手画一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动手演示找错因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