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

2016-04-11 08:23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应用题德育小学生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孙 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孙 娟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德育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数学作为小学生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需要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内容,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做到既培智更育人。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对于小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积极创设德育教学的情境

数学的学习内容相对而言较为枯燥,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学习时期,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数学学习的情境,将数学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小学生融入数学学习的氛围。例如,在学习数学中的时、分、秒的单位换算以及相关的应用题的时候,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计算之外,还要着重强调遵守时间的重要性,提醒小学生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在任何时候,不论我们是什么样的身份,都要牢记时间的重要性。这样在学习时间的时候,小学生就会有意识地牢记教师讲过的话,从而在实践中践行理论知识,将德育学习的内容落实到实处。此外,在练习到关于回收废品数量的应用题时,教师先让小学生计算我们生产的废物的数量,从而了解当前我们国家环境破坏的严重程度。通过计算,学生就能进一步了解清楚废物的生产量,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点拨,让小学生明白我们当前生活的环境状况,从而呼吁每一位学生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形成良好的环保与时间意识,使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知识处处与我们的生活相关,从而激励小学生努力学习。因此,教师要创设数学学习的情境,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能力培养相结合,保证小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

德育教育需要的是耳濡目染,春风化雨,尤其是在数学课堂进行德育教育,更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润泽,在不留痕迹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重视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习惯与言行举止等都会受到教师的影响。作为小学生的数学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小学生做好榜样,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教育学生并进一步感化学生。例如,教师在讲课中学习到时间问题时,要想让小学生也能养成守时的好习惯,教师首先就要保证自己在教学中不迟到、不早退。此外,在小学数学中小学生除了要掌握一些简单的计算之外,还要结合实际学习与计算应用题,在应用题的解答中要求学生更加规范的答题,教师要想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就要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认真规范,从算式到单位再到文字答的部分都要提醒学生,保证小学生规范、完整和认真的答题。长此以往,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就会逐渐被教师的行为所感染,从而在无形当中养成很多良好的习惯。教师要用自己良好的言行与行为习惯来感化学生,对待学生要宽容、善良和平等,在工作中要一丝不苟、认真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亲近教师,从而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最终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充分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

合作与探究学习是当前学生学习的主流方式,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发展,学生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为了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了保证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教师就要保证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足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使小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小学生在其他学生与教师的带领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在学习数学中的一些立体图形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图形的特点,可以为学生分成小组,让小学生在组内共同完成图形的操作,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一些小组没有完成教师布置的操作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让这些小组的同学继续完成,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去完成,这样在最后大家经过合作完成立体图形的操作时,就会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同时整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是学生之间不断进取、坚持不懈的伟大精神,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白了书本中所学习的一些理论知识。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合作中让小学生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从而使小学生在数学操作的过程中懂得坚持、合作、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离不开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要充分营造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鼓励他们充分融合,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加强开展数学的实践活动

实践能够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实际,从而真正了解数学中的知识,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适当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能够让小学生亲身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起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小学生在生活的数学中了解大自然,了解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去体验生活,让小学生分组去捡垃圾,最后计算哪个小组捡的垃圾最多,这样通过简单的一些数学计算活动,小学生就能够亲身感悟到垃圾对自然的破坏,当前社会上还存在许多我们无法看到的其他的污染,从而触动小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保护大自然的热情。此外,教师在假期中也可以给小学生安排一些实践课程的作业,让小学生去观察和调查河流污染的情况、森林砍伐的情况、空气质量的排名以及污染程度,包括人们随便乱扔垃圾的情况等等,让小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关注这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并用数据进行展示,这会让小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学中的生活,并激起小学生环保的欲望,让小学生在数学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实践中才会感知数学学习的价值,同样,在数学实践中更能升华学生对德育品质的培养,真正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

小学数学中的渗透德育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与发育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以身作则,带领小学生走进数学学习的情境,同时让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从而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保证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应用题德育小学生
应用题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