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诗文 精巧的评说

2016-04-11 12:06卢洪庆
初中生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朔方高级教师宿迁市

卢洪庆

助学寄语

精美的诗文 精巧的评说

卢洪庆

名师简介

本篇“名师导学”配合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习

程军:中学高级教师,全国语文教育先进工作者、教育科研优秀教师。宿迁市“135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语文教学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先后获国家级、省级语文优课评比一等奖。执教省、市级教学示范课10余节。有40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主持、参与12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现为宿迁市开发区中学校长。

卢洪庆:中学高级教师,宿迁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为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教务处主任。

马树军: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

汪海灵: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

《雪》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是一首精美的散文诗。作者以生花的妙笔,描绘了“江南”和“朔方”迥然不同的雪景,表现了对明媚春天的无限向往,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以及对冷酷的现实奋勇抗争的精神。静心诵读,你必然会有一种美的享受:意象是美的,画面是美的,意境更是美的。

意象是美的。全诗描写了三个意象: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三个意象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暖国的雨”尚未化为雪,却是雪的基础,正是基于这一点,作者才在诗文的结尾说“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朔方的雪”孤独、自由、奋飞向上,江南雪的妩媚多姿和朔方雪的磅礴气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画面是美的。一是江南雪景图。洁白的雪、血红的宝珠山茶、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冷绿的杂草、蝴蝶、蜜蜂,作者把这幅江南雪景图描绘得有声有色,声色和谐;有动有静,动静相衬。在此背景上,作者又用工笔画上了美好纯真的童年生活——“塑雪罗汉”。七八个孩子,十几只手,“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孩子们是那么的天真烂漫,生活是那么的温馨、富有童趣!这才是江南雪野上绽开的真正的春花啊!一是朔方雪景图。“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多么雄壮的图景,天地之间只有那漫天飞舞的雪花,混沌、狂野、旋转、升腾,那是力的象征,充满了撼天动地、锐不可当的气势。

意境更是美的。诗文用三个意象、两个画面营造了一个多维的意境,供读者去想象、去补白、去探究。有人说,“江南的雪”是作者故乡的缩影,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美好情怀的向往;“朔方的雪”是“斗士”的化身,表达了作者对战斗精神的歌颂,对壮丽斗争的向往。也有人从1925年的历史背景出发,认为“江南的雪”是作者对南方的局势朝着好的一面发展的殷切向往;而“朔方的雪”则是对北方局势的不满,并认为要像朔方的雪一样通过奋斗来争取自由。当然,你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雪〉四人谈》则是针对《雪》的四篇评论文。王蒙的《读〈雪〉需要联想》告诉读者阅读文章需要运用联想,在联想中理解题旨;黄蓓佳的《灵魂的柔软和坚硬》则从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中读出了鲁迅先生灵魂的双面性——柔软和坚硬;斯妤的《简洁精纯的〈雪〉》从语言的角度评说了《雪》的言简而意丰;李允经的《〈雪〉的独特之处》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评论了对比和衬托是《雪》最独特的地方。

精美的诗文还需要精巧的评说。四位作者对《雪》的理解和评说都很精巧。

王蒙巧在从诗歌意境的角度来评说《雪》所呈现的丰富的内涵。他认为鲁迅只是具体地描写了雪,而雪后面的“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尽管“已经成熟到呼之欲出的地步”,但他并没有把所引发的思想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而是让读者自己去领悟。怎样领悟?联想。

黄蓓佳巧在从诗歌的画面出发来解读鲁迅的性格特征。她用女性细腻的笔触再现了鲁迅写作此文时的情景。童年的世界、温暖的故乡是鲁迅的性格形成的根源;雪的激情与疯狂则是他性格的表象。

斯妤和李允经巧在从诗歌的语言和手法来评说《雪》的精美。简洁精纯的语言,对比、衬托的手法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斯妤认为鲁迅对“江南的雪”“朔方的雪”都是赞美的,而李允经却认为鲁迅对“江南的雪”是赞美的,对“朔方的雪”是憎恶的。

责任编辑:李剑email:czssjlj@sina.com

猜你喜欢
朔方高级教师宿迁市
宿迁市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朔方”的由来与演变
宿迁市创建“三四五”工作法,画好侨界同心圆
“任意”“存在”型双变量问题分类辨析
徐朔方《高濂的生平和他的玉簪记传奇》手稿
赵雁君
论高级教师奋进思想的激发策略
三尺台传道授业 二十年甘为人梯——记重庆市酉阳县第三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何毅
“朔方论坛暨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综述
对初中体育学科上微型课的再思考——以高级教师评审之课堂教学评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