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

2016-04-11 12:41何良苏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广东佛山528300
社科纵横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村党员农村基层城乡

何良苏(中共佛山市委党校 广东 佛山 528300)



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

何良苏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广东佛山528300)

【内容摘要】基层党建工作是我党工作的落脚点,也是所有党务工作活动的源泉,更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基层党务工作的建设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方针的落实,更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全面提高了党的建设科学化发展水平,要求:努力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在新形势下,努力构建并完善城乡一体化环境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具有划时代的发展意义和紧迫性。本文将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环境中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深入挖掘和缜密研究,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转型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践路径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也得到了不断深入、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和农村逐渐得到了融合。我国的社会结构逐渐由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迈进。而我国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也逐渐由相互分割的、自成一体的状态逐渐向城乡基层党建资源相互促进、共享、互补的状态转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逐步融合与深入,很多农村村民与城市市民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都发生了连接,于是产生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深层次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面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唯有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构建城乡共建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才能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才能实现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战略发展目标、才能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创建扫清障碍。

二、转型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困境

1.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问题

在转型时期,构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是,一直存在于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思想中墨守成规、陈旧的思想观念还无法真正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城乡一体化环境下的党建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具体表现为:党建工作各自为政缺乏整合;工作方式陈旧保守缺乏创新,思想认识落后缺乏全新认识。这些思想上、行动上的差距都使得城乡一体化环境下基层党建工作举步维艰。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打破了经济发展中的地域性限制,城市与乡村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逐步实现了融合。但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很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再加之受到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农村基层的党员领导干部将党将工作简单地认为就是城市对农村工作的经济支援、物质支持,由于只重视经济发展的状况,严重忽略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有的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已经被经济利益严重腐蚀,在农村土地调整、旧农村改造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等大是大非面前以权谋私,极大降低了基层党组织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信任度和期望值。由于经济问题而落马的那些基层党员干部绝非少数,他们为基层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十分恶劣。

2.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实施缺乏理论支持

随着新形势的到来和各种环境的变化,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缺乏理论作指导,使得这项工作犹如:摸着石头过河。虽然目前我国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在研究的范围上还是以地域研究为主,在研究的角度上还是站在片面的角度,并未高瞻远瞩、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经常是理论明显滞后于实践的,即:在摸索出一种实践方法后才会总结研究出成果,这也就导致城乡一体化发展环境下基层党建工作缺乏理论体系的支撑,这在无形中使得我们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历程更加艰辛、更加曲折,探索的周期也会更长,这将直接影响我们做基层党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3.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基层党组织基本是按照行政区域、地域进行划分和设置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我国的民主政治也得到了深入发展、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新形势下,我们城乡的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党建资源等逐步向农村进行延伸。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开始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并有意识地将基层党建工作和当地的经济建设进行了有机融合,特别是在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面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和摸索,使得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得到了完善。但是,从总体情况看,基层党组织设置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基层组织设置的覆盖范围还十分狭窄,城乡基层党建的融合度还不够高,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尚未形成统一的载体,二者之间还缺乏有机连接的平台,这种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桎梏严重影响着城乡基层党建资源的交流、互动、共享。

4.农村基层党员管理问题频出

在我国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党员队伍的素质和思想道德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转型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实施。但是,纵观目前我国基层党员管理工作的现状不难发现,其中问题频发。如:很多基层党组织对自己所属的党员的管理不到位,对党员疏于管理和教育,只有在出现问题后才想到对党员的管理,或者只有在需要募捐、献血等公益性活动时才想到党员队伍;城乡党员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大部分城市党员主要是集中在机关单位、大型企业中,对他们进行管理比较容易,管理也比较规范化,教育的方式也比较新颖,但是对于农村党员而言,基本是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他们思想认识与观念陈旧、综合素养与受教育程度远不及城市党员。因此,管理中存在很大的难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很多农村党员外出务工或下海经商,由于工作岗位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较大,对党员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农村中大量年轻人员外出打工、本乡的大学毕业生即使毕业也不回农村就业,这就使得农村年轻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存在很大困难。

三、转型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

1.优化并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和组织结构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也在新形势下、新挑战中逐渐转移阵地,向城市社区进军。农村从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农村党员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传统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必须及时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进行创新,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不断优化基层组织结构,从而促进城乡基层党建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建立跨村党组织,实现村村联建的新模式,佛山市建立的城乡统筹的大党建新格局,莱芜市莱城区就将地理位置相近、经营产业相似的梁王石、玄王石、闫王石这三个村组织在一起,建立了梁玄闫党支部。再例如:打破单位区划的限制,探索村企联建的模式。莱芜市莱城区口镇西街村,按照“村企一体”的思路,村党支部与村全成集团合并建立西街村党委,并在全城集团10家子公司分别设立党支部,村党支部对各企业支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

2.建立完善的转型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

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很多地区在转型时期的建设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经费、活动场所、活动阵地、人才资源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很多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大部分都缺钱、缺人。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城市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并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环境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保障机制。如:加大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的投入补贴力度,并以这些经费用于党员培训与教育等方面,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来提升经费的投入。再如: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方面,要完善考核内容,特别是将基层党建工作的绩效考核纳入到领导班子的年度绩效考核中,并将绩效考核的记过与党员领导干部的任免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3.优化转型时期农村基层党员的教育与管理长效机制

每一个党员都是党组织中的细胞,在转型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国各地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与管理方面已经初见成效,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发生了频繁的流动,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形势。因此,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对党员的教育模式、不断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这已经成为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点课题。如:不断健全城乡互助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对流动党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全新的城乡一体化环境中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在提升农村党员整体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在城乡一体化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县级党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专题讲座、大规模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党员互助、手机短信等教育形式有选择地对农村党员开展教育培训;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书屋等阵地资源大力开展致富项目进村、市场信息进村等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的能力。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建网站等多媒体资源,制作一些对农村党员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专题栏目,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认真组织农村党员进行学习,促进城市和农村党员的共同学习和交流;依托科技示范园、农业示范基地、农村培训机构等场地开展贴近农村实际的培训教育,带领农村党员到示范基地去现场观摩、亲身实践,通过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城乡一体化环境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加快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的需要,是提高我党执政力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只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深入剖析城乡一体化环境中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一定能形成新形势中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孙宁.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城乡一体化基层党建新格局构建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常营乡为例[J].桂海论丛,2010 (26).

[2]张学.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新格局[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1(05).

[3]范新宏.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社会管理创新[J].群众,2012(02):45- 46.

[4]胡启,赵亮,夏汉洲,等.“村转社区”党建工作的成功实践[J].政策,2012(10):83- 87.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106(2016)06- 0001- 03

*作者简介:何良苏(1968—),男,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农村党员农村基层城乡
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城乡涌动创业潮
坚持问题导向 增强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教育的实效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通过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