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现状及对策

2016-04-11 12:41刘国辉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社科纵横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办民办高校常态

刘国辉(大连艺术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0)



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现状及对策

刘国辉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内容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在提供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新常态对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影响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能适应这种发展现状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加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和规范化程度以适应新常态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常态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现状应对措施

*本文为2015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立项研究课题“以制度体系建设推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项目号为GXDJ2015—E010)的阶段性成果。

一、新常态给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新常态下世界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给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当我国的各种传统旧观念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的时候,与时俱进、开放进取便成为经济新常态下诸多领域的时代潮流和基本特征,同时也成为了我国民办高校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必由出路;与此同时,全球化浪潮中所形成的各种新潮思想得以迅速在网上传播,其中那些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有利于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但另外也有一些文化垃圾在传播,如没落的道德与价值观念、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等,这种表面新潮实质腐朽的文化很容易使处于相对特殊环境中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在一些文化认同和价值选择上出现困惑,最终很可能在文化碰撞中丧失自我。为此,承担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民办高校党组织,必须从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上全面适应这种党建新常态,既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开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新常态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给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许多原则与规律,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在这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处于相对劣势处境的民办高校,唯有市场化意识比公办院校更敏锐,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比公办院校更充分,各类办学资源的配置比公办院校更优化,才能在竞争中逐步形成与公办院校动态平衡的新格局。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中利益的驱动也容易使一些人,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投资人私欲膨胀,从而使其更多地考虑经济效益而放弃一些基本的价值要求。为此,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大力坚持和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寻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结合点,制止个人主义的膨胀,成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的重大问题。民办高校党组织必须积极适应新常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思路与发展规划,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推动民办高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新常态下网络信息化时代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网络信息化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时代特征。然而,网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信息是开放的,也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在享受网络中那些进步的、健康的、有益的海量信息同时,也会遭遇到不少迷信、黄色、有害的内容。由此可见,网络在给人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把握信息化时代特征,以网络为平台进行有效的党建工作,并以此提升人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发展人的理性能力,趋利避害,以保证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二、当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常态提出了新要求,然而目前我国民办院校党建工作实际与这种要求相比,尚有很大距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党组织在民办高校的地位和作用界定模糊。党中央、人力资源部和教育部党委在2000年6月就联合发文明确指出:党“领导民办高校中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工作”。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认定党的这种领导地位,却又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党委书记大多由校长或副校长兼任,而对于这些党政一肩挑的民办高校领导者来说,其最为关心的是民办高校的招生就业教学质量等生存大事,至于所兼任的党委书记职责,往往只限于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在决策方面,他们履行的职责往往只限于校长而非党委书记;而在具体工作中,许多党委书记的领导岗位几乎形同虚设。这就意味着,没有法定角色的具体认定,党组织在民办高校就很难有如同在公办高校中那样的影响力,其党建工作的开展也不可能取得大的成效。

(二)党的机构不健全。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在《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对于建立党的组织、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上明确规定,“凡经教育、劳动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依照国家有关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力量兴办学校,已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必须及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但从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资料来分析: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党组织由于隶属关系的不同,单独建立党委的不多;有的学校已具备了建立基层党组织的条件,但没有及时建立,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处于空白状态;许多学校的党建工作或者无人管无人做,或者勉强走个形式,并不考虑实际效果;学校已经建立基层党组织的,根据党建工作的需要设立专门的党的工作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党务工作人员不多。组织机构尚且不能健全,自然也就很难形成坚强有力的核心,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即使去领导,其作用也会大大削弱。

(三)党务工作不规范。民办院校党务工作职责多数处于很不规范和无序的状态。比如,党在组织和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相关教育活动时有时无,时紧时松,存在随意性;对于宣传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党的各项政策方面也缺乏计划和系统性;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许多院校党委基本不闻不问,认为那是既然是教学,就应由教务处统一管理,而与党组织无关;对于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在理解上认为其更主要的是管理而不是思想政治工作;团的管理工作也不规范,以党建带团建的任务有许多民办院校还没有承担起来;工会组织建设滞后,目前约有一半以上的民办高校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

(四)党员队伍不稳定。民办高校人员流动性大,党员成分比较复杂,许多新调入教工党员组织关系还在原单位,他们不愿转入民办高校,也有一部分党员不愿表明身份,成为“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地下党员”等。究其心理原因,有的党员认为自己受雇于学校老板,随时可能被“炒鱿鱼”,觉得低人一等,缺乏工作的主动性;有的党员从公办高校转聘到民办高校的党员,认为是不是党员无所谓,只要待遇好,挣钱多就行。加上目前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地对民办高校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在客观上给这种队伍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五)工作条件不到位。一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没有专项经费、固定场所,即使有一定党建经费的院校其经费来源往往也仅限于上级拨给学校党组织党建与思想教育的少量党费,而将党建经费列入到学校年度经费之中预算的民办高校很少。党组织在办公、经费和活动条件上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工作,在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形,一些必要的活动没有办法落实,一些基层党务工作出现真空。

三、解决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民办高校决策者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民办高校的决策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无论公办高校与民办院校,都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党对民办院校政治领导地位不但是法定的,而且是必须的。同时还要懂得,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是否得力,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整体工作的成效,特别是在目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民办高校要想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没有健全与先进的党建工作是无法做到的。为此,民办高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认识上去了,思想才会重视,思想重视了,一些实际问题才能得以有效解决。

(二)找准位置,明确党组织在民办高校的职责和任务。民办高校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种类型,在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要覆行政治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民办院校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以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另一方面在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党组织要严格执行党章规定,全面落实党组织的基本任务,在各项工作中起到表率作用,“以有为而有位”。要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意见》的精神,准确把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不越位,不缺位,建立健全适应民办高校党建要求的工作机制,切实有效地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三)健全机制,确立党群工作一体化的工作体系。民办高校部门编制紧张是一个很客观而普遍的现实,党组织机构设置不可能与公办学校一样宽松。针对民办高校特点,党组织在设置上可以采用党群工作一体化的方式来进行。即,党的领导机构与其他工会机关、共青团机关结合起来设置岗位,在人员上采取相互兼职,工作上形成互相支持、同步进行的局面,这样,不但能解决党组织领导机构设置的问题,还能提高党对工、团组织的影响力,以此壮大群众基础,并形成凝聚力,有效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当然,这种联合设岗编制形式要有个“度”,要在不影响履行职责和工作效果的前提下,一定程度的有限制的联合设置,目的是既加强了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又照顾到了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至少这种度如何设定,需上级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标准。

(四)夯实力量,建设一支与民办高校发展相适应的党的队伍。首先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要进一步规范上级党委向民办高校派驻督导专员的制度,明确督导专员的权责,促进学校依法规范办学和持续健康发展;要采取民办高校自主选择,上级党委考察任命的方式,从有关部门和公办高校选聘一批精明强干的长期从事公办高校党务和教育工作的领导干部担任民办高校党委书记;要设立健全的党务工作机构,配备政治思想素质高、党性强、善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班子,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思想、理论、政策水平,使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要规范团工组织,以党建带团建,培养党的后备力量,建立工会组织,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探索并建立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进行流动党员、隐行党员的排查工作,把履行党员义务和保障党员权利相结合,把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衔接起来,走出一条融教育、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党员管理新路子。

总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民办院校要端正办学思想,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大力加强党建工作。要解决好新常态下民办院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必须通过大力加强民办院校的党建工作,为民办院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使民办院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既是巩固民办院校办学成果、自身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106(2016)06- 0023- 03

*作者简介:刘国辉(1962—),男,大连艺术学院思政部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民办民办高校常态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