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问”促“深思”
——以《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例

2016-04-11 18:59江苏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浦黎霞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25期
关键词:李时珍事例预设

江苏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 浦黎霞

以“精问”促“深思”
——以《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例

江苏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 浦黎霞

语文课堂提问是师生对话交流、理解知识、训练思维、提升能力的必备手段;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实现自我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通过思考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帮助语文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达成教学目标。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和有效性。有的问题过于简单,表面上营造了热闹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有损学生思维深度的培养;有的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能力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问随意,表述不清,往往让学生一头雾水,思维水平难以提高。

那么,语文课堂要如何来设计提问,组织提问,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精心预设,抓点提问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课堂的生成性,但并不意味着对预设的否定。相反,只有在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教学才有可能灵动生成,走向高效。可以这样说,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预设是使教学高效的必要条件。在预设中,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没有高质量的问题,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思维活动。教师要善于解读教材,了解学生,设计精当、灵活、有效的问题,让问题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五年级的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议论文,主要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学生在四年级时学过《说勤奋》一课,对说理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的备课中,笔者拟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说理文具有的“结构严谨、材料典型、语言精简”三个明显的写作特点。于是,备课中,笔者除教学常规性预设之外,还设计了四个逐层深入的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课文选取了三位名人的典型事例?(设计初衷:尝试让学生感悟事例“一两个”说服力不够,而“四五个”又嫌啰唆重复,“三个”恰如其分)

问题二:为什么是这三个而非另三个?(设计初衷:结合文中的一句重点句:“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中的“古今中外”,体会这三个事例中的人物——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正是涵盖了“古今中外”,人物选择非常巧妙)

问题三:为什么这么写而非那么写?(设计初衷:通过比较策略,将文中李时珍的事例描写和以前学过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比较,体会写法的不同,继而感悟出说理文的语言特点)

问题四:既然这三人的事例已经能很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雨水的事例能否省略不写?(设计初衷: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正反结合的论证方法,能进一步说明自己所持观点的正确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并达成共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说理文的特点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可以说,让五年级的学生感受议论文的写作特点,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四个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攻克”了重点,“围歼”了难点。

二、捕捉信息,适时追问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新的问题”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发挥对话中的“首席”作用,在学生困惑处、表达含糊处、认知矛盾处、似懂非懂处及时追问,延伸引导,拓宽新一轮的思维空间,跨入进一层的思维深度。

备课环节设计的问题,正是这样一环紧扣一环,教学也循着这几个问题逐层深入。事实证明,课堂的生成远比预设要精彩许多。

【问题一】

师:同学们,作者为了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选取了几个人物的事例?

生:三个。分别是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

师:为什么是三个呢?

生:举一反三,反过来也可以说“举三反一”,举了三个人的例子就能很好地证明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生:前几天我们刚做过的一篇阅读理解提到:人们的思维习惯于用“三”去思考问题。我想两个少了点,四个又多了点,三个正好。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成了作者的知音!许多说明道理的文章都喜欢用“三个”来选取事例。

【问题二】

师:刚才,我们也举了许多例子,谈迁、司马光、竺可桢、童第周、牛顿……(均为学生在课堂上补充的事例),这些事例能不能证明作者的观点?

生:也可以。

师:那为什么偏偏是这三个而非另外的三个,比如:爱迪生、爱因斯坦和童第周?

(片刻的静默)

生:因为文章要得出的结论是“古今中外”的人取得成功都是需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这三个人恰恰涵盖了“古今中外”,就十分有说服力。

生:如果像老师说的,选择爱迪生、爱因斯坦和童第周,“古”就没有了,那么读者就会想:难道古代的人成就事业就不需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吗?

生:这样和文章中的“古今中外”就不匹配了。

师:看来还真的不是随便举例子的呢,这正是说理文“选材典型”的力证啊!

【问题三】

师:同学们还记得去年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吗?同样是写李时珍的事例,《李时珍夜宿古寺》里,他住古寺、啃干粮、尝药草,写得多么生动,而这篇课文却只寥寥数语。为什么这么写呢?写得具体点不好吗?

生:《李时珍夜宿古寺》里,李时珍是主要人物,当然要写得生动具体些,而这篇文章中有三个人物,就不能太具体了。

师:是这样吗?

生:我觉得刚才的回答不对。这是一篇说明道理的文章,就像我们以前学过的《说勤奋》是一样的,举例子只是为了能更好地证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不需要写得特别生动,只要写清楚就可以了。

生:我也这么觉得。《李时珍夜宿古寺》是写人的文章,写的就是李时珍,当然要很具体很生动地写他的一些细节,而这篇文章是说明道理的,人物不需要写得太详细。

师:我听懂了,说理性的文章,语言要精简一些。

以上三个环节,教者不失时机地追问,不满足于既得答案,反复在前次提问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努力追求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真正弄懂弄通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这些追问,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举一反三,或瞻前顾后,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火石。

三、倾听对话,联结串问

佐藤学强调,所谓“学习”就是同教科书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的伙伴们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那么,怎么相遇和对话呢?首先,要基于文本,要有自己的思考。其次,要创设出相互倾听与对话的氛围,全体师生成为一个团队,愿意完整地接纳他人的想法,并由此触发自己的思维,不断补充、不断联系、不断拓展、不断深化,努力贴近文本内核。此过程中的串问,远不再是课改之前有些教师满堂灌的提问方式。课堂成为这个团队合作的现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以自己不露痕迹的“问”串联起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适时巧妙地调控、点拨、引导、诱发。

【问题四】

师:既然三个事例已经正好了,既然古今中外都涵盖了,既然道理说得那么明确了,那雨水的事例是否多余,能否省略不写呢?

生1:不能省略。(思考)

师:不能,为什么呀?

生1:我也有点说不上来,但是书上写的总不会错。

(生笑)

师:真的吗?可是古人教育我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呢,再好好想想!

生1:我有点说不上来,就是觉得写雨水挺好的,雨水和太极洞的水滴相比,它没有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就不能滴穿石头。写了雨水,我觉得大家更相信事情要做成功,就必须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否则我们就像雨水一样了。

(沉默)

生2:老师,我补充一下,我觉得他刚才回答得很好。三位名人是做到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成功了,而雨水却没有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失败了。文章是从不同的两个方面来写的。

师:你们都是火眼金睛,越来越接近真理了!其他同学怎么看?

(生思考,教室里一片安静)

生3: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成功是必须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写雨水的事例,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如果像雨水这样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就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了。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就是既写了好的一面,也写了雨水不好的一面。

师:你不仅能结合自己的体会谈理解,而且能联系文本来谈发现。我们能不能这样来理解,如果三个人物的事例是从正面来说明作者的观点——

生1:写雨水就是从反面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生2:老师,我现在知道了,一篇文章中既有正面证明,又有反面证明,就更有说服力了,读的人就更能觉得作者说的是对的了。

师:你说到点子上了!给你点个赞!如果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生齐: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反之,如果像雨水那样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生齐:就一定不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我们能否这样总结:正是正反两方面的事例结合,使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更深入人心了?

生:是的!

以上教学实录就是师生、生生以及师生和文本之间不断对话的过程。形成对话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 “串联”,就是努力让每个人的发言不仅同文本建立联系,也和同学的发言建立联系,和自己先前的发言建立联系。而教师也通过倾听和补充,使学生对所述看法进行更具体、细致的描述,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促使彼此的对话向纵深发展,向广度拓展,实现学生思想的晋级跨越。教师的串问言语并不多,但都落实在关键处,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倾听、相互补充,在大家“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三言两语的串问,让他们“柳暗花明又一村”。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样的对话环境中,适度冷场,适度沉默,正说明学生的思维、情感、记忆和经验被复苏、被激活、被联结。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认真聆听,在学生思维的停顿处,在问题的困惑处给予点拨,诱发下一轮的思维碰撞,将课引向深入。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只有在教学预设时精心设问,在教学过程中锤炼课堂追问,在师生对话时又不断联结串问,引导合作探究,才能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

猜你喜欢
李时珍事例预设
解码李时珍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中国药神李时珍
秒变戏精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