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篇 什么是心身疾病

2016-04-11 22:12
保健与生活 2016年8期
关键词:心身疾病躯体溃疡

喜好炒股的老李,半年前遇到了股灾,损失了大半辈子的积蓄。在这之后他一直郁郁寡欢、精神萎靡,不思饮食,常独处叹息,身体也日渐消瘦。最近他还感到胃部胀气、难受,常恶心、呕吐、口干,身体容易出汗,家人带他来医院就诊,经医生反复询问病史和排除各种疾病可能后,老李被诊断为心身疾病,需要住院进行治疗。

近年来,随着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心身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身疾病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常见的心身疾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哮喘、甲亢等。

一、特点

①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前即存在,但患者本人不一定能意识到;②有躯体症状和体征,也可能有实验室指征;③疾病常累及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支配的某一器官;④心身疾病导致的生理变化比较强烈和持久。常见的有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性功能障碍、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冠心病等。

二、影响因素

现实的应激事件或潜在的负面情绪可以导致或加重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皮肤病等心身疾病。一般认为,精神刺激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中介机制,继而影响内脏器官而导致心身疾病。除此之外,心身疾病的发生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1.情绪反应:情绪分为正性情绪(即积极、愉快的情绪)和负性情绪(即消极、不愉快的情绪)。正性情绪有益于身心。负性情绪作为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反应,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但如果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久,则可能导致机体功能失调而致病。

2.个体易感性与行为模式:患者的生理状态、遗传素质、本身的性格特点与行为模式都和躯体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A型行为模式的人一方面雄心勃勃、不知疲倦、好胜心强,另一方面表现暴躁、缺乏耐心,他们患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较大;B型行为模式的人容易满足、随遇而安。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大多比较被动、好依赖、缺乏创造性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则安静、敏感、情感不易外露。癌症患者往往克制自己的情感,不善于发泄,长期处于矛盾、抑郁和失望之中。

三、临床表现

常见的躯体疾病表现有如下几种:

(一)进食障碍

1.神经性厌食:其核心症状是对“肥胖”的恐惧和对形体的过分关注,刻意控制饮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

2.神经性贪食:患者反复发作性大量进食,有不能控制的饮食欲望。在发作期间,为避免体重增加常反复采用不适当的代偿行为,如自我诱发呕吐、滥用药物、间歇进食等。

3.神经性呕吐:进食后出现自发的或故意诱发的反复呕吐,不影响下次进食的食欲,常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心情不愉快等。

(二)睡眠障碍

1.失眠症:入睡困难、易惊醒、自觉多梦、早醒等。患者常对失眠感到焦虑和恐惧,严重的还可影响其社会功能。

2.醒觉不全综合征:由于生活节律的改变,引起白天醒觉不全,表现为记忆差、疏懒,不能很好地进行工作和学习。

3.嗜睡症:白天或夜间过度睡眠。此症并非其他神经精神疾病所致,常常与心理因素相关,发作持续一个月以上。

4.此外还有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及睡行症(梦游症)等。

(三)性功能障碍

1.性欲减退:持续存在的性兴趣和性活动降低,甚至性功能丧失。

2.阳痿:成年男性在性活动的场合下有性欲,但难以勃起或勃起不充分或历时短暂,以致不能完成性交过程,但在手淫、早晨醒来等其他情况下可以勃起。

3.女性阴道痉挛、男性早泄等。

(四)支气管哮喘

当患者遇到首次诱发其哮喘的场景时,即使没有相应的致敏原也可能出现哮喘发作,该类患者多依赖性强、懦弱、敏感、情绪不稳和以自我为中心等,容易受情绪的影响。

(五)消化性溃疡

胃肠道是最容易受情绪影响的器官之一,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都可使消化活动受到抑制,而情绪的改善则有利于胃溃疡等心身疾病的康复。

四、诊断

1.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病理生理学变化。

2.明确病因,确定心理-社会因素存在,且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病情改变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

3.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性格和易感性有某些关系。

4.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

五、预后

心身疾病的病程和预后与相应的疾病相关,目前尚无比较明确的研究结果,有些会迁延不愈,有些会得到周期性的缓解和复发。

猜你喜欢
心身疾病躯体溃疡
心身疾病 宜先治心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您了解心身疾病吗?
现在干什么?
都是“溃疡”惹的祸
搬家
老年心身疾病诊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