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环境目标落实
——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会议简述

2016-04-12 00:22赵文武
生态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环境署议程决议

刘 月,赵文武,张 骁

北京师范大学 资源学院, 北京 100875



助推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环境目标落实
——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会议简述

刘月,赵文武*,张骁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 100875

摘要: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于2016年5月23日—27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来自174个国家的25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主题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环境目标”。会议聚焦于最新的全球、区域和国家环境问题,审视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环境目标的落实情况,并最终达成了25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于中国而言,应该在落实2030议程环境目标的过程中,加快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环境保护;人类健康

2015年,联合国召开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该议程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其中,约有一半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有关,包括贫困、健康、粮食和农业、水和卫生、人类居住、能源、气候变化、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海洋和陆地生态环境等。环境问题在2030议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环境目标的落实将会有力推进2030议程在全球范围内的落实[2]。2016年5月23—27日,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The second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ssembly)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总部举行。其主题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环境目标(Delivering on the Environmental Dimension of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来自174个国家的25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包括123名部长级代表、230名商界代表和400名主要团体和利益相关方代表。会议聚焦于最新的全球、区域和国家环境问题,审视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环境目标的落实情况,并最终达成了25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此外,大会还举办了专题座谈会、可持续创新博览会及科学政策论坛等分会活动,分享前沿环境科技创新成果,就可持续发展议题展开多方对话,共同为全球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绘制蓝图。

125项决议推进落实环境目标

大会在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海洋垃圾、化学品和废物以及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等问题上达成25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作为全球行动应对环境挑战的核心内容,推进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3]在全球范围内的落实。具体如下:

(1)非法动植物贸易:作为本届会议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该决议旨在敦促成员国在国家层面上采取进一步措施,通过国际和地区合作,防止、打击和消除野生动植物及相关产品的供应、运输和需求,从而终止非法贸易。对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的国际财团和非洲大象保护基金予以支持,针对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猖獗的地区,或受其不利影响的社区,引入“替代生计(alternative livelihoods)”达到可持续发展。

(2)海洋垃圾和碎片:决议指出,现估计有5.2万亿塑料碎片漂浮在海洋中,对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损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成员国应号召产品制造商关注含有有“微型柔珠(microbeads)”和可降解聚合物的产品;同时,联合国环境署应针对海洋垃圾帮助制定和实施国家和区域行动计划,尤其关注那些海洋垃圾最大来源国家和地区。

(3)化学品和废物:决议号召各成员国将化学品和废物管理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中的优先事项;要求私营部门在化学品和废物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并针对铅的管理出台特别行动计划,要求各国在国家或地区层面确保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

(4)沙尘暴:呼吁联合国环境署建立全球沙尘暴观测和研究网络,研究沙尘暴的防控和治理,解决沙尘暴带来的环境威胁;各国要加强沙尘暴监测、数据收集和信息共享;区域发展银行要加大对区域行动方案的投资以应对挑战。

(5)食物浪费:食物浪费在碳排放量、资源使用、消除饥饿等方面都与《2030年议程》、《巴黎协议》的实施休戚相关。决议呼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市场激励和提高技术以从生产环节减少浪费等措施,每年减少三分之一的粮食浪费[4]。

(6)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呼吁各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依照可持续发展10年方案框架(10YFP—10 Year Framework of Programme o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5],同时结合本国国情、能力和优先事项,采取必要措施实现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目标。

(7)武装冲突地区的环境保护:决议指出,健康的生态系统和可持续的资源管理有利于减少武装冲突的风险;呼吁各成员国采取适当措施,对于遭受武装冲突的国家,要在国际人道主义法律框架下,遵守国际义务,保护环境。

(8)中期战略、工作方案和预算:决议通过了环境署2018—2021中期战略(MTS—Mid-Term Strategy)和2018—2019工作方案(PoW—Programme of Work)和预算。

(9)区域环境论坛的角色和作用:明确了在支持加强现有亚太、非洲地区区域环境部长论坛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新的区域环境论坛召开,促进全球特定区域国家间的沟通和合作。

(10)海洋问题:要求各成员国通过区域性海洋公约和行动计划在海岸带管理和海洋空间规划上加强合作,同时协调国家和国际法律,加强对保护性海洋区域(MPA—Marine Protected Areas)[6]的监管;要求联合国环境大会通过区域海洋计划,协助各国落实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和海岸带环境管理。

(11)保护生物多样性以提高人类福祉:号召各成员国以生物多样性公约(CBD—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7]和2011—2020生物多样性策略计划(Strategic Plan for Biodiversity 2011—2020)[8]提供的原则和方法为基础,促进生物多样性在农业、林业、渔业、旅游业等不同部门间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保证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9]。

(12)可持续的自然资本管理:决议指出自然资本的概念仍在讨论之中。自然资本的价值化和核算有利于国家对现有自然资本进行评价和监测环境退化;决议要求各成员国采取措施促进自然资本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护,同时将自然资本信息应用国民核算、发展规划和决策制定之中[10]。

(13)联合国环境署的引领作用:联合国环境署应继续发挥其在环境可持续发展上的引领作用,加强与民间团体和私营部门的密切合作,同各方一道落实2030议程和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14)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多边环境协定(MEAs—Multilater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之间的关系:该决议旨在通过对体制、责任、行政和财务框架进行明确,更好地促进两者间合作和协调关系。

(15)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多边环境协定之间的协同增效:加强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跨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Intergovernmental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11]间的合作,促进数据、信息和工具的相互可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16)可持续的珊瑚礁管理:决议要求各国政府加强同渔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和其它民间团体的合作,通过积极建立和管理海洋保护区、海洋空间规划等措施保护珊瑚礁。

(17)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鼓励各成员国在融资、科技转化、能力建设、制度支持上加强合作,推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方式(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Accelerated Modalities of Action)”的落实,同时加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学习、信息交换和合作。

(18)环境教育投资:决议要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各成员国继续提供环境教育、训练和能力建设机会,帮助其将环境教育应用于相关课程之中。

(19)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防治:决议指出健康的草地和牧地生态系统对经济增长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鼓励各国在风险灾害管理、早期预警系统和安全网络计划等方面投资,在国家、区域和全球范围内应对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防治。

(20)落实《里约宣言》原则10(Principle 10 of the Rio Declaration):原则10要求“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决议指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在此方面的进步将会有效促进区域环境问题解决。

(21)环境法:决议强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亟需推进环境法的建设。要求各国确定国家协调中心用以信息交换,同时要求联合环境署应给出各成员国有效的立法和执法框架。

(22)支持《巴黎协定》:决议指出联合国环境署应该加强对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继续加强在教育训练、公众意识、公众参与、公众获取信息上的努力,从而更好地落实协定。

(23)管理信托基金和专项捐款:决议通过了增加若干信托基金用于支持环境署工作方案,同时通过了区域海洋信托基金计划。

(24)联合国环境大会的周期审议:决议将联合国环境大会举办周期改为奇数年份并确定第三届大会的时间为2017年。

(25)议事规则修正案:决议对现行的联合国环境大会议事规则进行了进一步审议和修正,包括委员会和工作组设置、利益相关方参与政策的认可流程和认可标准等具体细则。

2健康星球,健康人类

会议期间发布了《健康星球,健康人类》报告,提出了环境健康和人类健康之间新的联系。报告指出,每年因环境恶化而过早死亡的人数比冲突致死的人数还要高234倍,充分论证了维持健康环境的重要性。报告表明,生态系统破坏、气候变化、无规划的城市化、不健康和浪费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成为影响环境健康的主要因素,而空气污染、缺乏洁净水和卫生设施、化学品暴露、自然灾害等则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在此报告的基础上,大会举行了以“健康环境、健康公民”为主题的部长级政策论证会议(ministerial policy review session),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领域的合作、政策和工具。大会期间还发布了其他报告,探究了塑料垃圾、含铅涂料和人畜共患疾病等问题。

3专题座谈与创新博览

大会的分会活动主要有专题座谈会(symposia)和可持续创新博览会(Sustainable Innovation Expo )。其中专题座谈会的两个主题为“加速可持续发展投资”和“环境变化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关注到私营部门(private sector)在提出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创新、就业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加强与私营部门的互动,邀请主要公司、投资机构、基金会、银行、保险公司和民间团体,举办了一场为期四天的可持续博览会。该博览会主要包括南南合作、大数据及创新、空气质量、可持续能源和科技、女性创业者、废物管理、全球公共资源投资、城市2030、海洋和蓝色经济9个主题。博览会期间还进行了政策制定者与私营部门的小组讨论,探讨全球环境挑战和解决方案。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和来自外交部、东盟环境保护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代表们组成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发布的《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报告指出,1998—2013年,北京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各项空气污染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另外,由中国环保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布的《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也从国家战略层面体现了中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做的努力。

4结语

本次大会汇集了全球环境领域的最高决策者,聚焦当今世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共议决策。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的主题,昭示了一条在生态极限(ecological limits)内人人享有繁荣的道路。当今社会,我们正面临着气候变化、不可持续的消费与生产模式、贫穷、失业和粮食不安全等重重危机,为了应对这些危机,全球必须发挥空前的团结精神,在所有国家、所有利益攸关方和全体人民参与的情况下[12],尤其需要关注最脆弱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也要关注冲突中和冲突后国家;环境事关所有人,加强环境教育、提高民众绿色消费意识、激发公众环境思考、号召全民参与环保将会有力增强环境政策的智力支持和促进环境目标的落实[13]。另外,本次大会关注到私营部门的创新和技术可以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跨越式发展,呼吁私营部门参与到政策制定者中来,创造绿色经济所需的创新投资环境,开拓和采用高效和清洁的解决方案应对当今环境挑战。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和行动计划,为各国明确了一个应对目前严峻环境挑战的全球协作行动方案,将会有效推进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环境目标的落实。

对于中国而言,应该以此为契机,通过与国际社会交流互动,加强环境宣传,提高公民、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同时通过构建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14],积极落实2030议程中的环境目标,加快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Colglazier 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enda: 2030. Science, 2015, 349(6252): 1048-1050.

[2]Terama E, Milligan B, Jiménez-Aybar R, Mace GM, Ekins P. 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 as an economic asset: global progress and realizing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 Science, 2015, 1-6.

[3]United Nations. Paris Agreement. Paris: The 21st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2015.

[4]Julian Parfitt MB, Sarah Macnaughton. Food waste within food supply chains: quantification and potential for change to 2050.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0, 365(1554): 3065-3081.

[5]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10 Year Framework of Programme o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Rio: The Rio+20 Conference,2012.

[6]Edgar GJ, Stuart-Smith RD, Willis TJ, Kininmonth S, Baker SC, Banks S, Barrett NS, Becerro MA, Bernard AT, Berkhout J. Global conservation outcomes depend on marine protected areas with five key features. Nature, 2014, 506(7487): 216-220.

[7]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Rio: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1992.

[8]Larigauderie A, Prieur-Richard AH, Mace GM, Lonsdale M, Mooney HA, Brussaard L, Cooper D, Cramer W, Daszak P, Díaz S.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science for a sustainable planet: the DIVERSITAS vision for 2012-20.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2012, 4(1): 101-105.

[9]MR R, WM A, L B.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hallenges Beyond 2010. Science, 2010, 329(5997): 1298-1303.

[10]Ruckelshaus M. 保障自然资本与人类福祉:中国的创新与影响. 生态学报, 2013, 33(3): 669-676.

[11]A L, M S, RT W. Biodiversity assessments: IPBES reaches out to social scientists. Nature, 2016, 532(7599): 313-313.

[12]刘源鑫, 赵文武, 王军. 协同应对全球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未来地球2025愿景”. 生态学报, 2015, 35(7): 2414-2417.

[13]Rowe D.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Science, 2007, 317(5836): 323-324.

[14]Schroeder P. Assessing effectiveness of governance approaches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4, 63(2): 64-7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425301)

收稿日期:2016- 06- 13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Zhaoww@bnu.edu.cn

DOI:10.5846/stxb201606131134

刘月,赵文武,张骁.助推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环境目标落实——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会议简述.生态学报,2016,36(12):3843- 3846.

猜你喜欢
环境署议程决议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经验启示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视频出席纪念联合国环境署成立五十周年特别会议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德国《2010议程》议会辩论的话语分析
联合国环境署再度拉响警报:世界正朝向升温3.2摄氏度迈进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15周年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
“环境大使”的求索与滴水之光
G20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