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助推职工科技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2016-04-12 03:49李建芳
上海工运 2016年1期
关键词:工会职工技能

李建芳

工会助推职工科技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李建芳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上海市政府又提出了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全民科技创新已成为时代的大趋势。

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组织职工搞好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参与“双创”的工作要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路径,也为工会今后长期服务职工发展的新常态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助推职工科技创新,成为基层工会所要探讨的重点。

一、建立职工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管理的日趋成熟,人在企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如何做好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如何更好地推动职工科技创新,一直以来是工会所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工会应坚持“以人为本”和“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的指导思想,以职工科技创新带动企业持续发展为动力,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保障职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会应与企业行政、人事部门密切合作,建立起合理的薪酬奖励制度,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建立激励机制,如在物质层面设立职工创新金点子奖、创新效益奖等,对那些参与到科技创新中的职工以兹鼓励,或根据职工创新成果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按一定比例提成奖励,从而更大程度激发职工技术创新的热情;在精神层面,对优秀知识型、创新型职工和主动学习、提高技能的职工予以表彰和嘉奖,提升优秀职工成就感。激励机制的设立能激发职工创新工作的斗志,使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理想与目标,对企业产生深厚的归属感,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工会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职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需求,解决职工科技创新中的难题,在工作上支持创新人才发展,生活上关心创新人才需求,人格上尊重创新人才个性,心理上体谅创新人才可望,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会要把职工科技创新工作碰到的难题、需求和信息及时反映给企业,使企业在完善各类激励机制方面更加人性化、更加科学合理。

二、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路径选择

作为工人阶级代表的群众性组织,工会在组织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组织巩固现有平台

目前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围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平台有三个:一是合理化建议,二是班组QC小组活动,三是科研项目。三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是:管理部门不同。合理化建议活动主要以工会牵头,综合技术、管理、安全、质量等企业方方面面小改小革的职工创新活动;QC小组活动质量控制小组主要由工程质量部门牵头,涉及职工的内容就是围绕工程或产品质量运用人、机、才、环、法鱼刺图等进行攻关;科研项目主要以总工程师室牵头,涉及职工以技术员为主,内容就是企业未来发展所需项目的前沿技术等研发工作。

工会要着力巩固现有的职工科技创新平台,可以协同各部门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搭建,制订各种激励机制,将三项职工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如与科技部门合作评选科研项目中的优秀职工并授予“科创先锋”称号;与工程管理部门合作评选“项目精品员”称号;对优秀合理化建议进行特色命名等等。最大程度上激发职工的创造力潜能,鼓励全员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2、拓展挖掘基础平台

工会要在巩固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拓展职工创新基础平台,发掘新的平台。一是要夯实技能型比武这个大平台,主要是面向一线职工技能培训、骨干培养等方面,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继续开展各工种技能比武活动,让企业一线生产力,由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密集型转移,培养一线“蓝领”梯队;二是要探索技术型比武这个新型平台,主要是面向大学生、工程技术领域职工。要运用现代科技软件、网络平台和前瞻性课题进行技术比武,让企业在创新设计、未来发展中能引导技术职工的创新意识,激发技术性职工的创新潜力,打造技术“白领”梯队;三是要拓展管理型比武这个竞争平台,主要是面向各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前期的培训,因为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企业长远发展之基石。开展管理型比武要从案例分析、知识竞赛和模拟课题等多方面入手,优化“金领”梯队。围绕企业需求的重点、难点、热点开展技术练兵和技能比武,通过同台竞赛,激发职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开发创新意识,引导职工围绕企业发展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3、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

人才的培养是企业革新的重要工作,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工会组织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搭建全方位的培训平台,定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精心制订培训规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扎实做好培训工作,将生产与职工发展联系在一起,促进职工技能实现专业化成长。有条件的工会可以尝试组织职工中的能工巧匠、金牌技师、经验丰富的专家能手开办讲座或分享会,通过面对面解说、手把手教授,让广大职工掌握实实在在的技能。推广“师徒带教”、技艺传承,鼓励各领域专家培养各自领域的接班人,将专业技能一代代地传承下去。通过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技能领军人才的技术攻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促使技术创新和高技能人才成长互相融合,给技能领军人才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交流平台,更好发挥其技能攻关、带徒传艺、技艺传承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效率,进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4、探索“互联网+”新模式

在工会组织方面,引入“互联网+”概念,借助互联网管理模式,充分整合有效资源和推广应用,以管理创新带动企业职工创新。互联网是当下信息传播主要渠道,工会要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为职工科技创新搭建平台,将各个层次各类创新信息纳入到互联网这个平台。通过信息传递,推广职工科技创新的成果,其目标是将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由原来的企业内部活动转向为社会科技创新活动,让职工科技创新的成果成为全社会科技创新的分享经验。其主要路径可分为平台建设、要素载体、分类信息、成果分享、机制激励等,目的是让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职工通过“互联网+”这个科技创新平台将自己的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为需要的企业所用。当然工会也要通过不断改革,在组织架构、标准制订、信息沟通、激励应用等方面为职工科技创新创造环境,将人性化管理和创新激励融入工作中,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发职工的创新潜能为己任,维护职工们的合法权益,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工会要做职工科技创新的守护者、传播者,做职工创新意识的“贴心人”,为他们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引领职工发挥“工匠精神”,让他们专注于做精做细本职工作。工会要成为推广职工创新技术、提振职工科技创新士气的原动力。

三、将职工科技创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愿景规划倡导创新力

工会组织可制订职工入职后的企业职工愿景规划,以简明的职工科技创新口号引导入职职工的科技创新活动。创新职工文化,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发职工活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企业的软实力,推动企业文化全方位繁荣发展。

2、打造“学习型企业”文化

工会要发挥“学习型企业”的思路,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帮助职工树立个人学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新思维。积极开展启发式、互动式、知行合一的学习活动,重视团队学习,通过岗位练兵、技能小组等方式,把学习融入日常工作中,使职工在团队学习的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树立企业的学习观,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成长,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企业文化建设引入职工价值观念

现在企业中80后、90后职工占的比重相对较大,青年员工在个性方面都有很强的表现,他们敢想敢做,想法更加新颖,更富有创造力,更具有新时代的特征。而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以集体观念、团队精神作为重点,与时代特征存在间隙。工会要适当引入年轻一代的职工个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观元素,开展一些座谈会,让广大职工拥有一个交流想法、意见的平台,充分听取、积极采纳青老职工的建议,并为那些提出合理的具体化意见措施的职工颁发企业文化建设奖项,以兹鼓励。为传统企业文化注入的新观念和想法,能够使企业文化永葆生机、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孕育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企业价值观,在宽松、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企业氛围中,才能培养出更多富有想法、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职工。

总而言之,时代在变化,企业在变化,职工在变化,正确引导职工科技创新的内涵也在变化。“万众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作为职工权益的捍卫者,工会有责任把握时代潮流,正确引导企业职工树立科技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工会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现有资源,拓展视野,拓宽路径,努力打造有助于人才培养的有益平台,在职工科技创新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才能营造出良好的科创氛围,充分调动起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使他们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大潮中来,成为带动企业创新发展、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

(作者系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制造分公司工会主席)

猜你喜欢
工会职工技能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数读·工会
职工书画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劳动技能up up!
工会
秣马厉兵强技能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