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体育社团实体化转型发展研究

2016-04-12 06:07吴建逊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体化韶关市社团

吴建逊(韶关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韶关市体育社团实体化转型发展研究

吴建逊
(韶关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对韶关市体育社团组织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结果显示:韶关市体育社团实体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绝大部分社团组织在经济方面基本已经可以“自给自足”,并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起到不可或缺作用.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社团组织成员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场所、体育设施等还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社会体育人才匮乏等方面.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优化管理模式和强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

体育社团;实体化;全民健身;韶关市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广东省政府和省体育局一直高度重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韶关市群众体育健身的发展.韶关市近几年经济水平有所提高,然而总体上还是落后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由于受经济水平影响,体育社团功能发挥就受到一定影响.据了解,全市(包括县区乡镇)各种群众体育协会社团在民政局和体育局注册的共有86个.这些体育协会为韶关市全民健身体育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韶关市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相对珠三角发达地区较为缓慢,全民健身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也相对较为滞后.对韶关市体育社团组织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韶关市体育社团协会作用功能,把握其发展现状.为其实体化转型发展进一步研究,从中找出适合其体育社团协会发展的道路,从而为韶关市体育社团协会客观发展提供参考,并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韶关市武江区、浈江区、曲江区和新丰县、翁源县、始兴县、南雄市、仁化县、乐昌市和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体育社团协会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通过对近年有关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以及深入韶关市体育群众科研究相关资料,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顺利完成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表发放到韶关市体育局群体科及10个县(市)区体育局办公室,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1.2.3访谈法

深入韶关市体育局主管体育社团主管部门群体科、各县(市)区体育局办公室,以及与部分体育协会工作人员通过电话、QQ和微信等进行交流沟通,获取第一手真实资料.

2 韶关市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2.1韶关市体育局对体育社团协会建章立制

近几年来,市政府对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韶关市体育局在2010年6月29日颁布了《韶关市单项体育协会暂行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接着陆续出台了《韶关市单项体育协会组织考评办法》、《韶关市单项体育协会参加省以上比赛奖励办法》、《韶关市单项体育协会财务管理制度》等体育协会管理规章制度.为了规范体育社团管理,大部分体育社团协会也制定了本社团协会的管理规章制度.相关规章制度出台对体育社团和会员规范化发展有较大帮助和约束力,也有利于体育社团协会有秩序、规范化发展.

2.2韶关市体育社团单项体育协会建设基本情况

在韶关市体育局群体科登记注册的韶关市体育局直接主管的单项体育协会有老年人体育协会、乒乓球协会、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足球协会、武术协会、太极拳协会、木兰拳协会、体育舞蹈协会、文化体育协会、信鸽协会、钓鱼协会、溜冰协会、排舞协会、汽车摩托车协会、自行车协会、登山协会、桥牌协会、棋类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绿道协会、体质测定和运动健身指导协会、跆拳道协会、户外运动协会、全民健身体育运动协会、门球协会、越野运动协会等共27个体育单项协会[1].每个协会都有负责人,各协会负责人称谓不一样,有称主席、会长、理事长、理事、秘书长等.各项目负责人或法人代表基本上各行各业都有,职业分布较为均匀,而且各协会机构建设比较完善,还有副职助手或多名成员一起管理等.开展得比较好的协会还专门聘请办公室负责管理日常事务,如篮球和足球协会就专门聘请了一位专职工作人员,其他协会暂时没有固定专职工作人员.包括县一级协会情况基本相似.各协会成立时间参差不齐,老人协会在1985年就已经成立,已有30多年历史,而且也开展得较好,为韶关市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还有比较传统项目如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足球协会等都是在1996年比较早时成立,2011年开始至今每年都有新兴协会成立,特别是在2014年一年之内成立了5个协会.从协会类型及分布性质来说涵盖面比较广泛,并能根据地处粤北山区特色,结合自身山多风景优美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资源优势.近几年来建立了目前较为热门的登山协会、绿道协会、户外运动协会和越野运动协会等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协会,为推动当地体育运动发展作出自己一份微薄力量.说明体育社团协会为当地全民健身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3韶关市各县(市)区体育局组织的体育社团单项体育协会建设的基本情况

10个县(市)区体育社团单项体育协会整体情况,浈江区、曲江区和始兴县各有6个协会,武江区、新丰县、仁化县和乳源瑶族自治县都有7个协会,人口比较多县(市)区翁源县、南雄市和乐昌市都有9个或9个以上协会,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分布态势,随着人口增多,协会也越多.武江区和浈江区人口较多协会少,是因为两个区地处市区,市体育局组织协会已有27个,大部分都参与到市组织协会中去了,所以两区成立协会相对较少是一个正常现象.

各县(市)区体育协会项目类型基本相同,但相对集中在篮球(占80%)、足球(占60%)、羽毛球(占90%)、乒乓球(占70%)、棋类(占70%)、老人体协(100%)、武术(占50%)等平时大家比较喜欢且易开展的群众体育活动项目.特别是羽毛球和篮球不用受场地较大限制两个项目各占了90%和80%,武江、浈江区由于位置属于市区,并且市篮球和羽毛球球协会开展得较好,对全市篮球和羽毛球运动发展已经起到引领示范效果,所以武江、浈江区篮球和羽毛球协会没有成立也是在情理之中.每个县(市)区都有成立了老年人协会,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更加注意锻炼身体、关注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政府部门也重视关心老年人生活和健康状况,这是社会文明进步一大显著特征.乳源瑶族自治县因是少数民族聚集地,龙舟是他们传统优势项目,经常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代表韶关参加省少数民族运动会都取得了较好比赛成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了龙舟协会,作为政府部门对此类型优势项目协会也要大力宣传、鼓励、支持和倡导.

体育社团活动次数的多少能反映出社团是否有活力和生命力[2].每年开展3~5次活动的社团占了大部分,“名存实亡”没搞活动的社团没有,而且开展在5次以上活动也占了一定比例,说明市区与各县(市)区体育社团开展活动都是较正常的,特别是球类、棋类和武术等较热门的项目,还有老人协会等活动开展较频繁.

2.4韶关市体育社团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培训

韶关市体育社团协会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培训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2014年10月韶关市已经达到了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6人,按照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考评指标表已经达标.韶关市体育社团单项协会不但组织本项目爱好者参加体育活动,每个协会会员本身是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都肩负着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部分协会骨干成员还担任本地区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应当说在韶关市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社会体育指导员起着很大作用.

目前只有篮球协会、排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网球协会、武术协会、游泳协会等8个协会参与了裁判员等级培训考核,担任二、三级裁判员培训的协会只占了市级27个协会中的32.22%.随着近几年来韶关经济迅速发展,协会参与二、三级裁判员培训,比例偏低,这对协会发展及本地区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会产生一定制约.体育局应放权给各协会鼓励举办本项目裁判员等级培训和考证学习班,发挥社团协会专业优势,从而进一步提高韶关市体育社团协会影响力.

2.5韶关市体育社团单项协会活动场所现状分析

2012年底,韶关市10个县(市)区均建有综合体育馆,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1.89 m2.2014年底,顺利完成了22个乡镇的6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人均体育用地面积已经达到了2.09 m2,人均体育用地面积指标均在全省排名前列.全市1 100多个村拥有自己的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计划2015年底要顺利实现全市所有乡镇都有一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但在调查中发现,韶关市虽然体育健身工程人均体育用地面积指标在全省前列,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仍存在体育设施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协会组织的活动大部分场所都是要收费的,只有小部分是由政府部门免费提供.大部分场馆对协会开放还是要收费或主管部门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这给协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带来了一定压力.韶关市目前高档次高规格体育场馆没有,还不具备接待高规格赛事,如CBA篮球职业联赛有热心人人士多次想与市篮协共同合作把球队拉来韶关作主场比赛,但由于场馆器材设备不符合CBA场馆要求条件,最终没有如愿实现.这种全国性的而且影响力较大的体育赛事如能在韶关市举办,这将对韶关市提升知名度和挖掘体育文化内涵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表明韶关市高规格体育场馆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

2.6 韶关市体育社团单项协会经费来源状况分析

市级协会经费来源全部都是以自筹为主,各县(市)区经费来源,武江区、南雄市、乐昌市和乳源瑶族自治县体育社团经费来源以自筹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其余的县(市)区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经费主要靠协会自筹为主.对于经济欠发达的韶关山区来说,经费来源靠自筹为主,要长期维持协会正常活动还是具有相当大难度.但是体育局准备从2016年始,市协会每年举办运动项目活动,只要提供相关资料图片,根据活动大小,政府都会有一定比例经费支持,对于自筹经费的协会来说这是一个大好消息,将会给韶关市体育社团开展体育活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政府管理职能部门每年都对每个协会财务收支进行审核,包括经费来源收入和支出明细帐,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审查,使协会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政府职能部门既照章办事,又起到监督作用.使每个协会遵守体育社团相关纪律要求,做到自我约束.

3 韶关市体育社团组织实体化建构对策研究

体育社团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韶关市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也是社会发展必然结果.进一步构建优化韶关市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对策,让体育社团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规范其运行和管理机制,借鉴其他地市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较为成功的经验.使体育社团为韶关市体育事业发展及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更多帮助,真正让韶关市体育运动竞赛水平更上一层楼,让人民群众享受国家惠民、便民、利民政策带来全民健身活动的实惠.

(1)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过程中,全体成员要转变思想观念.要转变思想认识和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开创社会体育新局面,从高度上真正理解“实体化”的实质意义,要有社会办体育理念,立足社会,依托社会,开拓创新,争取有限社会资源,办好体育,为当地体育事业发挥更大作用.如当地较大型的东阳光铝业、旭日玩具厂、碧桂园地产、恒大地产、宝利地产等企业与其合作,达到双赢效果.当然,政府也可通过牵线搭桥方式扶持体育社团,为体育发展出谋献策,使体育社团在发展道路上少走弯路.

(2)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的合理管理模式.在体育社团实体化的进程中,从管理机构及其相互关系看,既要克服“官民不分”,又要避免互相制约和相互割裂,还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共同协作办体育的格局[3].认真做到理顺政府职能部门和各体育社团协会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在体育社团实体化转型中发挥积极的指导、沟通、协调作用,并做好监督各体育社团的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管理规范、规章制度科学化等方面,根据现有实际情况优化结构,走出一条真正适合韶关市体育社团实体化管理模式.

(3)加强社会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社会体育社团实体化的重要因素.体育社团也是由人才队伍构成的,体育社团的壮大与发展必须离不开社会人才.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社会体育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广大社会体育工作者思想和专业素质[4].体育教师在体育社团中也占有相当大比例,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体育社团中特殊角色,使他们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体育社团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使他们成为体育社团的重要补充力量.

(4)加强韶关市体育社团法规建设.健全的法规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所有社会体育的经营活动应符合体育市场的规律,需要法规制度作保障,从而保证社会团体实体化的顺利进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团体步入实体化的进程中,要逐步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从而使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体育社团具有不同的管理法规,以规范各类社团的发展,从而用法规促进体育社团实体化的发展[5].

(5)争取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依托社会力量办体育;加快体育设施建设,给予社团活动相对固定体育设施场馆.体育社团发展必须要有体育场地设施作保障,就要走体育产业化的道路,开拓与体育相关的产业市场,积极开拓各种社会资源,改善经营管理模式,使政府、社会、体育社团达到互惠、互利、互补、互助,争取企业稳定性的赞助支持[6].在经费和场馆方面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可实施重点扶持突破,力争为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有所创新,使有思路、有发展、有实效的体育社团脱颖而出,形成示范和联动效应.政府部门在重点扶持体育社团方面也要落到实处,对协会鼓励和建设是相当有禆益的.

(6)体育彩票属于公益事业,是取之民用之于民一件大好事,这几年来韶关市体育彩票中心不忘投身公益事业发展.据了解,市体彩中心对龙舟赛和三人篮球赛等连续支持举办了好几年,给予了大力支持.希望各县(市)区体彩中心要热心大力扶持群众体育开展,真正是体育彩票直接用到体育方面和体育社团,为社会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发挥应有作用.

4 结 论

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实施已经近20年,韶关市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体育社团生存发展在经济方面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了,大部分体育社团组织活动经费基本上都是以自筹为主,应当说其在为韶关市体育运动竞赛及全民健身活动娱乐方面也做出了一定贡献.取得一定成绩同时,在实体化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诸多困难和问题,甚至部分社团曾经还出现过“名存实虚”的状态.经过近几年社团自身努力发展,政府职能部门已经逐步理顺了体育社团关系,而且各体育社团也已经转变思想观念,接受体育社团实体化转型发展模式,从而使体育社团全体成员在“经营”社团过程中充满激情和热情,为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健身娱乐活动而更加努力,更想把体育社团活动搞好、搞灵、搞活.

近几年,韶关市政府部门在体育场馆体育器材设施方面也加大了投资力度,到2015年止已经按省要求完成了计划内的群众娱乐场所健身工程建设,给群众休闲健身娱乐带来了方便,提供了部分社团活动场所.体育社团在韶关市体育竞赛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中起到很好组织、训练、比赛、健身、娱乐、协调、引领和规范等作用,为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体育社团在实体化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应理顺和解决:首先,政府部门与体育社团之间还有待加强沟通;其次,体育社团与市场资源之间还有待加强联系;第三,体育社团内部管理及社会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第四,体育社团与社会市场开发利用还有待加强理顺;第五,体育社团之间公平竞争有待增加公开透明度;第六,体育社团财务制度需要公开透明化;第七,体育社团对外交流有待加强建设;第八,韶关市高规格多功能实效性强体育场馆还有待加大投入建设;第九;政府部门在不违反原则情况下应给予政策、场馆(场所)、经费等倾斜支持.使体育社团为当地体育事业发展和全民健身提供更多便利和帮助,并扩大其影响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功能,使韶关市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发展建设进程中,真正享受国家政策带来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实惠.

[1]吴建逊,邱红武.韶关市体育社团发展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5,19(5):39-42.

[2]王旭光.我国体育社团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6-10.

[3]梁俊雄.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新探[J].体育科学,2001,21(1):26-28.

[4]黄志阳.本市体育社团探索实体化之路[N].北京日报,2014-10-22(16).

[5]张晓春,许惠玲.广州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23(4):24-26.

[6]云林森.我国体育产业崛起的四大因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4):5-7.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ss Organizations in Shaoguan

WU Jian-xu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With the investigation in deep sports about the sports mass organizations in Shaoguan C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sports mass organizations in Shaoguan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and most of the organizations are financially self-sufficient,and the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has played an indispensable role.But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s of the developed areas and Shaoguan City,which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at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 members cannot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thus there is the need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thinking.Places,sports facilities,and social sports talent shortage cannot meet the growing needs of the mass fitness.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change the idea,optimize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talents team.

sports mass organizations;substantiation;fitness for all;Shaoguan

G812.4

A

1007-5348(2016)06-0068-05

(责任编辑:欧恺)

2016-03-16

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G2014023).

吴建逊(1972-),男,广东翁源人,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与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实体化韶关市社团
宿迁宿城区推进乡镇安委办(消委办)实体化运作 落实基层监管责任
缤纷社团
徐州市推进网格“实体化”布密风险“感应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韶关市楹联与诗词学会作品小辑
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多元主体治理——以韶关市董塘镇为例
我国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区域发展问题及策略探讨
K-BOT拼插社团
SEG沙特公司正式实体化运行
广东省首个“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落户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