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研究

2016-04-12 06:29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曾文鑫
师道(教研)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应高职老师

文/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曾文鑫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研究

文/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曾文鑫

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作用;而人才又需要依靠教育来培养。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的确,教育关乎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清朝末年,西方列强之所以一次次叩开中国的大门横行霸道,就是因为它们依靠教育培育出了众多的人才,这些人才造就了洋枪和洋炮等足以致命的杀伤性武器。西方列强因觊觎中国丰饶的财富,依仗这些杀伤性武器肆意侵略中国。而中国教育的缺失导致人才的匮乏。因此,面对敌人的肆无忌惮,我们只能敢怒不敢言。自此以后,清朝才开始兴办学堂,重视教育。我们渴望依托教育培养人才制造武器,以抵御外敌疯狂的入侵,正如魏源指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没有教育,就没有像鲁迅这样关注人性的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的诞生;没有教育,就没有像邓稼先和钱学森这样关心国家命运的科技人才的问世;没有教育,就没有如今国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大大提升。因此,教师理所当然应肩负起培育卓越人才和振兴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和历史重任。

常言道: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设计师。基于此,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我们应肩负历史使命,用心去浇灌生命之花。因此,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换言之,成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好老师所必需的职业素养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要成为一名好老师,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职业素养。

一、应具备真才实学

教师能否驾驭好课堂,首先就在于他是否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因为,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和交叉的。教师只有做到博览群书,触类旁通,才能深化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漫游在教师知识的海洋里。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只有在知识广博的基础之上,你的眼光才能放得长远。

一个教师要想给予学生半碗水,他只拥有一碗水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拥有三碗水甚至是一桶水才行。孔子之所以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那是因为他博览群书,精通文学、历史、政治、音乐和礼仪等知识,做到了融会贯通。所以,他才能培养出像子路、冉有、曾子、子张、颜渊等一大批优秀的弟子出来。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绵延了几千年的文明史,至今仍绽放着迷人的色彩,正如杜甫评价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博学多才,他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同样博学强识,他说:举一隅而不以三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这是身为教师的职责所在。

只有教师储备了丰富的知识,他在教学中方能做到信手拈来,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他方能运用自如地把控好课堂,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如果一个老师无法做到对专业知识了然于胸,他只会误人子弟,贻害无穷。此时,他不但没有肩负起如韩愈所说的“解惑”的职责,而且反而使学生困惑不断。这样的老师是极不负责任的,也不具备做老师的资质,他需要深刻地反省自我,调整自我,否则,遭受戕害的最终是无辜的学生。正因为如此,作为老师,我们应时刻铭记曾子的教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人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老师而言,我们特别需要反省“传不习乎?”,意即我们需要反省自己传递给学生为人处事之道是否读懂读透,我们自己是否都未读懂读透这些道理就来教学生,结果我们把学生教得稀里糊涂。如果自己大彻大悟所传递的道理,那我们就继续勉励自己;反之,我们就必须修炼本事,靠本事来赢得学生的认可。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所告诫的那样: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

二、应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我们常把学校比喻为母亲,意思是说学校就应该像母亲给予子女无尽的爱一般给予学生无尽的人文关怀。因此,教师需要扮演好父亲或母亲的角色,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给予学生。教师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是比较缺失爱的温暖。由于他们学习成绩不大理想,又存在诸多不良习惯,所以他们总是招致父母的冷落和抱怨,甚至是打骂。久而久之,学生形成随波逐流和自暴自弃的消极心态。其实,学生并非没有上进心,也并非考试失利就不抑郁和痛苦,只是学生的抑郁之苦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此时,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学生感受不到父母、朋友的关心进而处于孤立无援境遇之时,他们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老师身上。学生渴望被老师尊重和关心,期待被老师理解和宽容。教师的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可以带给学生无尽的温暖和力量。鉴于此,教师要学会适时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和包容学生。如此,学生才能感受到爱的温暖,彼此的距离才会拉近;学生在爱的照耀之下才会奋发向上,勤奋好学。因此,教师不能轻言放弃学生。正如上海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卢家楣强调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入情感,情感是拉近师生关系和推动教学的润滑剂;被学生评选为心目中最喜爱的浙江大学郑强老师也指出:要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他必须做到三条:一要有真才实学;二要有爱生之心;三要有沟通的本领。他身体力行,把最无私的爱奉献给了学生,成为了全体老师学习的标杆。

另外,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困惑或者思想动态乃至心理问题,一经发现,他就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指点和疏导,引导学生走出困境,让学生释怀。就学生所犯的错误而言,教师切忌一味地指责和辱骂,而应在温和的批评中表示包容和理解,用爱感化学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是不可取的,从而做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正如孔子所言: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总之,教师应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宽容。这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应注重精神引领

一名教师除了要肩负起“授业”和“解惑”的职责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承担起“传道”的使命。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基础是相当薄弱的,领悟力也无法与本科生相提并论,因此,教师不可盲目地向学生灌输大量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培养求学的自觉意识。有了自觉意识,学生自然就有了求知欲。教师引导学生培养无需提醒的自觉意识胜过于知识灌输。一个有自觉意识的人,就是有文化的标志。因此,教师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比较缺失吃苦耐劳、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基于此,教师十分有必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吃苦耐劳、不耻下问及善于反观自我等精神;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树立不怕困难和挫折乃至失败的抗争精神;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这些素质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这些素质的训练将让学生终身受用。因为这些精神将成为学生坦然面对人生的磕绊和失败的重要支柱,有了这种支柱,学生会感到无比的幸福。正如白岩松所言:衡量一个人幸福与否有三大要素:物质、情感和精神。他指出:精神是支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自身务必要做好榜样,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激励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没有理由去放弃自我,没有理由不去拼搏奋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灵的沟通胜过知识传递。一名好教师,他既要是经师,又要是人师,只有经师和人师集于一身的老师才更受学生的爱戴和推崇,而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正如汉代书生魏昭所言: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四、应倾听学生的心声

当一名学生不愿意向父母或者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时,他往往会选择值得信赖的老师倾诉。因而,笔者认为,当一名学生向教师宣泄他心中积郁已久的不快时,说明他是信赖教师。他觉得老师会善待他,帮助疏导心理问题。此时,我们老师必须做到的就是认真倾听,耐心倾听,切忌不耐烦或者敷衍了事,否则他就是对学生的亵渎,同时,教师还应给予学生相应的回应,引导学生调整心态,竭尽智慧尽快让学生恢复至平静的状态,进而使学生较快较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毋庸置疑,一名好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他必定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只有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师生之间的距离才会逐步靠拢,彼此才会增进了解,互通有无,最终,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才得以构建。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既是光荣的职业,也是特殊的职业。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师所执教的内容现场就得经受学生的检验。一名教师是否认真负责,是否具有高尚的品德,学生在课堂上一审视便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是绝对不能含糊的,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其形象和地位问题。教师只有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和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如此他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因此,让我们每位老师为争做“四有”好老师而努力奋斗吧。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2]苏永文.论语—儒家[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3]刘守旗,丁勇,俞润生主编.教育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100教育案例评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4]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魏源.海国图志[M].中华书局,2012.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教师应高职老师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