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6-04-12 10:45任晓鹏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

吴 昊, 任晓鹏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职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吴昊,任晓鹏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050081)

摘要:拔尖创新人才是行业领军人物。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教育技能和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不足,建议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提高教师素质,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改进评价考核机制,以促进职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工业生产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这与拔尖创新职业技术人才的缺失有一定关系。因此,培养各个领域的职业技术领军人才是促进我国生产建设快速发展、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所在。

新时期,培养一批拔尖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实现我国工业技术发展,提升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距离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院校,虽然肩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但是由于受教育资源短缺、教学技能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培养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效果还不理想。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现状及人才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以期探索一条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一、拔尖创新人才相关概念

职业技术教育阶段,如何有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直是职业技术教育领域重点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而广泛的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各个领域能够在前人创造的成就之上,做出新的突破和贡献,在国内甚至国际成为本行业的杰出领军人物。本文论述的拔尖创新人才,特指在职业技术教育阶段,培养具有“拔尖创新人才”潜质的职业院校毕业生。

拔尖创新人才的构成要素,总结为四点:第一,品行要素,具有优良的道德品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首要条件;第二,知识要素,具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这是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要素;第三,创新业绩要素,具有优势积累和创新业绩,并得到社会的认可;第四,竞争要素,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具备以上四点,才能称为拔尖创新人才。

二、职业技术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优秀的职业技术类人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培养一大批职业技术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与国际先进的职业院校培养技术人才相比,我国拔尖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职业院校课程基本上是按照基础知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三大部分设置。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理论知识,大多数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尤其是与实践操作分离的理论知识,相对晦涩难懂,教师讲解难度和学生学习难度都比较大,加之专业实践课程通常都排在理论课程之后,通常是在学期末,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导致学生在实践操作时,已经忘记了部分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在课程安排上,还会将难度较大的专业技术课程集中在一个时段,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消化不良”,影响教学效果。总之,理论与实践教学间隔时间过长,知识难易分布不均衡是目前多数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二)教师教育技能普遍较弱

教育技术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然而,相当数量的职业院校教师的理论知识基础存在一定欠缺,传播理论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尽合理;课堂教学设计多数还处于效仿他人公开课方式层面,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较少;大部分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软件,但是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简单;职业院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并不显著,院校对课题的组织申报重视程度比较低。总而言之,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在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教学能力、教学软件制作与应用、课题研究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三)教育资源比较匮乏

我国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存在严重的教育资源匮乏现象,不仅缺少优秀的教师,教育硬件设施也比较短缺。由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所学技能与生产、维修、组装等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较多的机械设备,由于这些设备造价较高,受场地资金等的限制,有些设备不够齐全,这就导致学生所学的很多技能不能进行实践操作。只有少部分职业院校隶属于企业,为企业对口培养技术人才,可以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同步进行,但是大部门职业技术院校隶属于教育系统,与企业无关,因此就不能与企业实现实时资源共享。

三、职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职业技术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应充分认识我国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外国职业院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就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现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拔尖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有丰富完备的知识体系作支撑,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广大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优化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方法,使之具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可行性。首先,要重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知识的比例,适当调整理论知识的学习比例,以专业和实践为教学重点,协调处理理论、专业课与实践的关系,建立起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拔尖人才的科学课程体系。其次,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渗透结合。以往的职业教育,由于受到基础设施的限制,学生的实践课程几乎都安排在学期末或者去企业实习阶段进行,这就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尽可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步进行、互相渗透、互相促进,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更加娴熟地运用各种技能。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

教师的教育技能,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教师的教育技能包括多个方面。首先,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和运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为学生提供网络信息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微信为学生提供微课堂,解决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利用网络教学扩展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学校可以通过培训、讨论、观摩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并将信息化真正整合到教学中去。其次,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重点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培训,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研究,让教师在具体的案例中亲身感悟有所启发,并在实际教学环节予以改进。再次,要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科研能力。

(三)加大开放办学力度

职业院校应该重视科研、生产活动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为此,应着力与企业、科研单位或政府部门合作,联合企业和政府组织活动,利用他们提供的服务场所将课堂进行延伸。另外,鉴于我国多数职业技术院校的硬件设施不足,短时间内难以解决资金和设备问题,可以采取资源整合的方式,打破学校之间课程封闭的状态,试行学生轮换学习的方式。以往,学生基本都是在本校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学习方式和学习体验难免被学校的课程设置所禁锢。探索打破学校之间的封闭状态,实时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环境。企业,尤其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其生产设备也都比较先进,学校可以把专业对口的学生定期派往企业进行实习,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另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设备,或定期派学生出国实习,使之获取较高层次的课程学习体验,掌握更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创业创新做好充分准备。

(四)改进评价考核机制

1.改进教师评价考核机制

职业院校的教师主要是培养能够胜任生产一线工作的优秀拔尖技术人才,对教师的考核一方面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和人员聘用时以申请人近几年的课堂教学评估情况以及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重要依据。通过改革,引导教师花更多的精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果教师培养的拔尖技术人才成果较为突出,可以适当降低其他方面的考核要求。

2.改进学生评价考核机制

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仍然以考试分数和出勤率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这种考评机制难以全方位评价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拔尖创新技术人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拔尖创新技术人才是职业院校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期望,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需在借鉴国外职业院校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重视技术评价、技能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进一步改革学生评价考核机制,努力探寻多元化的评价目标、评价方式,以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职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国际比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1-25.

[2]杨桂林.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研究.天津:天津大学,2005.

[3]王彩霞,詹青龙.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提升途径.职业技术教育,2014(4):44-49.

责任编辑:张文革

A leading and creative model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WU Hao,REN Xiao-pe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81, China)

Abstract:Leading and top talents are always helpfu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stature of a n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committed to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but lack of prop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eaching model, the effect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ttempts to find a proper teaching model that responds to the international talent development.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innovative talents;training model

收稿日期:2015-12-09

基金项目:2015年度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SH1507)

作者简介:吴昊(1983-),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文章编号:1009-4873(2016)03-0026-0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