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树协议在系统网络故障分析定位中的作用

2016-04-12 09:06李卫东
中国新通信 2016年5期

李卫东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成树协议的工作原理,举例说明该协议在网络信息传输中的作用,并通过故障案例说明该协议在网络优化及安全配置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生成树协议 网络传输 优化及安全配置

一、生成树初始化与收敛介绍

STP建立一个根节点,称为根网桥,并构建了一种拓扑,在这种拓扑中,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只有一条路径可以到达,最终生成的树起源于根节点,不属于最短路径树的一部分冗余链路会被阻塞,在阻塞链路上收到数据帧将会被丢弃,因为这样的路径被阻塞了,所以实现一个无环路的拓扑是有可能的。

1、STP四步初始化原则。STP在建立无环路逻辑拓扑时候,STP必须遵守“STP 四步初始化原则”,即:第1步:最低的根BID。第2步:最低的路径开销到根桥。第3步:最低的发送方BID。第4步:更低的端口ID。当一台网桥设备加电起动时,按照(Hello Time)时间间隔为2秒频率向所有端口发送BPDU,网桥通过以上4个步骤来确定每个端口得到最优先BPDU。如果自己最优先,则发送个对方,否则停止发送,接受对方的BPDU。如果在20秒时间未能收到对方发来的优先级高的BPDU的话,则又开始重新发送BPDU来确认最优的BPDU。

2、生成树协议收敛的3个步骤。当交换机(网桥)全部加电时,所有的网桥全部向连接端口发送BPDU信息,然后立即进入STP无环路逻辑拓扑计算。生成树从拓扑初始化到收敛成一个无环路的拓扑结构,可以分成3个步骤。第1步:选择根桥(Root Bridge),唯一的根桥被选举。第2步:选择根端口(Root Ports),其他的网桥计算一系列的根端口。第3步:选择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s),用于网段连接。

二、网络故障案例

笔者以洞山站软交换系统出现的网络故障为例。近期,洞山站软交换系统间歇性出现网元中断告警,故障期间造成通信瞬断。故障上报公司相关部门后,由运行管理部牵头,洞山站、计算中心、中兴继远和华为合肥办有关人员参加,对系统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截至目前故障已基本定位、解决,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1、故障现象。近期,洞山站软交换系统网管平台多次出现核心控制设备(SS1B)和综合媒体网关(TG)网元中断告警,每次中断时长约10秒,中断频率每日约2~3次,中断时间无规律。经测试,网管平台告警时,行政电话通信中断5秒、家庭宽带网络丢包4~6个,故障发生10秒后自动恢复。

2、排查过程。根据上述故障现象,初步判断为软交换系统承载网网络异常。经登陆设备查看,发现华为核心交换机运行日志中仅出现网络端口Up~Down信息,无明显异常。通过调取核心交换机内部事件日志发现,3月26日~29日曾多次出现因二层网络根交换机改变导致的生成树协议收敛日志。经分析,核心交换机生成树协议收敛时间与软交换网管告警时间吻合,协议收敛时核心交换机所有互联端口处于学习状态,无法转发数据,与故障现象一致。经仔细排查,发现来自核心交换机Gigabit Ethernet 1/1/0/5端口(碧波模块局宽带接入设备上连核心交换机的端口)的某设备地址多次抢占核心交换机的根交换机地位,通过抓包软件追踪MAC地址,最终定位故障源为7650008的宽带用户。

三、原因分析

1)核心交换机收到来自Gigabit Ethernet G1/1/0/5端口的TC-BPDU报文,生成树协议触发的根交换机地位被抢占,致使二层网络收敛,所有互联端口处于学习状态,无法转发正常的数据报文,引起网络中断。2)核心交换机配置二层网络时,未修改默认生成树优先级(32768),且未强制其成为根交换机,间接允许其他设备抢占核心设备根地位,策略安全性存在缺陷。3)通过实地走访用户发现,碧波局7650008用户为实现多终端联网,在电脑终端配置了软网桥、伪造MAC地址,用户每次开、关网桥均会造成网络中根交换机实际位置改变,从而导致同一网络中其他端口数据转发短暂中断。4)原家庭宽带网络环境中,碧波局DSLM设备与MA5200F直连,属于三层网络,不触发生成树协议收敛,因此未出现网络中断。

四、整改措施

1、核心交换机(华为S12708)上配置强制占用根交换机指令,确保核心设备网络转发主导地位。2、配置家庭宽带接入和其他级联设备端口为边缘端口,禁止接收TCBPDU报文。

五、总 结

目前信息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各个系统关联性越来越紧密,排查信息系统故障牵涉到网络系统、交换系统、传输系统等各个层面,尤其是网络系统协议技术层面较复杂,需要维护人员充分掌握网络传输各类原理,熟悉各类协议,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定位问题,排除故障。

参 考 文 献

[1] 彭英,王珺,卞益民.现代通信技术概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 韩永魁.宽带IP接入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 顾尚杰等.计算机通信网基础[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