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赋底蕴 妙笔生辉来

2016-04-13 18:36文│付
教育家 2016年46期
关键词:名句古诗文导图

文│付 蓉

诗词赋底蕴 妙笔生辉来

文│付 蓉

深谙作文之道的老师们都清楚,在作文中引用古诗名句不是可以任意妄为的事情,必须讲究“用在当用”,用得如行云流水,不显牵强附会之感,否则就会因“文”害“意”,反而显得蹩脚。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引用?我主要积累了以下几点心得:

引导学生积累诗句,巧化诗意,拟好文题

诗词名句是文苑奇葩,尤其是诗词中千古名句,在文字的世界里是最昂贵、最精致的装饰。了解这些“装饰”的内涵,恰当地运用这些“装饰”,你的文章一定会大放异彩。

创设氛围,诱发吟诵兴味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引导学生喜欢古诗词,不排斥古诗词是最基础的工作。为了营造浓郁的诗香氛围,随处可见经典古诗词,我们一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名句。二是定期出示以古诗文为主题的黑板报,并评比激励。三是将合适学生喜欢的乐曲配以《水调歌头》《月满西楼》《在水一方》等词,让歌曲古香古韵。四是定期举办古诗文背诵比赛和“我读古诗我快乐”的征文比赛等等,可要求师生共同参与,评出个人奖和集体奖,从而大大提高师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聚沙成塔,感发诗词魅力 为了克服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根据《新课标》要求配齐《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学生必背古诗文50首》《唐诗500首》《宋词300首》《诗经》等书。一是早自习以背古诗文为主,要求不仅会读还要能默写,人人过关,定期检查。二是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五分种都是背诵古诗词。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古诗词,不仅领略到了古诗词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升华。

拓展思维,掘发运用智慧 题好一半文,巧用古诗词句子做文章标题,文章往往能够给人以文采飞扬之感。具体方法例举如下: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天涯知己(摘取关键词)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出武陵有故人(反其意而用之)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远影·碧空(摘关键词加间隔符号)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如潭水深的友谊(摘关键词加修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人生路上(取其意而用之)

引导学生活化意境,链接生活,创写佳作

唐诗宋词无论从内容到语言,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巅峰,这些充满人性温情的诗章在孩子们的写作中有着较大的应用空间。写作训练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情景呈现法 直接引用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把诗词意境与自己的生活场景相结合。既可以摘取诗词意境关键词为“我”所用;也可再现拓展诗词绘画图景,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还可以将多篇诗句中的“断章”组合成文。引用古诗词名句时必须首先促使孩子们真正吃透古诗词的精妙之处,无形中强化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与理解的功夫;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所引用的诗词怎样才能与作文的内容与语境配合得恰到好处,这就又让孩子们对自己的作文多了几分“美文意识”。如在做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作文训练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写青春励志的文章时,我们引导孩子使用《论语》中的“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的佳句。

见山非山,见水非水——联想拓展法 既可以摘取诗词意境关键词;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拓展生活场景;还可以对诗词原版进行添加、美容、再组合。

这里需要说说思维导图的妙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是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现想法和概念。有助于信息结构化,便于更好地分析、理解、综合、回忆以及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产生新的想法。思维导图简单、有趣,好操作,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在画思维导图的同时也弄清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如写一篇题为《母亲》的记叙文,先在一张纸的中间写上“母亲”二字,再围绕这个中心词从“人、事、地、时、物、情”这几个方面写上关键词或者短语,要求将中心词“母亲”和这些关键词或短语用线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思维链,依此方法发散思维,接着画,接着写词语或短语。最终形成一个条理化精细化的思维导图。写作时只需回忆思维导图的建构过程,思路自然清晰,结构自然完整,主题自然鲜明,文体自然明确。对于那些写作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用一段话简单呈现思维导图的意思,只要能够让学生看懂看明白就行。接着,在要求学生写清楚片段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感受,逐渐引导其向谋划篇章写作的目标发展,达到文从字顺的要求即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进而要求用词准确、生动。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从构思是否新颖、结构是否完整、语言是否优美等方面来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在画思维导图时,不经意间就对学生完成了写作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导,自然而然地帮助学生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

见山乐山,见水乐水——再造升华法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可能苛求他们似智者仁者,具有乐山乐水的境界和情怀,但作文是写字、用词、造句、立意、选材、谋篇、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我们也应该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志趣和爱好,扩展学生的思维和智慧,丰富他们的感悟,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借用诗词激发和捕捉灵感,对诗词中的生活图景进行换位构思,创设出崭新的生活图景,就是一种很好的情感和思维的训练途经。

在巧化诗词文句中应当注意两点。其一,鼓励学生学会用诗家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诗家的心灵去感悟生活。一滴露,一茎草,一弯月,一阵风,既蕴含着诗词内涵,又是我们在写作时明明白白袒露心灵的媒介。看炊烟,感觉炊烟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看黄昏,感觉千古黄昏承载了太多的世事沧桑;看春日细雨,立马想到渭城朝雨,黄梅夜雨,清明纷雨,巴山夜雨;进一步联想到楼台烟雨,天街酥雨,杜甫的春夜喜雨,易安的黄昏细雨……其二,要求学生熟悉诗词中关键事物的文化意象。诗词中许多物象,如柳、菊花、莲、夕阳、燕子、月亮等就是一些经典的中国文化意象,其传达出来的意义具有某些特定的象征性,它们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文化喻指。例如诗词中的梅、兰、竹、菊隐含着君子的美德,弯弯的残月寄托着思乡之情,柔情万千的柳丝牵扯着离人的哀愁,轻盈的燕子滑翔在春天与爱情的天空。世间万物差不多都被古代文人墨客们捆绑进厚厚的一层人间情义,梧桐细雨,草木摇落,蝉鸣高远,杜鹃啼血,猿猴哀啸,松柏傲霜,鸿雁传书,红豆相思等,后人应当不断地用心揣摩,品咂其中丰富的人生况味,这种无疑地会不断提高我们的写作涵养。

总之,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怎样,作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在履行教给学生基本写作技能的重要职责时,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者——语文老师还要积极思考应该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把古诗词的文化底蕴融入孩子们的写作思维里,再自然而然地表述到他们的作文里。那时,学生的作文定会妙笔生花,字字珠玑,篇篇锦绣了。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名句古诗文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第6章 一次函数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