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微课”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2016-04-13 20:05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关键词:知识点微课课程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刘 素



浅谈 “微课”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刘 素

【摘 要】

当前,微课是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指的是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学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取得初步成效。

【关键词】

教学目标 微信公众号

一、当前微课主要存在问题

微课的兴起究其根源有两方面。一方面,班级授课制走过百年风雨仍岿然不动,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因带宽和网速的原因,造成了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浪费。另一方面,现代通讯业的发展,校校通、微信公众号等使得教育公平成为可能。微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有其优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目前微课主要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错误认为“课例片段”是微课。如果教师们从网上百度搜索小学教学课堂微课视频,结果大部分呈现的是“浓缩课”,即从传统一整节课例中截取一段,去掉思考、自学和互动时间把一节传统课压缩 10 分钟内的“课例片段”微课,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2.微课缺乏应用交往互动性。教学中,教师经常将课本中的知识点采用传统课堂多媒体形式在呈现,简单地通过屏幕播放,缺乏应用交往互动,教师评价内容过于片面、浅层化,缺乏有效的量化指标。

3.形式表现比较单调。目前人们所看到的微课形式还比较单一,特别是在一些微课比赛网站上的参赛作品,更多的是以课堂教学片段为主,微课作品形式上不够鲜活,样式还不够多样。

4.弱应用,缺创新。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使用网络资源时,常常照搬照抄,遵循别人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忽视学情分析;在使用网络资源时忽视学科特点,简单地“拷贝”直接使用,在教学中连续呈现给学生大量信息,忽视课堂活动的动态生成,弱化了学生的探究思考感悟能力。

5.炫技术,忽视设计。当前,微课存在“炫技术,忽视设计”的现象。许多中小学教师仅关注技术和比赛,只追求微课视频和课件的美轮美奂,希望实现很“炫”的技术效果,而忽略好的微课核心本质是教学设计,但缺乏系统思维,未考虑微课应用的适切性。

二、探究微课在教学方面的特点

微课既是继承了“微”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精、传播方式更广等特点,又与“课”的教育教学过程相结合。国内著名的微课实践研究者胡铁生先生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他把这个定义为“微课”,并用“非常5+1”来形容微课框架。“1”是5-8分钟的微视频,以视频为核心,微设计、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5”个配套资源,共同组成微课。“5”部分既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任意组合成完整的课堂,也可以单个分拆出来使用,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下面以广州天河区华景小学马伟豪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为例加以阐述。

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观看《百分数的认识》微课,并完成自学报告单。

1.学习指南

①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你可以随时暂停或者后退重新观看视频。

②观看完视频需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完成学习单上的小测试。

③如果对本节课你有什么困惑或者收获给大家分享,请记录下来。

2.学习分享

①小组内每人提出一个问题,轮流提问,其他同学解答,如果遇到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记录下来。

②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难点加以强调,并校对学生的学习小测。

③针对本节微课,学生小组提出困惑,由老师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也可以更好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和知识盲点。

④课堂练习与小结。

题目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基础题和提高题。学生做题过程中利用pad的及时反馈功能,监控每个学生的做题情况,监控到做的比较差的同学,及时和他沟通交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学生做完之后把批改结果和试题解析发给学生,学生先自己思考为什么出错,然后再对错的比较多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通过这个案例,发现微课在教学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学时间短。(2)教学内容重点突出。(3)资源容量小。(4)资源类型多。(5)资源使用方便,使用效率高。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三、设计有效的微课专题系列

单个优秀的微课无法联系对比相关的知识,造成理解困难,不利于知识的掌握。余永真老师提出的“系列微课”,就是胡铁生教授一直倡导的“专题式微课”或“专题微课程”。目前的微课不成体系,过于分散,难以让学生针对某个专题或单元的系列化完整化学习,形成不体系的知识技能,这是当前微课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专题式微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届全国微课大赛即将在专题式微课方式有所体现:鼓励老师选取某个较小的专题内容(10节以内的微课),各微课之间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或专题,形成连续性、层次性、专题性的相对完整体系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性、个性化与协助探究学习,从而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和技能的形成 。因此,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建议做成微课专题系列,形成连续性、层次性、专题性的相对完整体系的教学内容,利用家长手机微信公众号的应用,通过微信公众号,把制作好的系列微课程发到小学生家长手机上,针对性给小学生推送为了学习资源,从而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和技能的形成。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逐步过度的阶段,思维能力水平的提高是逐步过渡的过程,微课虽然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但无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各学科教学规律不同,其微课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也不同。教师应积极研究微课与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生活实践型课程的整合,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微课不能以数量取胜,不以单个完美而取胜。要让微课构建一个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充分发挥其所长,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追梦人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 cn/u/1941326822

猜你喜欢
知识点微课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