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愉悦氛围,打造“悦读”课堂

2016-04-13 20:05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石羊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关键词:悦读燕子阅读教学

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石羊小学 赵 渺



构建愉悦氛围,打造“悦读”课堂

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石羊小学 赵 渺

【摘 要】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从让微笑在课堂绽放,营建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以及表扬激趣等几个方面,论述“悦读”课堂的创建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悦读课堂

兴趣是指向学习成功的直接动力,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的首要任务。个性化阅读,倡导阅读体验式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理念之一。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是改革的主要目标。因此,改革传统的讲解式阅读教学,构建学生“阅读”的课堂,具有实际意义。

一、让微笑在课堂绽放,构建轻松的和谐关系

有位教育家这样说:“对自己有信心的老师总会面带微笑,只有对自己的教学缺乏自信的老师才会对学生板着面孔,以疾声厉色对待学生,企图以严威而恐吓学生”。因此,教师应微笑走进教师,微笑启发、等待学生奇思妙想,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往往对正确、有想象力、符合标准的答案而报之以笑,给点掌声和激励性的表扬。而对于学生的不合实际、与标准答案有出入的答案,对离题的答案而毅然断之,或一声令下“再想想”,令学生望而却步、欲言又止,紧张、局促的氛围压抑着学生,使他们永远放下举起的小手。

二、构建宽松和谐民主课堂,形成悦读氛围

孔子说过“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教学便会事半功倍。

在小学语文常态课堂上,一般是教师“收”得太紧,“统”得太死,学生该怎样思考、怎样回答、如何讨论、讨论什么、谈论的结果等,都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不允许学生越雷池半步,否则被冠以“上课不认真听讲”之名,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等都被牢牢限制,导致课堂气氛平铺直叙,氛围紧张,缺少生机和活力,讨论也失去了意义,合作、讨论、探究都流于形式,没法收到理想的效果。

再者,阅读教学,大部分教师以识字、读读、背背为主要形式,对文章的主题、写作方法和技巧等置之不理,致使学生缺乏对文章的情感体验。如《锄禾》的教学时,如果沿袭教教生字:锄、当、午、汗、滴等一个个正音、组词,然后带学生读读、背背教学就告一段落的做法,显然与阅读教学相去甚远。学生置于被动地位。

而如果教学中,教师改变一下策略,呈现锄禾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日当午”的农民伯伯的不易和辛苦,才能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且,对于生字,教师不是“教”,而是问“我们读诗时,如果遇到生字怎么办?”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读拼音、请教问老师、问同学、听读、查词表等学生们说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让他们自己去用自己的方法去认字、识字。

这样,宽松的“民主”课堂,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促使学生投入到快乐阅读中。

三、运用创新教育理念,构建“悦读”课堂

“创新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主要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阅读、构建“悦读”课堂无疑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不容忽视的环节。

对于考试中的阅读题,我们都经常遇到过一个问题,参考可以不同,只要是符合要求的,都是正确的。那么,语文教学中,我们提出的问题,往往答案也不唯一,引导启发学生说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想法,这才是语文的魅力。如阅读了《军神》让学生写一段话:刘伯承爷爷,我想对您说:“_________”学生千差万别,答案一定会因人而异,在组织学生说话、写话时,应让学生不能人云亦云,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写下内心的真实感受,让思维绽放。

让学生的答案千差万别、异彩纷呈,也就是学生的创造力的表现。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让学生放下“课课通”,引导他们不迷信于权威,敢说“我认为”。

如学习《燕子》时,在阅读前,开展一个“课外知识大比拼”活动,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你对燕子了解多少?你对关于以燕子为素材的古诗词有哪些?等等,学生的答案不可能“一刀切”,教师更不能将自己的“经验”强加于给学生,应让学生自由交流,为悦读做好铺垫。

再如,在阅读了文章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篇文章中的词汇非常优美,用词准确、精妙,你认为文章中,哪些词语最好、最亮,说一说你的理解和看法。再让学生自由交流“最喜欢的一段”,再让学生以“我感觉小燕子____,因为____。”等都为学生们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提供了依据和平台,让他们真正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使阅读不再是流于形式的即问即答,不再是解决生字词、走马观花看一遍,重点段落背一背的传统做法,而是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悦读”的大门,打开阅读的视野。

四、游戏、鼓励、激趣,促其“悦读”

“天才是夸出来的”。儿童渴望被赏识、被表扬。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的闪光点,适时给点赞赏“添加剂”,更会使学生品尝到阅读的喜悦、活跃课堂。

此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向“悦读”转换的主要策略之一。激趣的方法很多,除了表扬激励法,情境导读、游戏的使用、竞赛性质的运用等,都行之有效。如学习《燕子》前,让学生猜谜语: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动物。这样,既活跃气氛,浓厚阅读氛围,为悦读奠定基础。

再如,学生们初步读了《燕子》后,教师再让学生猜谜语“一身黑毛,一对翅膀,一个尾巴”,这个谜面指向不明,学生们可能说出除了燕子外的许多动物,包括各类鸟。此时,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答案唯一就是燕子的话,这个谜面应该怎么补充完整?于是乌黑发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等,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看出孩子们的思维的绽放。

激发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实现“阅读”到“悦读”的转变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应不吝啬鼓励和表扬,构建乐学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中。“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上阅读,爱上语文,对语文、对阅读爱不释口、爱不释口。

【参考文献】

【1】沈红王毅. 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 时代教育,2013(12)

【2】张彬. 关于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0)

猜你喜欢
悦读燕子阅读教学
燕子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燕子一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