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四结合”教学策略

2016-04-13 20:05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倪青红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关键词:四结合思想境界范文

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 倪青红



浅谈小学作文“四结合”教学策略

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 倪青红

【摘 要】

应用“四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教学方法能够成为其他语文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借鉴。结合范文的写作创意,引导学生学会构思;结合范文的写作框架,引导学生学会布局;结合范文的语言水平,引导学生学会描写;结合范文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四结合 教学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表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有时即使教师怎样教学生写作文,学生还是不会写作文,这些教师希望了解:怎样能够迅速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结合范文的写作创意,引导学生学会构思

很多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第一个原因,是由于这些小学生的创意思维不足,他们的写作范围非常狭窄的缘故。比如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写做好人好事的作文,学生立刻选择捡钱包交给失主、在路上扶老奶奶过马路的题材。学生的想象力如此贫乏是难以写好作文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范文中吸取创意,应用新的思路写文章。

比如以一名语文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习《嫦娥奔月》为例,这一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过去学生们常说他们没有写作的素材,这一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篇课文,是以什么为写作素材?学生经过思考,了解到这篇课文是以民间传说为素材描写的一个故事。这一名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曾经听过哪些民间传说呢?学生经过思考以后,发现他们听过天仙配、田螺姑娘、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故事。于是学生发现自己并非没有写作素材,只是没有发挥联想力寻找写作素材。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范文的写作切入点,让学生从学习范文切入点的过程中,培养发散思维,找到更多的写作创意。

二、结合范文的写作框架,引导学生学会布局

很多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这些小学生的框架结构松散,以至于整篇文章的结构出现问题的缘故。比如小学生最常出现的作文结构问题就是写作偏题问题、虎头蛇尾问题、重点偏移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范文的框架,应用仿写框架的方式进行写作。

比如以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习《渔夫的故事》为例,这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民间故事描述的框架。学生经过分析,发现这篇故事的框架结构如下:第一个部分,写民间传说要描写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和时代背景,以便让人了解这篇故事的文化背景;第二个部分,这个故事要写明故事发生的缘由,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只有写明故事发生的起因,故事才会显得真实;第三个部分,这个故事要写明整个故事的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方法,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故事最核心的内容;第四个部分,这个故事要写明故事的结果,这个结果决定着描述人讲述这个故事的价值观。当学生掌握了民间故事描述的方法以后,这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写他们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范文的框架结构,让学生从学习范文框架结构的过程中提高打作文框架的水平,避免发生写作出现结构缺陷的问题。

三、结合范文的语言水平,引导学生学会描写

一篇优秀的文章之所以优秀,与这篇文章的汉语言表达水平很高有关,可以说,如果一篇文章的汉语言水平不高,它就没有足够的表现力,它就不能成为公认的优秀文章,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吸收范文中的汉语言知识,从提高汉语言水平入手提高写作水平。

比如以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这一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林冲见到柴进的时候,柴进对他是什么态度?学生经过思考,说柴进对他非常好,比对待普通的庄客更好。这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对林冲比对普通庄客更好的?学生表示,林冲刚见柴进的时候,柴进就“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当柴进向洪教头介绍林冲时,热情的表示:“这位林武师非比其他人……”从他的一言一行可以看到柴进非常看得起林冲,把他当一个英雄人物看待。这一名教师便引导学生思索,那么当我们描写一个人的时候,要怎么写才能够让描写更生动呢?学生经过思考便了解,所谓的描述,就是要从多个角度描写、应用多种修辞手法形容、应用最精准的类比,只有应用这种方法,才能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范文的汉语言水平,学生要学会范文中的修辞手法,然后在写作文的时候应用这些修辞手法。

四、结合范文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一篇文章是否优秀,与它展现的思想境界有关。如果一篇文章呈现的思想境界很庸俗,那么即使这篇文章有其它的优点,也不能视它为经典的文章;反之,如果一篇文章的境界很高,那么它便能给予人震撼。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范文的境界,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依然以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习《渔夫的故事》为例,这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篇民间故事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它是用怎样的方法呈现的?学生经过思考,认为它提出了人不能跟魔鬼谈条件,魔鬼就是魔鬼,这是从文章的结尾,渔夫对魔鬼的三季度来展现的。这一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有没有在提笔以前就想好自己的情感态度?这名教师的教学让学生陷入思考中。

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范文的思想境界,让学生从思想境界的角度吸收营养,然后应用全新的思想境界来思考身边的人、事、物。

【结 语】

本次研究提出了一个以引导学生学习范围,应用“四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成为其他语文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何凤茵. 小学作文起步阶段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7

【2】赵东阳. 小学作文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D】. 河北师范大学,2007

【3】鲁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 华东师范大学,2006

【4】刘海鹰. 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06

【5】唐琼. 小学低年级口头作文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07

【6】王琪. 小学作文“先放后收”的基本理念与教学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四结合思想境界范文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春色几许(简谱)
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小学生发展的作用
赏读蒲松龄重阳诗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党员远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语文“四结合”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谈教师的师德建设
大数据专业方向的《JavaWeb基础》教学思考
指导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四结合”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