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是走向成功的密径

2016-04-13 21:23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程振清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1期
关键词:听众学会教育

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程振清

学会倾听是走向成功的密径

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程振清

倾听,是教育的一种言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有时,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和智慧。——成尚荣。王尚文教授曾经说过,“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没有学会倾听的教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学生;哪个教室里有不会倾听的学生,一定有不会倾听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学生。除此之外,再也无法找到其它更好的办法了。

学会倾听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过程。在相互倾听中,学生明白了对于问题,别人也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解释,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激发彼此的灵感,从而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与互助。所以,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一、学会倾听是增强信心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般人的心理,都是渴望谈论自己,表现自我,渴望有人倾听自己的讲话。如果有人倾听自己的讲话,他们的反应就是积极的,这样可以鼓舞人的精神,培养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全班集体交流时,一位学生在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这时,另外几位学生觉得与自己的意见不合,就马上打断别人的发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还有的学生开着小差,根本就没在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教室里一片混乱。这时发表意见的学生则声音越来越小,甚至有些不敢说了。如果学生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然后举手说:“我有补充……”或者说:“我认为……”这样,开始发言的学生就会觉得:我没有完全说错,我也有说对,对自己增加了信心。

自信指引是人生航道的灯塔,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唯一的听众》的作者郑振铎之所以成为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就是由于一个老人曾经以无言的鼓励、美丽的谎言让他重塑信心,为此,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论面对成功还是坎坷,他都会不由得想起这位“耳聋”的老人,这位在心目中、生命中唯一的、永远的老人!

二、学会倾听是合作探索的前提

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而小学语文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因为现代科学进步、知识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已越来越不可能单凭个人的智慧与能力来完成,而必须凭借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从小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一下子教室里热闹起来了,看上去学生们在热烈地讨论着,可走近一看,却看见小组中的成员一碰头,就各自叽叽喳喳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完,然后就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可别人的想法根本就没有听见。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可事实上并没有起到合作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认真倾听同组成员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可见,讨论的前提是学会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在集体交流中,在互动评价中,有同学汇报,有同学点评,就应该有听众,有同学倾听。学会倾听不仅是一种尊重,是一种美德,而且倾听是一种能力,只有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评说,才能进行冷静的思考,在倾听的过程中分辨别人评说的正误,积极思考纠正错误的理由和对策。我在指导学生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时,先让学生读好“一群一群”,第一个学生读好之后,让其他学生评一评:你听了,觉得多吗?如果觉得多,则模仿他读一读;如果觉得不够多,则读一读,比他更多。学生通过倾听、评价、再读,从而读得越来越好。

因此,学会倾听也是互动评价的前提,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学会倾听可以使学生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学会倾听可以使学生萌发灵感,触类旁通,闪烁智慧的火花;学会倾听还能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使他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一个善于交往的人。一旦良好的倾听习惯养成,这个习惯将会影响着他的一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交往中,将会源源不断地供给他养料,使他左右逢源,精益求精,蒸蒸日上,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三、学会倾听是心理需求的呈现

倾听有两个目的:一是吸收信息,如学生的听、我们听课、听报告等;一是作为某人经验的见证,如平时的聊天。倾听者暂时淡出他自己的参考架构,进入我们的经验世界,那个人不仅听进了我们所说的话,还予以肯定——这种肯定对维护自尊是很重要的。如果感觉没有被对方听到,我们就会把自己关在自己心中的孤城里。

话虽人人会说,可不是人人会听;倾听需要学习。尼可斯博士深知“善听”有多重要,欲克服“听障”又有多困难,三十多年心理咨询及家庭临床治疗的丰富经验,让他归纳出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的技巧:先搁置自己的需求,让说者充分表达想法与情绪;专心在倾听上,适时(而非时时)传达你的关心;抱持同理、开放的态度,不加入自己的批判。如《唯一的听众》中老人的鼓励,“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老人一开始静静地坐着,可能并不想打扰“我”独自练习,也可能她住在12号楼,或许对“我”在家里练琴受讽有所耳闻,故想尽可能安静地坐着以免使作者担心害怕,至少这样静静地望着作者是在用默默的眼神鼓励他。而老人一直很平静地望着他,对作者是非常有耐心的,更是相信作者的一种表现,这种无言的鼓励,一直陪伴着作者的点滴进步,老人的默默无言、静静注视,是作者获得坚持拉琴的勇气所在,也是老人坚持不懈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教育鼓励作者的美好品格的最好见证。老人以诗一般的眼神传达给作者信心,这是一位诗一般的老人!

四、学会倾听是走向成功的源泉

《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走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的故事,告诉人们: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同时通过教学研讨我的收获匪浅:无言的鼓励,无声的激励,无语的感谢,让人间充满爱。人生的幸运是拥有真正帮助你的人!

猜你喜欢
听众学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学会分享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分享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