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塑造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文化

2016-04-13 06:59刘玲班淑富
关键词:民主性人文性合理性

刘玲 班淑富

摘要:塑造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文化,要敢于求实创新,做到制度文化特色性强;重视师生参与,做到制度文化民主性强;追求公平公正,做到制度文化合理性强;注重人本管理,做到制度文化人文性强;着眼贯彻落实,做到制度文化执行力强。

关键词:学校制度文化;责任;特色性;民主性;合理性;人文性;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3-0022-03

何谓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这一特定组织的成员在现实环境中普遍自觉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系统。学校文化由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组成。学校制度文化是指渗透于学校各种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具体形态之一,它是学校师生员工人人都讲责任的文化,即学校全体成员共同信奉责任理念和自觉履行责任行为的文化。要塑造这种学校文化,就要塑造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文化。塑造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文化,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敢于求实创新,做到制度文化特色性强

现在,许多学校注重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带有本校鲜明特点的特色学校。怎样才能使学校有特色,进而成为特色学校?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敢于求实创新,结合本校实际,挖掘学校特色,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使学校制度文化特色鲜明。求实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打造学校文化的特色,要立足本校的历史和传统,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硬件和软件条件,立足于师资力量,立足于学校所处的周边环境条件,甚至要立足于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创新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灵魂,要有冲破陈旧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勇气,要有改变落后的规定和做法的胆量,要有开辟新思路、制定新规则、形成新做法、开创新制度的气魄。塑造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文化,就是围绕责任这一主题,把责任意识、责任理念融人、渗透到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之中,使各种规章制度都表现出鲜明的责任意识、责任精神。许多学校的规章制度千校一面,往往缺乏自己的特色,这不仅压抑了制度的活力和创造力,也压抑了学校的生机与活力,阻碍了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例如,在现代信息技术非常普及的情况下,一些学校仍然实行所谓的备课检查制度,要求教师一周内必须手写几个教案,还要定期检查。在这种不合时宜的制度面前,许多老师应付了事,照抄他人现成的教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备课责任心如何培养?教师备课的兴趣、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何而来?责任文化又何以形成?可见,结合学校实际,以责任为核心,进行制度创新,制定能够培养教师备课兴趣,调动教师备课积极性,激发教师备课创造性的备课制度。形成以责任为核心的备课制度文化,是创新备课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制度文化特色的必由之路。

二、重视师生参与。做到制度文化民主性强

“教师和学生能参与学校各种目标、计划的制定,能参与决策、管理,体现了学校制度文化的民主性。……在学校制度建设中,要强化民主制度的建立,用制度的形式来保障师生的民主权利。”这就是强调要重视师生参与,使制度文化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现在许多学校存在的问题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都是学校领导制定的,很少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参与,即使具有一些师生参与的形式,也没有实质性的参与。这种缺少广泛民主性的规章制度,难以得到师生的真正认同,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意识得不到培养和体现,也就难以形成自觉执行制度的责任意识,师生员工的责任感也就难以建立起来,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文化也就难以形成。这就是许多学校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得不到师生认同并认真执行的重要原因。可见,学校领导应该淡化权力意识,强化民主意识,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学校制度成为师生员工的内在需要,使学校制度洋溢着浓厚的民主文化气息。

三、追求公平公正。做到制度文化合理性强

学校制度是否得到顺利推行,与制度的合理性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合理性体现在:第一,制度要科学。所谓科学,就是制度要符合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符合学校管理的实际,符合师生员工的实际。凡是违背管理规律的制度,凡是违反实际的制度,都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例如,某校实行考勤制度,规定教职工在早7:00-8:00之间考勤,通过刷卡签到;要求上午11:00-12:20之前通过刷卡签退。这一制度的规定就是不够科学的,因此,也是不合理的。班主任早上7点就必须来到学校,而学校领导和工勤人员,则可在8点来上班;上午第四节有课的教师,接近12点才下课,而学校领导和工勤人员,则可在11点就下班。为什么老师就必须延长上班时间?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第二,制度要公正。所谓公正,就是学校制度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能厚此薄彼;公正地处理每一件事,该奖则奖,该惩则惩,奖惩兑现,赏罚分明,一视同仁。制度的公正,要求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否则,就不会有公正可言。例如,某校在实行刷卡考勤制度之前,有位中层领导因为没有得到“升迁”,就一直不来上班,但工资一分也不少拿;实行了刷卡考勤制度后,他仍然不来刷卡,开始时,他的考勤情况还张榜公布,后来,学校领导干脆去掉了他的名字,他仍然不用考勤。老师们看到这种情况,就感觉很不公平。这样的做法,也是很不合理的。如果制度不具有合理性,缺乏公平公正,就会积聚教职员工的不满情绪,影响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破坏教职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以责任为核心的制度文化就不可能形成。因此,塑造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文化,就要追求公平公正,使制度文化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四、注重人本管理,做到制度文化人文性强

制度无情人有情。制度虽然是冰冷的,但是制定和执行制度的人却应该是温暖的。“在制度建设和教职员工管理过程中体现人文精神,主要是体现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发展人的人文关怀。”塑造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文化,就应该实行人本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做到充分尊重人和理解人,热心帮助人和爱护人,真诚关怀人和激励人,努力解放人和发展人,使制度文化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感受到浓郁的人文关怀,内心受到感动,情感得到激发,从而焕发工作热情,激发工作动力,挖掘工作潜能,也才能提升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塑造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文化,还应该实行弹性管理,给教师提供和创造更宽松、更自由的工作空间,以此促进教师的发展。例如,某校的刷卡考勤制度,一天四次刷卡签到签退,使许多教师疲于奔命,特别是使老教师感觉心力交瘁,这就缺少人文关怀。如果实现弹性考勤制度,人文性就强得多。比如可以实行教师到班、职员坐班制度。教师不需要按时刷卡,只要刷卡就行,但职员必须按时刷卡考勤。这样的弹性管理,才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它不但不会淡化教师的工作责任意识,相反,还会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人本管理与制度是不矛盾的。只要切实加强人本管理,就能够塑造出人文性较强的以责任为核心的制度文化。

五、着眼贯彻落实。做到制度文化执行力强

美国ABB公司原董事长巴尼维克有一个观点:“一个企业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套用一下这句话:一所学校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打造高效执行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说明,制度就应该着眼贯彻落实,增强制度文化的执行力。否则,制度就形同虚设,成为一纸空文,执行力较强的制度文化也就难以形成。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制度文化的执行力呢?

第一,坚持示范带动策略。要使制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首先必须发挥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如果一名校长凭个人意志、喜好和爱憎办事,无视制度的存在,随意突破制度的约束,也就谈不上制度文化的执行力;如果学校管理团队的工作热情不高,工作能力不强,也发挥不了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制度也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如今,不少学校的制度缺乏执行力,与校长和管理团队的素质不高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增强学校制度文化的执行力,就必须实行现代学校制度,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实行校长职级制,由学校教职工民主推选校长和中层领导,把那些有工作热情,有管理水平,有业务能力,有凝聚力、号召力、执行力,愿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不惹事的人推选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形成一支工作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的高执行力的管理团队。

第二,坚持与时俱进策略。制度文化的执行力,也来自于制度的与时俱进。现在,学校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变革之中,一些原有的制度,经过实践的检验,会有不合时宜的地方,这就需要去修正完善制度。一些制度,随着教职工自觉性的提高,就会失去制度存在的价值,这也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有关制度。可见,要使制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策略,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进而形成高执行力的学校制度文化。

第三,坚持树立权威策略。制度必须具有权威性,否则就谈不上制度的执行。制度的权威从哪里来?主要是从规范中来。在处理学校的事务时,要有章可循,要按程序执行,要依规则办事。例如,在评优选模时,校长就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或个人的恩怨去做,把名额想给谁就给谁,一个人拍板就定了下来。否则,就谈不上规范。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如果不规范,就会引起教师的不满,这样不但降低了甚至是丧失了校长的权威,而且也降低甚至是丧失了制度的权威。

第四,坚持刚柔相济策略。所谓刚柔相济策略,是指学校制度的刚性执行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制度约束与奖励激励相结合、制度规范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制度的刚性执行,做到制度严明、令行禁止、说一不二;另一方面要坚持柔性管理,使制度的执行不过于生硬、不特别强硬,使制度的执行有人情味,有回旋的余地,有进退的空间;一方面要坚持制度约束,该批评的要批评,该惩罚的要惩罚,该处分的要处分,另一方面要落实激励策略,该表扬的要表扬,该奖励的要奖励,该表彰的要表彰,做到奖惩结合;一方面要坚持用制度规范教职工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坚持进行教育引导,拓展教育引导渠道,丰富教育引导形式,完善教育引导方法,以此激发教职工自觉执行制度的内驱力,提升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文化的形成。

综上所述,塑造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文化,就要敢于求实创新,做到制度文化特色性强;重视师生参与,做到制度文化民主性强;追求公平公正,做到制度文化合理性强;注重人本管理,做到制度文化人文性强;着眼贯彻落实,做到制度文化执行力强。

【责任编辑 李经普】

猜你喜欢
民主性人文性合理性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地方立法民主性的空间、内涵与路径——以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为切入点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我国行政问责中价值理性缺失问题及其破解之道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活化课堂教学形式 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