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意识是学校管理之根本

2016-04-13 06:59焦建
关键词:校长学校

焦建

摘要:树立规矩意识是对校长依法依规办事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管理之根本。校长要有规矩意识,就要树立依法治校的法治观、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务实高效的管理观。校长的管理追求无止境。

关键词:规矩意识;校长;学校;法治观;育人观;管理观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3-0028-02

树立规矩意识是对校长依法依规办事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管理之根本。

一、校长要有规矩意识,就要树立依法治校的法治观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治教已成为党和政府管理教育的基本方针,而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21世纪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无论在学校的内部管理,还是在学校的外部保障中,法治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确立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和治校方略,是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

所谓依法治校就是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校长作为学校法人代表,坚持依法治校在学校管理中的意义不言而喻。一是坚持依法治校使学校管理方式从封闭的集权式管理向开放式的民主化管理转化;二是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三是有利于营造学校教育的法治氛围,积极推动全社会依法维护学校合法权益、依法支持学校建设。

二、校长要有规矩意识,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发展人,培养人,完善人。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师生的成长发展为本。校长的工作应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校长的首要工作就是发展教师。好校长不必是老师们仰望的高点,但好校长必定为全体老师指出仰望的高点,并带领老师共同追求,不断在事业追求中提升境界,形成合力。

落实以教师为本的思想,作为校长首先要尊重教师。校长同教师之间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更是同事的关系、朋友的关系,校长与教师在政治上和人格上是平等的,尊重教师的人格,也就是肯定人的尊严。尊重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发扬教师在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主人翁精神;尊重教师的创新精神,鼓励和支持教师教育创新;尊重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完善教师人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的要求。

其次是宽容,对人要宽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只有宽以待人才能够有包容,大家才有“安全感”,才能营造比较宽松的环境,才有民主的气氛,学校才有生气、有活力。“宽”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对曾经错误对待过自己的人要宽宏大量、有气度、容得下,要不计前嫌,同善待亲人一样善待他,正如孔子所说的:“宽以得众,惠足以使人。”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了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人,队伍才能兴旺,事业才能发达。

再者是激励。合理地满足需要是人的特性之一,所以应当重视激励的功能。对于学校老师来说,在物质待遇得到基本保障之后,更看重的是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有目标激励、信任激励、肯定激励等。目标激励,包括群体目标和个人目标;信任激励,信任是相互的,中国人从来把诚、信合在一起说,对人只有诚恳、诚心、诚意,才能有对人的信任;肯定激励,要肯定教师的劳动,特别要肯定教师的工作成绩,使做出成绩的教师得到受人尊敬、受人爱戴的地位。

校长的根本工作是发展学生。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发展学生、培养学生、完善学生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发展学生,首先是对学生负责。一个负责任的校长一定会尊重教育规律,把新的课程理念植入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坚持推进教学改革,以“教学的力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撑起更广阔的空间;一个负责任的校长一定会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标准意识和文明习惯,给学生一个有道德的人生,有品位的人生。发展学生,重点是成就学生。成就学生就是给学生机会。需要我们树立面向全体的育人观、质量第一的教学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和严谨治学的课堂观。

三、校长要有规矩意识,就要树立务实高效的管理观

现代学校管理观是对现代中小学校管理的本质、特点与规律的认识。“管好”才能“理顺”,学校管理归根结底就是教育教学的管理。要办好一所学校,就应该体现管理的务实高效,必须遵循以下管理观点。

(一)坚持方向性的管理原则

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方向性原则,是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党的教育政策、法规的根本体现。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在于归根到底是对“人”(教师与学生)的管理。即一切要以服务教师、学生、家长为根本,把师生和家长利益置于学校管理之上,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以人为本,既要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又要满足教师多方面、多层次的价值需求,从而构建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合一的和谐校园。

(三)发扬民主的管理理念

校长在办学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教职工的参政议政作用,广开言路,群策群力,虚心接受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使广大教职工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即做到三个转变:从校长管理向教职工参与管理转变;从教育行政管理向校长非职位权威管理转变;从制度管理师生向师生自我管理转变。在民主管理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三公”政策,即公开、公平、公正,努力做到校务公开、财务公开、评优选先公开,切实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阳光透明,从而更好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形成务实高效的管理模式

校长的管理思想、教育理念各不相同,管理学校不但要体现“务实”的一面,即就事论事、真抓实干,还要体现“高效”的一面,即要能“管得住”,要管出成效。体现校长管理的务实高效。

校长的管理追求无止境。任何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方法的推行都不能违背教育教学的规律,脱离学校的实际。所谓随心所欲不逾距,只有在规则框架下,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方能保证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

【责任编辑 冯荣光】

猜你喜欢
校长学校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上学校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