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物细节中感受力量

2016-04-16 14:21吴贻伙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5期
关键词:蚌埠市灾难检察院

■吴贻伙

在人物细节中感受力量

■吴贻伙

在我20余年的记者生涯中,要论采访的时间跨度,最长的当属对吴群事迹的采访了。

吴群生前是安徽省蚌埠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于2011年7月13日病逝,时年48岁。吴群生前身后,先后被评为敬业奉献的中国好人、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还被追授为全国 “模范检察官”、安徽省 “优秀共产党员”。

跟踪采访吴群的先进事迹,算起来前后几近一年的时间。2010年9月10日下午,在蚌埠市检察院,我第一次见到了吴群。当天他穿了一件有些褪色的蓝色短袖检察衬衫,脸色微微蜡黄,显得有些消瘦,但精神状态很好,完全看不出这时候的他是已经历了5次化疗的癌症病人。而最后一次见到吴群,则大约是在第二年的四五月间,当时他在合肥参加安徽省检察院举行的表彰会。吴群看上去依然是那样的乐观和精神,以至于我都误以为他已就此康复了。可是,几个月后的一天凌晨,他顽强的生命还是画上了休止符。于是我又一次赶赴蚌埠,追忆他生命最后几个月的时光,并对用不同方式为他送行的人进行追访。

2011年8月17日的凌晨4点多钟,我在自家的书房里,完成了关于吴群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当我在键盘上敲完最后一个字,将这篇长达8000多字的通讯发往报社的那一刻,泪水就再也控制不住了,像断了线似的夺眶而出……久久地,我呆坐在那里,耳边一遍又一遍地响起吴群的临终遗言:“一定要把我7月份的党费交上,这个月我还活着!”

从第一次采访到最后成稿,其间跨度如此之长,这在我的采访写作生涯中还是第一次。后来我也在想,为什么在吴群的生前我曾多次动笔,却始终没有写出来,而是直到他去世一个多月后,才一挥而就?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记者,当你去采写一个优秀人物时,你首先必须自己被感动,这样你写出的作品才能打动人。那么你的感动又从何而来?对吴群的不一般的采访历程,让我认识到,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只有从采访中来,从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一个又一个细节中来。细节又来自何处?只能来自于你的采访对象,包括所要报道的主角本人、他的同事和领导、他的服务对象、他的家人和邻居以及熟悉他的人,甚至还包括你所亲历的现场和你自己的观察,等等不一而足,凡是与他有关的人和事,都应该尽可能地去抓取。

说实话,一开始应约去采访吴群事迹的时候,我是带着满腹的疑问甚至一种不以为然的心态去的。2010年9月初,安徽省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的一位领导找到我说,蚌埠市检察院民行处有一个干部叫吴群的,事迹很感人,他得了癌症,但仍然很乐观,一边治疗一边坚守工作岗位,值得你去写一写。

当时我答应下来,但心里却在想:是这样吗?民行部门的检察干警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这些年来,我先后报道过安徽检察系统不少已故的先进典型,从追问生命的吴信林到感天动地的王荣辉,从不幸以身殉职的朱双喜到坚守控申举报岗位17年的王世杰,还有杨广发、翟明亮、张显明、鲍中明,等等。难道与他们相比,吴群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在这种疑问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客观态度支配下,我 “不动声色”地寻访着吴群所办案件的当事人,与他打过交道的法律工作者,还与吴群的领导和同事们交流、座谈,力求先从外围多听一听吴群的故事。

我寻访的一些案件当事人一遍又一遍地向我描述吴群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用一个又一个事例,来说明吴群特别平易近人,不急不躁,是一位始终面带微笑倾听他们诉说、耐心为他们解难释惑的检察官。他们在讲述与吴群打交道的故事时,就像在回忆自己跟亲人之间的往事一样,任由感情的洪流尽情地流淌。

作为一名民行部门的检察官,办案是他的本分,但案件办了能让当事人积怨化解、心服口服,甚至回过头来把检察官当作亲人,却不多见。听着这些案件当事人所讲述的关于吴群的林林总总的故事,我心里尽管不再不以为然,但却产生了更大的困惑:与当下某些干部的表现相比,吴群似乎有些 “另类”,他是那么纯粹和高尚,这样的人物可信度又有几许?

“人不到关键时刻看不出来,作为一名平凡的检察官,做的一些事也许都平平常常,但关键时候就能看出他的精神境界。”时任蚌埠市检察院检察长王永法的这句话“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

外围采访结束后,我决定与吴群 “面对面”。于是我第一次见到了吴群。

带着疑惑,我直截了当地问吴群,对待来访的案件当事人怎么能始终有这么好的耐心?吴群看着我的眼睛,很认真地说:“你想想啊,老百姓要不是真有困难、有委屈了,谁会跑来找你?你得把自己当成对方,想对方之所想,这样就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请他坐、泡杯茶,让当事人觉得到了检察院就像到了家一样,他才能打消顾虑。跟他们换位思考了,你的心理体验真的就不一样。”从吴群的眼里,我看得出,他对群众是真有感情,有真感情。

我还直言不讳问他,一些人认为现在 “打官司就是打关系”,你办理了那么多案件难道就没有人请你吃饭、给你送礼什么的?他也毫不含糊地告诉我:“我吴群从不办金钱案,‘人情’案倒是办了不少,这一点我可以拍着胸脯大声说。我对那些送钱、送礼的人说过,你送钱给我是对我人格的侮辱!”

接着,我走进了坐落在蚌埠市郊沈圩村一个小山坡上吴群的家,一个有着近30年工龄的机关干部的家:那是一个不亚于棚户区人家的小小蜗居,只有40.5个平方,室内没有卫生间,上厕所要到百米开外的一个公共厕所,一个书架和一辆旧自行车挤满了4平方米的客厅,里面两小间既当卧室又当书房,仅留下窄窄的过道,家中的电器和家具也已经很有些年头了。

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住了这么多年,吴群从未跟单位提过什么要求。不仅如此,吴群治病期间,尽管欠了几万元的外债,但每次领导问他有什么困难没有,吴群总是干脆地回答 “没有”!

一方面尽职尽责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在琐碎中坚持,在细微中体贴,以自己发自肺腑的热心、耐心和细心、专心,守护着公平正义,另一方面却甘于清贫、坚持操守,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甚至在身患绝症的时候,还乐观地面对生活,心里最牵挂的永远还是自己的工作。

第一次采访结束后,一个 “不一样”的吴群,在我脑海中呼之欲出。后来我又到蚌埠去做过几次补充采访,但很长时间都没有动笔。因为我一直在思考,吴群的 “不一样”,其原动力到底从哪里来,事实的背后该隐藏着怎样的思想根源?这样的 “不一样”报道出来能不能立得住、让人觉着可亲可信?

吴群去世后,我又了解到了更多的一些细节:在吴群家门外临时搭起的简易灵堂前,曾经得到过吴群帮助的已经60多岁的周氏老姊妹俩长跪不起,一边流着泪一边烧着香纸,她们用这种最朴素最真诚的方式,为好人检察官吴群送行;吴群在弥留之际特别交代了四件事:一是把7月份的党费交上去;二是一定不能再给单位添麻烦;三是尽快把他的办公室整理一下,腾出来,钥匙交掉,好让别人用,公家的东西一样都不要动;四是今年不少同事家的孩子高考,记得要给考上大学的同事送份心意……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样催人泪下的场面,这样的临终 “遗言”,让我内心终于确信,群众和同事眼中的吴群的确不是 “装”出来的,他本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一个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检察官!

于是,我在后来所写就的长篇通讯中,做了这样六个小标题:“他把咱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他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公平正义的力量”“一定不能让咱检察院寒了老人的心”“没有为人民服务的 ‘真材实料’可不行”“即使是癌症,治好了我还能办案件”“交款人:吴群,2011年7月份党费,20元”。

同时,我也郑重地把 “他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14个最为准确、也最有分量的文字,作为吴群事迹通讯的大标题。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驻安徽记者站记者)

观点速递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灾难新闻的传播基本是按照 “社交媒体-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期刊杂志”的报道体系,一定程度上社交媒体是营造社会成员对灾难信息环境认知的首要媒介。因此,政府层面应该加强对灾后社交媒体灾难新闻的监察管控,及时发现制止部分媒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意图 “消费”灾难的行为,责令相关媒体对一些灾难煽情、调侃的新闻报道进行整改,严格管控社交媒体中自媒体账号对灾难信息的报道与传播,防治灾难信息谣言在社交网络中传播,为灾后救援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金思聪、梁一戈,《军事记者》2016年第8期。

猜你喜欢
蚌埠市灾难检察院
雷击灾难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磬云岫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通 幽
知磬堂
禅 悟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基层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