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反思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16-04-16 14:42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福利经济学

聂 芬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反思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聂 芬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本文首先论证了福利经济学思想发展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一致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以及从不同阶段的福利经济学视角对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展进行了反思。

福利经济学;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福利经济学的演进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演变的一致性

福利经济学是指从社会福利角度研究各种经济活动,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的一个经济学分支。从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福利经济学一直围绕着公平和效率两大主题进行了持久的论战。早期福利经济学思想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完全市场理论指导下,反对政府干预、强调市场自我调节的思想。之后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思想一方面强调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愈大的效率原则,另一方面也强调国民收入分配愈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的公平原则。且支持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干预以实现社会经济福利增进。新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学派坚持效率第一的原则;社会函数学派则认为经济效率是必要条件,公平分配是充分条件,二者缺一不可。之后,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又证明了公平和效率不可兼得,既要公平又要效率是一种空想主义。基于此,随后福利经济学界又兴起弗里德曼的效率优先论、罗尔斯的公平优先论、奥肯的效率交替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的历程也是我们对于福利经济思想内涵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改革前,我国实行集体劳动、人民公社的平均分配体制,农民的劳动与土地、劳动成果之间并不是直接挂钩的利益关系,此时对于公平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效率。改革之后,引入了商品、市场的概念,逐步建立以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效率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了追求利益也可以牺牲一部分地区的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此时,由于忽视公平原则,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一味追求效率所带来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一时期使得我国产生了贫富差距加大、就业困难、“三农”问题、社会保障问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为了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一)社会主义农村计划经济的理论与建国初期之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对计划经济做出了一些理论设想。马克思指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所构成的社会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计划,自愿地从事劳动。”[1]列宁明确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概念。他认为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社会主义的对立物,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要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必须消灭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要求消灭货币的权力、资本的权力,消灭一切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商品经济。”[2]

1957年,新中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立起了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建立了以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的所有制结构。农村主要以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所有制为主。第二,建立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经济调控体系。在农业方面主要体现如下:为了解决供求矛盾和打击市场投机,国家对粮、棉、油等农产品实行计划统收统购,并且对其实行计划供应,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后。第三,建立了按劳分配的、中央政府主导的收入分配体系。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和探索

邓小平于1980年5月31日就农村政策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邓小平支持农村经济改革的讲话对于包产到组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调动了农村积极参与改革的热情,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纷纷参与到农村经济改革实践中来。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半期,逐步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及深入

20世纪90年代,乡村工业初步振兴、乡镇企业崛起,依靠乡村工业的初步振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带动县域的繁荣与发展,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式跨入市场化阶段,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乡办、村办、镇办和合作办企业迅速崛起,并逐渐上升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90年代末期,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乡镇企业并未带领乡镇真正走入经济新发展的道路,反而逐渐凸显以农民增收减负困境为核心的“三农问题”,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遭遇诸多障碍。一方面实农民工劳动力开始大量外流,另一方面全面推进农村粮食流通体制及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在农民减负增收政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2002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逐步走向“以国立农”的发展道路,中央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

三、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粮食产量创造了连年增收的奇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瞩目成绩。但是,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局面仍然严峻,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失衡,突出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问题

从当前来看,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是一项稳定农村社会的根本性措施;然而,从长远来看,即使是农业发展也需要机制的调节,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自由、合理流转,这就意味着当前的稳定承包权道路行不通。以上问题的出现主要来源于几个原因:①集体土体长期处于“主体缺位”的状态,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在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归属于“农民集体”,主要包括村委会、村民小组等,也就意味着农民群体本身对农村土地不具有直接的支配力。②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不平等性。农地交易的双方一边是集体、一边是国有,二者在法律上不具有平等性,国家在土地征用时多以补偿价值代替了土地的交换价值,却以有偿、高价的方式将已征用的土地出让给第三方使用,在低价征用和高价出售的过程中,对农民造成巨大损失,导致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也是“城镇化”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发展瓶颈。

(二)农村建设中的民生问题

①惠农政策时间效果不佳。产生这方面的原因可能在于各级政府部门对各项惠农政策宣传较少,认识上的偏差和程序复杂化使得实惠未落实,反而造成额外负担。②土地流转程序的规范。目前土地流转机制尚处在探索阶段,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尚未形成;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土地的基本生活保障功能暂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土地仍然是农民眼中唯一的基本生活保障与财富来源。③农村教育工作现状令人堪忧。乡镇教学设施并未得到同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有待提高;且农村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效果不理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被淡化;最令人担忧的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挑战。我国农村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尚处于非规范化、非系统化阶段,农村低保和合作医疗虽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但是低水平、窄覆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然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使得农民无法减少对于土地保障的过度依赖,使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

四、基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反思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从旧福利经济学思想对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反思

旧福利经济学强调“收入均等化”观点,且支持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干预以实现社会经济福利增进。从农村经济体制发展历程来看,国家政策一直致力寻求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发展,对农村发展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因为我们盲目认同国民收入分配越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使得我们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忽视了农村自身发展的独立性。追求城市与农村的绝对平等,是不现实的,对于公平的追求也妨碍了效率增进。同样地,我们可以以相同的角度来考虑农村的民生或农民问题,譬如教育,基础教育机会的均等化在事实上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科学素质,进而促进了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这种平等的追求极大地促进了效率。但是教育平等并不代表我们应该在城市与农村推行同样的全面素质教育改革,这种不考虑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条件的城市—农村一体化教育政策反而使得农村教育目的更加模糊,这种对于平等的追求没有考虑农村的现实发展状况,也没有抓住农村教育发展的重点薄弱环节。

(二)从新福利经济学思想对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反思

陈彪如在李特尔《福利经济学评述》的译序中也指出,“自1939年以后,新福利经济学继之而起,在英美各国风靡一时。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勒讷、卡尔多、希克斯、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3]新福利经济学更多的集中于效率的分析,由此新福利经济学反对旧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均等化”,采用了帕累托标准来作为衡量最优的社会福利标准。然而,对于效率的过分追求对中国农村经济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的困难重重,农民依靠土地收入已无法养活一家人,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壮劳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丧失,农村经济陷入凋敝。此外,国家对于经济增速的无限追求、对于GDP的片面依赖,导致经济发展政策损害了农村经济,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农村更是成为被牺牲的那一环,包括环境污染、贫富两极分化等都可以被认为是对效率过分追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福利经济学新发展对于我国农村体制改革的启示

森的非福利主义研究认为贫困的本质是权利的剥夺,贫困者的问题不仅仅是收入低下,他们可能面临许多其他的问题,比如说决策自由,丧失一些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机会;身体残疾病痛甚至死忙;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的确实;社会价值、责任感的缺失等等[4]。森的非福利主义研究对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启示作用。对于农村的发展,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传统的公平、效率等价值观的博弈,同时我们应当引入个人权利、自由等非效用因素。譬如,在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中更多地引入对于个人权利的尊重,自建国以来,我们几乎从一至终认为“农村经济”应以“集体”的面貌出现,由此导致诸如农村土地流转中“主体模糊”的问题,那么,在一些事关农民生存、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更多地赋予农民更多的“主体权利”,使他们在处理与自身利益极度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时,能以独立、自由的身份主体来发表意见、行使投票权或者决定权。在征地补偿时,使农民能够以独立的个体资格来谈判,在这种正确主体意识建立的基础上,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困境也可以迎刃而解,农民可以从土地中获取正当的相当于市场价值的利益,摆脱土地保障的限制。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8:67.

[2]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九:443.

[3]李特尔.福利经济学评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聂芬(1991-),女,汉族,湖北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共经济政策。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福利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经济学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经济学的优雅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